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在手,天下我有】
【司马懿靠着假传诏书封高柔为代理大将军,并对其说道:
“如今朝纲祸乱,您要做一回周勃了。”】
【高柔领命,感激涕零,半日的时间便接管了洛阳城的军防事务】
【接着,又让王观接替了禁军统帅的职务】
【洛阳城内一锤定音后,司马懿便下令将洛阳城的各处城门紧闭】
【司马昭则再度进入皇宫之内,观察着太后的一举一动】
【万事俱备,司马懿带着司马孚和蒋济火速赶往洛水,抢占浮桥的控制权】
……
三国时期
曹叡静静地看着光幕,摇了摇脑袋:
“高平陵和洛阳城的联系就在于这洛水浮桥,此刻被司马懿带人切断,曹爽没了退路,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东进许昌。”
……
【但是,政变的主动权此刻却仍旧不在司马懿的手上】
【曹爽一脉久居朝廷要职,加上并不是所有军队和司马懿这些老臣铁板一块】
【如果曹爽孤注一掷,携带皇帝曹芳打出班师回朝,剿除逆贼的口号,胜负还未可分】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胜算再多上几分,司马懿开始玩起了他最擅长的谋略】
【比武力,司马懿比不过曹爽,但要是比智谋,司马懿碾压后者】
【他派人写了一封奏表送给皇帝曹芳,奏表中说道:
“臣负先帝之托,全力辅佐陛下,可如今曹爽祸乱朝廷,目无先帝,大权独揽,暗地里已有篡位之心,
臣此刻已经奉太后的诏书废黜曹爽等人的职权,以救陛下,如若曹爽等人不从,洛阳城大军将前往高平陵,军令行事!
臣也会在洛水浮桥即刻启程,剿除叛逆!”】
【但曹爽中途截胡,看到了这份奏表,内心慌乱不已】
【以防司马懿的突然袭击,曹爽让随行的大军前往伊水岸边安营扎寨】
【随后,还抽调地方上的屯田军加强防守,增添防御工事,时刻警惕】
【看到曹爽的反应后,司马懿连连冷笑,对身旁的人说道: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龙体尊贵,在野外风餐露宿是何道理,司马孚,你备上马匹,给陛下送去帷帐、佳肴。”】
【此外,在随行的人员中,司马懿还特别要求四朝老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的心腹尹大目一同前去】
【在临行前,司马懿觉得还不够,于是在洛水指天发誓:
“曹爽只要交付兵权,解甲归田,自己绝对不会刀剑相加,谋害他的性命。”】
【深受感动的蒋济为了避免魏国又动刀兵,便亲手写下一封诚意满满的信件,让尹大目交给曹爽】
【到了此处,司马懿的棋局已经全部构筑完成】
【这样一番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的连环攻势之下,就等着曹爽怎么入局了】
……
汉朝
张良听着司马懿的这番计谋,也是微微惊叹:
“完全是天局,曹爽踩进去就是死,没有生路可言,唯一的变数只能是皇帝曹芳的偏向,偏向曹爽,发动起兵勤王的诏书,或许才能破局。”
……
【果然,看着司马懿软硬皆施的做法,曹爽的脑子已经糊了】
【一介武将玩谋略怎么可能玩得过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不过,就在曹爽要一脚踩进司马懿布置好的陷阱时,唯一的变数出现了】
【原来,在洛阳城关闭的间隙,与司马懿同为老臣的桓范溜了出来,马不停蹄地奔向高平陵,投奔曹爽】
【司马懿为何不追呢?因为不怕!】
【司马懿和蒋济在得知桓范逃走,先是一愣,可很快便释然:
“桓范确实有些智谋,但曹爽这样的人断然不会采纳桓范的计谋。”】
【桓范满头大汗的跑到曹爽面前,立刻规劝道:
“将军应该即刻启程,带陛下前往许昌,在许昌站稳脚跟后,让陛下下令征召各路兵马勤王!”】
【可曹爽却是大眼瞪小眼,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态度不明】
【看到曹爽执迷不悟的样子,桓范索性又对二把手曹羲说道:
“如今情况已经明了,时不我待,您是读过圣贤书的,应该比老臣更明白战机转瞬即逝,现在你手中还有兵权,我手中有大司农的官印,军粮也足,再不决定,尔等将要面临灭顶之灾啊!”】
【可曹羲同样一言不发,冷漠地看着桓范暴跳如雷的模样】
【桓范渐渐冷静下来,看着曹爽的其他兄弟,一个个都垂头丧气,毫无斗志】
【瞬间,桓范火气再度上涌,对曹爽等人再度苦劝道:
“天意如此啊,真要让司马老贼掌权,你们跪地磕头都免不了一死,
现在天子在你们手中,以天子之命,洛阳城的禁军必定倒向你们这边,再号令天下,司马老贼独木难支,机不可失啊!”】
【听着桓范胜算满满的话语,曹爽等人依旧保持沉默,完全将桓范当作了空气】
【几个时辰过后,桓范唇焦舌燥,累得说不出一句话】
【而这个时候,曹爽终于开口了:
“无妨,交出兵权,我回到府上依旧是荣华富贵。”】
【曹爽这句话无疑是晴天霹雳,桓范气喘吁吁,指着曹爽的鼻子,怒骂道:
“遥想当年曹子丹意气风发,智谋超群,怎么会生下你们这几头蠢猪,如今还要连累我桓家,惨啊!苦啊!”】
【曹爽依旧我行我素,召来了劝降的许允和陈泰,让他们回去告诉司马懿,自己愿意投降】
【接着,曹爽来到曹芳的帐中,将自己的大将军印上交】
【这个时候,一位叫杨综的主薄走了过来,在曹爽的耳边劝道:
“您先前是手握大权才能挟持皇帝,如今将大将军的职权主动归还,岂不是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司马懿宰割吗?”】
【曹爽听到诸如此类的劝言已经耳朵起茧,他不耐烦的回道:
“太傅都指着洛水许下誓言,难道还会违背,砍我的头不成?”】
……
东汉末年
白门楼上
被五花大绑的吕布终于明白了当时陈宫的难处,自己又何尝不是那曹爽:
“公台,奉先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