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从卿深知宣传的力量,在紧锣密鼓筹备募捐活动的同时,他便联系了报社的记者。

“记者同志,这次的募捐活动意义非凡,希望你们能来记录下这些温暖的瞬间。

孩子们纯真地为战士们画画,妇女们饱含深情地做鞋子、缝手套袜子,还有大家往募捐箱投钱时那充满爱心的模样,这些画面都太珍贵了,一定要拍下来啊。”

活动当天,报社记者们早早来到现场,他们的镜头如灵动的眼睛,捕捉着每一个感人的瞬间。

只见孩子们围坐在桌前,小脸上满是认真,手中画笔不停地挥动,描绘着他们心中解放军战士英勇的模样。

有的孩子咬着笔头,思索片刻后又迅速下笔。

有的孩子眼睛亮晶晶的,仿佛笔下的战士就在眼前。

记者们赶紧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纯真而美好的画面。

另一边,妇女们则坐在温暖的角落里,飞针走线。

手中的布料在她们的巧手下逐渐变成一双双温暖的鞋子、手套和袜子。

她们的眼神专注,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那笑容里满是对战士们的关怀。

记者们轻手轻脚地走近,用相机定格这充满温情的场景。

而在募捐箱前,人们排着长队,依次往里面投钱。

有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地拿着皱巴巴的纸币,眼神中满是对战士们的敬意。

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脸郑重地将准备好的现金放入箱中,仿佛在许下一份坚定的承诺。

大家的神情严肃而庄重,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记者们穿梭其中,用镜头记录下这爱心汇聚的时刻。

活动结束后,记者们根据采访到的情况,精心撰写了一篇文章,作为此次募捐活动的后续反馈。

文章中,不仅详细描述了活动的过程,还配上了那些生动感人的照片。

当这篇报道登报之后,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再次引起了二次的剧烈反响。

一时间,各种信件、衣物如雪花一般,从全国各地纷纷飞向北方。

信件里,满是人们对战士们的深情厚谊和殷切嘱托。

衣物中,饱含着大家对战士们的关怀与温暖。

仿佛整个国家都被这股爱心热潮所席卷。

报道引发的热潮持续升温,那些如雪片般飞往北方的信件,承载的情谊愈发深厚与多样。

不少人在信件中,除了写下满纸对战士们的敬仰与牵挂,竟还悄悄放上了钱和票。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在信中写道:“孩子们啊,你们在边疆受苦了。

我没什么别的本事,这点钱和粮票,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让你们吃得好点,穿得暖点。”

她的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饱含着深情。

还有年轻的工人同志,在信中附上自己辛苦攒下的几张大团结,写道:“战士们,你们用青春和热血保卫祖国,我们在后方也想尽一份力,这些钱不多,却是我的一份真心,愿你们平安。”

这种在信件中放钱和票的现象越来越多,如同一场温暖的接力,传递在全国各地。

全国人民都在用他们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战场上所有军人的坚定支持。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白发老者到稚气孩童,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

无论是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制的保暖衣物,还是学生们亲手绘制的饱含敬意的画作,亦或是老人们省吃俭用凑出的钱和票,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股力量跨越山川河流,传递到每一位守卫在边疆的战士心中,让他们深知,自己并非独自奋战,身后是十四亿人民坚实的后盾,是整个国家无尽的关怀与支持。

这一场全民参与的爱心行动,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温暖、最动人的篇章。

此次由顾从卿发起并精心组织的募捐活动,规模之浩大,影响力之广泛,几乎达到了全民参与的程度。

人们怀着对军人的崇敬与感激,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当中。

组织上对这件事给予了高度的赞同和全力支持。

上级部门不仅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便利,还通过各种渠道对活动进行宣传与推广,希望能将这份军民鱼水情进一步传递与弘扬。

各级领导在会议上反复强调活动的积极意义,鼓励大家踊跃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引导氛围。

活动的影响力究竟大到何种程度呢?

竟连远在农场服刑的贾张氏都有所耳闻。

农场的广播里播报着关于募捐活动的新闻,贾张氏在田间劳作时听到,心中深受触动。

那一刻,她停下手中的农活,陷入沉思。

曾经的她或许犯过错,但此刻,她内心深处的良知被深深唤起。

从那之后,贾张氏每天结束农场规定的劳作后,便回到宿舍,借着微弱的灯光,加班加点地做起鞋来。

她的双手因为长时间劳作而粗糙干裂,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专注与坚持。

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她对战士们的敬意。

贾张氏眼神专注,粗糙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布料与鞋底之间,每缝一针,仿佛都在为自己曾经的过错赎罪。

经过数天的努力,贾张氏终于做好了 10 多双鞋。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鞋整理好,找到农场的管事,言辞恳切地说道:“同志,我知道自己犯了错,但我也想尽一份力。

这些鞋,请您帮忙寄去北方,给那些守护我们的战士们。”

管事看着眼前这个满是真诚的老人,点了点头,答应了她的请求。

管事接过鞋子,感受到贾张氏的心意,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赞许。

不久后,这些凝聚着贾张氏心意的鞋子,随着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与信件,一同踏上了前往北方的路途,带着全国人民对战士们的深情厚谊,送到了守卫边疆的战士们手中。

在这场牵动全国人心的活动里,就连文章中虚拟的主人公土豆,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进来。

顾从卿在一张大白纸上,用大大的字体写下“平安”二字。

他眼神温柔,一边写一边轻声给土豆解释,随后,他把墨汁倒在一个小碟子里,笑着对土豆说:“土豆呀,咱们一起给战士叔叔们送个礼物,好不好呀?

你就用小手沾上墨汁,顺着这些笔画,把手印印上去。”

土豆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墨汁和白纸,用力地点了点头。

只见土豆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在墨汁里轻轻蘸了蘸,随即在纸上用力地拍了下去,一个黑乎乎的小手印便清晰地印在了纸上。

小手印歪歪扭扭,却充满了童趣,他开心地咯咯直笑,仿佛发现了一件无比好玩的事情。

按照顾从卿的指引,土豆认真地顺着笔画,一个接一个地印着手印。

尽管过程中,他的小手时不时偏离笔画,或是墨汁蘸得太多,把手印弄得模糊不清,但他依旧乐此不疲。

土豆皱着小眉头,努力控制着小手,认真的模样十分可爱。

经过一番努力,一张由许许多多小手印组成的“平安”二字终于完成了。

虽然这两个字看起来有些歪扭,手印也深浅不一,但每一个手印都饱含着小土豆对战士们深深的祝福。

顾从清看着完成的作品,眼中满是感动,土豆一脸自豪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仿佛在展示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最后,这张承载着小土豆纯真心意的纸,被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和其他信件一同寄往北方。

相信当战士们看到这张特殊的信件时,一定能感受到小土豆宝宝那份最真挚、最纯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