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苏裳这么劝了一会儿,苏父也慢慢地放宽了心。
是啊!既然晴儿喜欢他们就应该支持。
而另一边的苏晴听到系统传来的对话陷入了沉默,她从来到这个世界接收了原主的记忆后就知道原主的这个姐姐对原主是真的很好。
就像苏裳说的——因为妹妹喜欢,所以她喜欢什么我就我就会将什么东西送到她眼前。
在那一刻感动的又何止只有苏父和李管家。
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苏晴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下来了。
这其中虽然有一部分原主的原因,可是苏晴本身的感动也是真实的。
从苏晴有记忆时她就是在孤儿院里,院子里有一大群孩子,有院长和很多工作人员、志愿者,可是那其中并没有她的亲人。
他们可以是苏晴的家人、朋友、伙伴,却也不能让苏晴感受到那血浓于水、连绵不绝的血缘亲情关系。
院方为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考虑,在孩子未满十八岁之前是不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成为孤儿来到这个孤儿院。
只有在满十八岁成年之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都已经成熟了,院方才会告知他们成为孤儿的原因。
孤儿院的孩子有些是父母双亲离难或遇到重大事故逝世,无直系亲属在时就会将孩子送到孤儿院里。
还有些就是仍有亲属在世,但是亲属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抚养孩子。
还有的孩子是被人贩子拐卖,最后辗转之下失去了与亲生父母的联系。
可是当时还年幼的苏晴却知道,孤儿院里也有很多孩子是被自己父母遗弃的,因为有一次她在孤儿院门口玩时曾亲眼看见一名女子将一个孩子放在院门口。
那名女子脸上写满了依依不舍,苏晴在怔愣中看着那名女子慢慢远去。
所以在苏晴满十八岁时,院长准备将她事情的真相告诉她时,她拒绝了。
是的,她害怕了!
她怕最后的真相是,自己也像是那个小孩一样是被自己亲生父母所抛弃的。
所以她宁愿自己永远都不知道那背后的原因,宁愿给自己留一个念想……
也许自己的父母已经不在世了,或者是有很多的苦衷和天大的难言之隐所以自己才会在孤儿院里。
苏晴宁愿自己一直抱着这个念想也不愿意最后的真相是无可奈何覆水难收的。
她还记得当时的女院长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问道:“晴晴会不会后悔?”
苏晴当时的回答是不后悔。
院长轻轻拥抱了她一下说道:“我们院里有很多孩子的资料都是空白的,可是你的资料院方是有记录的。若是你现在不想知道,等到了你想知道的时候来这里找我吧!”
之后院长再也没有提过苏晴的身世之事,苏晴直到遇到车祸离开那个世界也没有去问过。
苏晴还记得白居易有一句诗是“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作诗之人以“慈乌”自喻,寄托“舐犊情难报,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可是这句诗苏晴一直被理解为孩子想要报答自己的父母,可是却无法找到父母的无奈和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