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摄政王:王妃她又开车了 > 第148章 有什么关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海生一路忍受着小酒鬼哭狼嚎一般,东一句西一句的凑来的歌,天黑时分终于赶回了家。

牛车驶到家门口,小酒双腿一抬,跳下牛车,冲进院子,就直奔厨房,“娘,娘,快,我饿了。”

厨房的三个大灶上,林大妮赵家婶子,安娘子正在做着工人的晚饭,已经快好了。

见小酒冲进厨房,安娘子慌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给小酒和张海生摆上了油饼和小菜。

“安婶子,小灶上再给我煮个汤,加肉,加菜叶子,再加点葱花,芫荽。”

“好好好。”

安娘子一连声的答应着,忙着又去给这父女俩煮汤。

林大妮眉毛皱着,一边搅动着锅里的菜,一边看着小酒一口油饼,一口小菜,吃得小嘴叭叭的。

“你爹呢?”

“我爹?”

小酒嘴里包着东西,口齿不清的道:“在院子里卸牛车呢。”

“牛车?哪来的牛车?大雁村的牛车一直没回去吗?”

“不是,我又买了牛车,娘,你去看看,我给大黑找了个媳妇。”

林大妮眉毛都竖了起来,“家里有大黑,你还买牛车?”

“大黑也没在家啊,再说了,咱家以后生意越做越大,就大黑一头牛,拉货送货的光靠它一头牛,也忙不过来啊。这以后啊,你等着看吧,咱们家还得买马车,驴车呢。”

小酒一边吃一边说,眼睛里又开始放光,张海生走了进来,见小酒这情绪像是又上头了,赶忙拿了两个油饼,跑到院子里吃去了。

他刚走到院子里,就听到厨房传来小酒鬼哭狼嚎的歌声。

“像我这样牛逼的人,像我这样厉害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张大牛拉着小牛儿走进厨房听到小酒的歌声,两兄弟一脸茫然。

“大哥,小牛儿,快吃油饼。”

小酒停下歌声,把小牛儿拉到自己身边,正拿油饼给他,张大牛坐在一边,抬头看了看林大妮,又往院子里看了几眼。

“大哥,怎么了?”

小酒见他有些犹犹豫豫的样子。

张大牛眼神有些为难,“我跟爹说吧。”

说完,他又站起来,走出厨房。

小酒抓着一个油饼跟着张大牛来到院子牛棚边上,张海生还在大口吃着。

见这两兄妹走过来,都看着自己,都不说话。

“你俩这是咋了?”

小酒嘴巴一嚼一嚼,看着张大牛,张大牛表情挣扎,良久才道:“二月二十五过后,清风书院要招生了,原本仲年哥说他带我去书院的,可现在他又去了京都。。。。。。”

“哎哟,瞧我这记性。”

小酒猛然想起这事,油腻腻的手一下子拍在自己脑门上,又赶忙用袖子擦了擦。

“二十五啊,这不就快了嘛,这次送货去肃阳城,大哥就跟我们一起去。”

小酒说完后,又想了一下,“我听赵家老爷子说过,他跟清风书院的院长颇有些渊源,到时候,咱们请赵老爷子帮忙关说一下,找个好先生带着大哥,大哥好好读书,争取以后考个状元。”

说罢,她又拍了拍张大牛的肩膀,顺便在他身上把手擦干净,“大哥别急,你这几年自己也在温习,一定能考进书院的。”

说罢,脸上得逞的笑了一下,扭头又回了厨房。

张海生摇摇头,张大牛笑了一下,也跟着摇头。

张家又要扩建工坊的消息传出去后,里正终于找上门来。

里正是这方圆十几个村子的总管事,相当于小酒那个时代的乡长镇长了,虽然算不上是朝廷官员,可也是平民百姓头上的官。

小酒连忙让林大妮置办了一桌酒菜,又把刘师傅,和在兼着酒坊管事的村长叫来,就在酒坊后的客堂里招待里正。

酒过三巡之后,里正才说起了正事。

“按道理吧,咱们村里人自己开个小作坊也不用什么官府批文,只是海生啊,你家这作坊越开越多,又越开越大。

现在野牛村的人都不愿意种地了,都想上你家工坊来做事,到了年底的时候,上面来人收赋税收粮食,看着全村的荒地,这也不是个事啊。”

小酒没有上桌,只在一边拿个小凳子坐着,等到里正说完后,见张海生看着自己,她才道:“里正伯伯,咱们村的土地贫瘠,耕种也种不出多少粮食,您要是怕地荒了,上面来人看到要个说法,那咱们村的地让大家佃出去给别村的人种也行吧?”

里正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张家的高度白酒,一张脸通红的摇摇头,“今年过年后就下了一场小雪,看样子今年的天时也不会好,地是可以佃出去,不过,能收多少佃粮就不好说了。

到时候官府下来收赋税,还是要收粮食的,野牛村一个村的人都把地佃出去了,到时候收成不好,全都得再买粮食交赋税,这个事,我可是得跟村里人说清楚的。”

小酒扭头看着她爹,张海生点头,今年过年后只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天气却一直干冷干冷的。

现在已经到了二月中了,天气不见升温,反而越加寒冷,这样的天气往年确实少见。

眼见着马上就要春播了,地里的土还是冻得梆硬,用锄头都难挖开。

里正已经开始忧愁今年的收成问题了。

要是收成好,粮食价格适中,就算野牛村的人不种地,用在张家做工的工钱买粮交赋税也没什么。

要是收成不好,粮食价格上涨得厉害,再买粮食交赋税,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

就算把地佃出去,也是按收成收佃粮的,人家佃户一年到头辛苦下来,总得收个六七分的粮食吧,主家拿个三四分佃粮也不算过分。

按照野牛村这一片土地往年的收成来说,如果收成不好,主家再和佃户分粮,一亩地能分个十几斤粮食就算不错了。

大靖朝对边境土地实施的赋税还是建国初期的赋税制度,那就是无论土地贫瘠还是肥沃,赋税都按人头算,一户人家有几口人,就要按人头,一个人头五十斤大麦来收的。

没有大麦,那就小麦,要是都没有,就是五十斤大米,换成别的粗粮,还得往上加。

拿张家来说,他家五口人,一年光是朝廷的赋税就得交二百五十斤大麦。

万一今年收成不好,粮食价格猛涨,自己没粮食,还要卖粮食来交赋税,那对野牛村的人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了。

小酒有些不解,“里正伯伯,就算咱们野牛村的人没给咱家干活,他们还是都种地去,今年要是收成不好,那他们不也得花铜板去买粮食来交税吗?和我家开工坊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