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星辰之主 > 第一千零一章 溯勾线(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千零一章 溯勾线(下)

对罗南来说,最现实的也最必要的就是: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试错的机会。

“远方”的善隆大祭司说:人心只是法理之一枝,观照人心的手段很多,可窥见真实宇宙物性法则的机会,最是稀缺。前半句,与罗南的认知是相同的;至于后半句所讲的“稀缺”机会,应用到地球这一方时空,应用到“开垦团”治下的“外地球”,是怎样一番模样,仍是大有可研究之处。

“诸天神国”版本的“三层一区一域”概念,也有很多待研究的细节。

比如,这里虽然区分了“法则层”“过渡层”“物质层”,可里面除了“物质层”以外,“法则层”“过渡层”都没有独立存在,都是观察者、操纵者主观区划、约定俗成的概念,又在长期演化、干涉过程中,以近乎客观的方式呈现。

在大能者看来,它们都是混化在一起的,“物质层”是根基,其余的,甚至可以包括渊区极域,都是后天作用的结果,只通过法理逻辑区分。

相关层面,认知和能力不到,就观测不到、触碰不到。

高下之别,由此而来。

这时候就看出,从生灵自身的角度讲,“过渡层”另一个称谓、被“诸天神国”否定的“核心层”概念是有道理的:绝大部分生灵,终其一生,也不过只能在“核心层”和承载这一区划的“物质层”一小片区域生活,甚至都见不太分明。

到罗南这个层次,也没有观照通透。

根据从元居见习祭司梦中获得的信息,结合罗南自身实际,大概能得出结论:以前他的“纯粹观察”,包括“开发者模式”,大概就是触碰到“三层一区一域”各一部分,“开发者模式”那“幕布长条”层叠的场景,大概就是这一方时空法则建构概况。

极域不提,地球这一方时空的渊区也没有任何法度可言。剩下的精神层面,“内外地球”当下的局面,都等于是“梦神孽”或“幻魇之主”造作的结果,当然也就体现为祂的“破烂神明披风”。

再往底层去,罗南的感知仅到“物质层”表面为止。

真实宇宙的物性规则体系,本身藏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受限于观察广度和精度,以及观察本身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几乎不可逾越的信息壁垒。直接观照并获得相对精准的反馈,几乎不可能做到。

哪怕是神明,强行去做,就算做到了,频繁如此,支出和收益也不成正比。

所以,自古以来,起码是“诸天神国”成气候以来,观照真实宇宙“物质层”,都是按照之前框定的模式,借由历代古神、新神观察干涉作用的“通路”,或者干脆就是总结的法则规律,大致为之。最多就是每隔十个甚至上百个千年,或者出现“宇宙级”特殊变故的时候,花大力气重新测定物性变化,调整校准。

正因为如此,善隆大祭司才说,在元居那个层次,借用“诸神法眼”才是观照真实宇宙物性法则的唯一手段,实在是这一整套“观测模具”,都握在“诸天神国”这个档次的大能者手中。

“诸神法眼”的话,罗南肯定是不会。

那玩意儿的应用法理,元居见习祭司的梦中给出了清晰答案:需要在渊区立以“神国架构”,匹配对应的观照手段,使构造、法理同出一脉,借渊区产出的“法则”之力,层层影响“法则层”“过渡层”“物质层”,才能成功。

这纯是应用之法,没有了“神国架构”及其对应的观测模具,怎么看都没可能实现。

单看理论,让人望而生畏。

可如今,罗南已经是个顶现实的家伙了。

遥望这种看上去暂时难以触及的领域,他想的是:渊区我能够到,观照模式的话,我的“纯粹观察”也还可以。哪怕有点儿山寨的意思,为什么不试试?

所谓“神国框架”,等而下之,不就是要在渊区搞一个“永固构形”么?

罗南是没搞过,可那是没必要,真要想做,也不困难。

还有,“诸天神国”对应的是“诸神法眼”,到罗南这里,“绝对观察”对应的应该就是“格式论”了。其正四面体及内切外接圆球架构是简单了点儿,可怎么说也是天渊帝国推举的“原初范式”之一,根子上还是很扎实的。

最多再借一下“魔符”的力量。

因陋就简,试试又不会死人。

于是罗南就试了,一试就成功了,起码有点儿意思……还有点儿小惊喜。

罗南最初的实验肯定是在“内地球”,那才是他的领域。

至于“外地球”,罗南担心在这边渊区搞事儿,会被“开垦团”的渊区监控系统捕捉到,顺手再砸个核弹下来。可之前他在外海专门试验一番,或许是那“原初范式”结构太简单,没什么波动,也没有什么加成,在渊区铺设完毕后,对面竟然毫无反应。

