【朱允炆这边磨刀霍霍向猪羊,周王朱橚却自乱阵脚,被自己儿子告发谋反】
【消息一传到朝廷,正合削藩派的心意】
【朱允炆自信派出李景隆出征,假借增备边防的名头,路过周王所在的开封时,突然进攻,直接将周王朱橚一家老小绑回南京】
【朱橚在牢狱之中承受不住刑罚的折磨,接连将同伙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都给说了出来】
【祸从口出,很快,朱橚便被贬为了平民】
【至于被供出的四位亲王,也没逃过此劫,相继被废,软禁起来】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眼看着亲王一个个被新皇帝给处置,朱棣的内心十分不安】
【说不定哪天,祸从天降,他也会步其后尘】
【这个困局,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破解,那就是起兵造反】
【但问题来了,虽然作为一方王侯,燕王朱棣手上却并没有多少兵马,而且自己的三个儿子此刻还留在京城,不能轻举妄动】
【僵局就这样产生,朱棣那边杳无音信,朱允炆这边也没有下一步动作】
【似乎,一切都太平静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候,齐泰跑到朱允炆旁边说道:
“燕王的三个儿子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如今这层窗户纸捅不捅破都无所谓了,我们先下手为强,直接抓了燕王的三个儿子,逼迫燕王就犯!”】
【黄子澄摇了摇头:
“不可,要是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抓了,朱棣必然发怒,以他的声望,对朝廷还是有一定的冲击,
我认为不如放他的儿子们回去,一来可以混淆时局,二二来可以麻痹朱棣,最后我们出其不意,一举拿下他!”】
【二人意见不合,齐泰当即便起身发怒,与黄子澄对骂起来】
【朱允炆无奈地拍了拍桌子,最终还是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放了朱棣的三个儿子】
……
秦朝
嬴政回想起了自己当时在赵国做质子的事情,目光中飘忽着一丝回味:
“殊不知,此去一别,犹如鹰击长空,潜龙出海,赵国?”
……
汉朝
汉武帝刘彻骂骂咧咧:
“一点头脑都没有,这不是放虎归山吗?皇帝只会听信奸佞,毫无主见,毫无魄力,即便是被别人夺去皇位,也是无可厚非的。”
……
【朱高炽三兄弟一路上惊心动魄,快马加鞭,回到燕王府后,才缓了一口气】
【朱棣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心中的牵挂少了大半】
【随即,眼一抬,目光一冷,叫来姚广孝等人,商讨起兵大事】
【众人一致认为,先取得兵权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朱棣便下令让自己的八百亲卫埋伏起来】
【掌管兵权的张昺和谢贵自认为是皇帝的人,平日里大摇大摆习惯了】
【结果不出意外的,中了埋伏,被悄无声息的杀害】
【接着,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北平府给全部占领】
【之后,又以席卷之势将北平周边的重镇全部收入囊中】
【此刻,朱棣望着城门之下黑压压的军队,明白自己的起兵资本已经足够】
【时机已到,今日起兵】
【朱棣造反的消息不胫而走,朱允炆终于有理由了】
【他写下诏书,直接削除了朱棣燕王的爵位,将其贬为庶人】
【然后,派出老将军耿炳文带着浩浩荡荡的北伐大军捉拿朱棣】
【但是,耿炳文久经官场,自然是能够看出这件事情的利弊】
【要是自己真的不经意杀了朱棣,说不定会被朱允炆扣上一个妄自杀害藩王的罪名】
【因此,在北平之外,两军对峙的时候,兵力远超朱棣的耿炳文并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
【反而是将自己的军队分成了三道不可逾越的防线,改为防守状态】
【在耿炳文看来,就算是耗也能将朱棣耗死】
【然而,看似坚固的防线却并不是那么完美】
【当时正值中秋佳节,朝廷派出来的士兵们都思念南京,喜气洋洋的过上了节日】
【圆月当空,防备空虚,朱棣倾巢而出,在夜色的掩护下,直接如饿狼一般扑杀向耿炳文的第一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一触即溃,第二道防线还没来得及支援,便被乘胜追击的朱棣冲垮】
【还在真定城镇定自若的耿炳文也慌了,立即集结所有队伍,决定和朱棣进行生死一战】
【朱棣自然不会如愿,采取声东击西之策,突破了耿炳文的侧翼】
【一瞬间,战况更加激烈,耿炳文的部队损失大半,只能灰溜溜地退回真定城拒守】
【耿炳文是个守城之将,朱棣见到此情此景,也没了办法,只能退回北平】
……
三国时期
曹仁看到光幕中大败的老将军,脸上不禁闪过一抹轻蔑:
“如果是善于守城,不如以静为动,主动决战,不是死路一条?
有时候,守城守得好,何尝比不过一次正面交锋的胜利?”
……
【远在南京的朱允炆听到前线大败的消息,决定临阵换帅】
【这个时候,推举的将领便成了李景隆】
【就这样,李景隆这个纨绔子弟整装待发,带着五十万大军北上支援真定城】
【听到这个喜讯,朱棣简直是喜出望外,派了这么个废物东西来替换经验丰富的老将,这不是将真定拱手送给他吗】
【不过,朱棣也没有掉以轻心,他带着一股部队北上,夺取了宁王朱权的军队】
【紧接着,迅速回军北平】
【李景隆则瞅准时机,五十万大军全部压了上去,围攻北平】
【而这个时候,留守北平的人马并不多,守城的朱高炽倍感艰难,但他还是做出了一项风险极高的决策——出兵夜袭】
【本来高枕无忧的李景隆还在幻想着北平城破,自己凯旋,功成名就】
【突然间,夜袭的讯号传遍了整个大军】
【李景隆手足无措,当即下令,放弃进攻北平,退避三舍,安营扎寨,静观其变】
……
宋朝
一些聚在酒桌前喝酒的禁军教头哈哈大笑:
“五十万?拿不下一座城?给我一万人马,我能从岭南之地打到关外大草原!”
“一万?给我林某一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