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大妖的炮灰逆袭之路 > 第481章 换个活法,不嫁凤凰男1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1章 换个活法,不嫁凤凰男19

百姓们看到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他们知道,只要再勤快一点,今年的收成肯定会非常可观。

少夫人曾经说过的话,在他们心中回荡着。等土豆收上来后,每家都能分到二十斤土豆,这足以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冬天。

而到了明年秋收时节,他们家家都能收获满满的土豆,再也不用为饥饿而担忧了。

这边的人们确实是满心欢喜,而另一边,当敌国的人看到那些被放回的俘虏的惨状,再回想起被迫付出的巨额赎金,他们的心情却完全无法与这边的人们相提并论。那种苦涩与愤懑,像是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让他们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终于,在春耕结束之际,敌国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们迫不及待地集结军队,想要一举夺回面子,将之前失去的场子找回来。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荣誉之战,更是对之前屈辱的报复。

然而,这一切早已被郑家父子以及其他守边的将领们预料到。他们深知,燧城将会是敌国进攻的主要目标。但即便如此,他们并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因为,他们早已有了应对之策,也早已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郑家父子清楚,这场战斗不仅是对他们实力的考验,更是对他们智慧和勇气的考验。但他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抵抗外敌的入侵,他们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于是,郑家父子开始积极部署防御,加强城墙的修筑,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同时,他们也积极与其他守边的将领们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作战计划,确保能够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而敌国那边,虽然他们集结了大量的军队,但在郑家父子和其他将领们的严密防守下,他们的进攻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相反,他们还在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实力和士气,逐渐陷入了困境之中。

这场战斗持续了许久,但最终,郑家父子和其他将领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击退了敌国的进攻,保卫了家园的安宁和稳定。

期间书月看似平常普通的一些话语,总是能给郑家父子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和启发。

这种灵感仿佛是一股清流,注入到了郑家父子的心中,使得他们在面对一些原本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灵活应对。

在这场与敌国的较量中,正是由于期间书月的这些不经意间的建议,郑家父子能够运用更加合理的战术和策略,使得战斗进行得比以往更加顺利,也更加轻松。

这不仅体现在战术布局上,更体现在士气提升和团队凝聚力方面。

虽然敌国被成功击退,但他们并不甘心就此罢休。毕竟,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关乎着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然而,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只见书月又一次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建议——游击战术。这个战术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并不常见,但却非常适合用于对付那些擅长偷袭和游击的敌国军队。

郑小将军,作为郑家父子的得力助手,很快就领悟了起见书月的意图。他决定在敌国和本国边境上展开一场长期的游击战,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对敌国军队进行巧妙的骚扰和打击。

这一战术的实施效果非常显着。原本擅长偷袭和游击的敌国军队,现在却发现自己处在了被动挨打的境地。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强项能够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却没想到郑小将军和他手下的士兵们比他们更加懂得如何运用游击战术,更加知道如何在战争中保持灵活性和主动性。

这场游击战让敌国军队感到非常沮丧和愤怒。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却没想到会陷入到如此被动的境地。

捷报如雪片般接二连三地传回京城,皇宫内一片喜气洋洋。皇帝听闻捷报,喜出望外,连日来的疲惫和忧虑都一扫而空。多年来,敌国频繁侵扰边境,导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作为一国之君,皇帝虽然深感痛心,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

如今,终于轮到敌国尝尝我方之前所受的苦头了。这种转变让皇帝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仿佛看到了国家崛起的希望。他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尤其是郑家父子等将领的英勇指挥。

皇帝一高兴,便喜欢大赏功臣。然而,郑家父子此刻正忙于前线战事,不便返回京城受赏。于是,皇帝便将赏赐的目光转向了郑家的女眷们。郑夫人作为郑家的主母,多年来默默支持着丈夫和儿子的事业,她的付出和牺牲皇帝都看在眼里。因此,皇帝直接将郑夫人的诰命提升到了一品,这是对她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高赞誉。

书月,这位智慧过人的女子,也在这次赏赐中获得了四品诰命的荣誉。她虽然并未直接参与战事,但她的智慧和建议却为前线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帝对她表示了极高的赞赏和感激。

而郑家大小姐,这位年轻貌美的县主,也在这次赏赐中获得了封号。

年底之际,郑家慎重其事地将土豆的事情上报给朝廷。当皇帝听闻土豆这一神奇作物的存在,他即刻派遣专员前往核实。经过严格的考察和验证,专员们带回的报告证实了郑家所言非虚,这土豆确实是亩产可达几千斤的良种。皇帝惊喜之余,也不禁陷入了沉思,自己之前给予的封赏似乎给得过于仓促了。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面前堆满了郑家一众人等已获封赏的诰命文书,不禁感到一阵头疼。

如此高产的良种,对于国家的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究竟该给予怎样的封赏才能与之相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