最外围象征“天地格式”的“外接圆”,仿佛与渊区风暴湍流同化,却又辟出一方狭小空间,稳定又虚缈。倒似“纯粹观察”的特质,反过来刻印在了渊区之上,成了一个不会惊动任何人的“小透明”。

由“乌沉锁链”牵着的“魔符”投影在其中,在“正四面体”和“内切圆”中来回穿梭盘转。

就这样,基本条件便满足了。

随着渊区永固构形与“纯粹观察”模式完成配套,最重要的还是罗南有关该领域的认知空白得以填补,真正明确方向,加以运化,虚空中仿佛是有闷雷响起。

连续三声,由虚而实,由弱而强,只在罗南感知层面鸣动,代表着“法则层”“过渡层”“物质层”的感知禁锢次第解开。

尤其是最底层的“物质层”,在这一刻好像崩碎了。

罗南感知所及,万事万物都变得“粗糙”起来,那些灯红酒绿中的名流,无论是大佬官员,还是名媛贵妇,身上仿佛生长出无数的毛刺勾线,还有建筑、车辆、船舶,乃至承载它们的大地、海洋,隐隐约约都有勾线从中生发出来,有些彼此打结、彼此吞没,还有的则投入到无尽虚空之后。

这些“毛刺勾线”与罗南已经熟悉的“开发者模式”下那些大致归拢的规则幕布、与“祭坛蛛网”铺设开来的人心网络充分交织互锁,甚至还分出主干侧枝杂叶绒毛之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复杂……但也勾画得更为规律,形成了奇妙的整体轮廓。

这可以说是“法则”,是多层多类多维度力量共同干涉作用路径的直观显化,它们一直存在,共同组成了“法则层”的基本建构。它们与万事万物密切联系,彼此也在联系,将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织成复杂的网络。

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从没有见过,以后也不会看到。

罗南确认,这些“法则勾线”几乎都不怎么完整,唯有精神领域、发自于人心的那部分,与“破烂神明披风”“祭坛蛛网”基本重合或直接作用的,才相对清晰明确,其他的很模糊多变。

它们在暗影中若隐若现,很多都是与“破烂神明披风”“祭坛蛛网”的结构发生“擦撞”后,才能间接感应到,感应也不免有些滞后。

这种观照效果,远达不到“诸神法眼”的层次。

可那又怎样?暂时来说,够用就好。

罗南体会自家感知维度的扩张、细节的深化,同时居高临下,统观全局,尝试理顺。

干这事儿很吃力,时间长了,罗南在这儿的一缕灵魂投影还好说,承载他的唐立,包括唐立肚子里的“新·野火”,消耗都是极大。尤其是唐立,好像都有些低血糖的症状,在高空夜风中摇摇晃晃,几乎站立不稳。

随着唐立状态的起落,他身上、近处这些“法则勾线”也会产生变化。而这些“勾线”及变化本身,相对远方区域的来说,就相对清晰,清晰到他几乎可以伸指去勾动,听这些“勾线”如丝弦般或明亮或暗哑的“鸣响”。

这丝缕鸣响绝对非人耳所能接收,它不是任何实质性的震波,而是“法则层”独有的表征。

最后勾动那一波,就是罗南驱动唐立,拨动“法则勾线”,看能造成什么影响……然后,唐立就呛咳起来,喉咙里甚至溅出了血。

他面无表情,将手边的香槟一口饮尽,压住了喉头血气。

要干涉“法则勾线”,就要将自身状态催化到对应层次,能够触碰、影响,并接受对应的反震——唐立只是轻轻勾动一记,如果要再加把力,那根“法则勾线”不一定怎样,唐立的躯壳多半要被反震给轰得四分五裂。

如此手段,对形神框架的强度和层次,要求极高。

这也是应有之义。

暂时来说,罗南还用不到这个。

他只是追溯“法则勾线”的大致走向,描绘轮廓。哪怕若隐若现,也可以凭借自家认知层级和绘画功底,大致猜度拟合,再尝试比较,一时玩得不亦乐乎。

这种奇妙的观照维度,没个百八十回,新鲜感是褪不掉的。

玩着玩着,他忽有所感,追溯着一段重复多次结构,视线转向了觥筹交错的交际区。

在那里,他又一次看到了唐立的姐姐和所谓“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