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的末路 > 第848章 消极的李秀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英王陈玉成在返回安徽的同时,那忠王李秀成在江西干嘛呢?

..........

忠王李秀成在江西没和清军打几场恶战,他反而在江西各个城池之间溜达,不断的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力量。

仿佛把攻打武昌这件要事儿,忘到外国去了。

有记录记载李秀成当时 在江西将队伍扩充到了三十万人,也有的记载说他扩充了五十万人。

当然这也许有夸张的成分。

不过,最起码可以说明李秀成一直在江西扩充兵马,招募了很多人。

当然,这些人战斗力很差,很差,简直不堪一击。

这一次所谓的太平军“”围魏救赵李秀成始终表现得十分消极,很不情愿。

好多人误以为,陈玉成是因为英国参赞巴夏礼出面阻止,保护英国在在武昌的租借为由,阻止太平军西进。

是陈玉成政治经验不足,被巴夏礼一阵忽悠,才放弃进攻武昌城的。

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我们从后世来看,陈玉成放弃进攻武昌 ,应该不是受到巴夏礼的影响。

最起码这部分影响是很小,很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武汉三镇当时守兵总共不足两千人,而湖北巡抚胡林毅,已经病入膏肓,根本无力指挥守城。

武汉三镇这么好打,可为什么陈玉成还是放弃了攻打武昌呢?

现在有学者研究发现,应该是陈玉成在1861年根本就没想过要打武昌。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陈玉成虽然闯入湖北之后,一直在江北纵横,其中收纳的捻军等起义军人数迅速扩编到十万人。

但是陈玉成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没有水师,当时武汉三镇长江水面上的清军水师控制着长江水域。

武汉三镇地形位置是这样的,武昌城在长江南面,汉口在长江北面,而汉阳却在汉江南面,汉江和长江交汇在一起。

陈玉成真的要打武汉三镇,汉口是可以轻而易举的占领,可太平军想要渡过汉江攻打汉阳,没有水师他根本冲不破清军水师的封锁。

既然陈玉成连汉江都过不了,那渡过长江打武昌,那更就别提了。

陈玉成他没有水师战船,无法控制江面

别说他手底下有十万人,就算他有一百万人,这些人一旦过江,就会被清军的水师迅速的送到江里喂鱼。

还有个问题,有人会问陈玉成打不了武昌,陈玉成可以先占据江北的汉口呀。

那就大错特错了。

武昌在长江以南,武昌又是湖北的省会,巡抚府,总督衙门,等行政机构都在武昌。

哪怕陈玉成占领了汉口,汉阳,对清廷起不到致命的威胁,只有占领武昌才算是捅了清廷的心窝。

陈玉成攻不下武昌,就意味着无法调动安庆的湘军回援,所以这是第一个 迫使陈玉成撤离武昌的原因。

...........

第二个原因,导致陈玉成功亏一篑最重要的原因,是忠王李秀成迟迟没有到达湖北。

按照陈玉成和李秀成战前规划,陈玉成在江北冲锋陷阵,李秀成在江南围绕武昌展开军事活动。

也就是说,陈玉成没有水师,他在江北再打的凶狠,占领再多地盘,他只能望江兴叹 打不了武昌。

而南南路的忠王李秀成他手下的队伍才是攻打武昌的关键。

若是陈玉成封锁江北,李秀成在在长江的南面攻打武昌,即使太平军没有水师战船,他们也极有可能对武昌进行合围,可以真正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但是可惜,通过这次事件这就暴露了太平天国那种小农意识的局限性。

李秀成不顾大局,在江西故意磨磨蹭蹭,迟迟不愿带兵来湖北,导致陈玉成自知实力不够,无法拿下武昌城。

再加上陈玉成的部下安庆守将叶云来几乎是每天一封战书,请求从安庆突围,

搞得陈玉成心烦意乱,所以陈玉成只得放弃既定的作战计划。

陈玉成带兵返回了安庆,已是5月初,这次他手底下人马充足,多达七万人。

有了充足的兵力,陈玉成在集贤观构筑营垒,对湘军曾国荃的部队形成了反包围,也就是说曾国荃包围安庆,陈玉成包围曾国荃。

血腥的安庆外围攻坚战,正式打响。

............

李秀成一直到1861年6月,才带着大军缓缓的突入湖北。

李秀成到达湖北武昌后,才得知英王陈玉成在4月,已经带兵离开了武昌。

也就是说陈玉成已经离开了将近一个半月。

而此时湖北的武汉三镇已经有不少清军援军到达,武昌城已经不再是一个月以前的那个兵力不足,防守羸弱的武昌城。

现在的武昌城兵力多达两三万人。

而且英国人又多派了几艘战舰停靠在汉江和长江等地,封锁长江水域。

李秀成的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到武昌城下,他看着近在咫尺的武昌城,心里却打起了退堂鼓。

“”如今........英王已经带兵离开武昌,江北防线空虚“”

“”英国铁甲战船又封锁江面,我们就算现在攻打武昌“”

“”清妖也可以通过长江不断往武昌运送援兵,现在打武昌没有意义“”。

...........。

李秀成说的话很消极,所以他也开始考虑退兵。

.............。

不过从一开始,李秀成对于这次围魏救赵的战略,从头到尾都显得十分消极,态度很散漫,他根本不是为了救安庆而来湖北。

他纯粹是为了扩充兵马,把兵马带到自己的苏南,而做的准备。

明明一个攻打武昌的大好机会,却因李秀成和陈玉成之间的不和,而付之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