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素闻代藩,为平巢贼、朱玫之乱,多有出力,如今下令征讨,是否有些......”
太极宫武德殿内,君臣数人相对,李晔听完张濬的言语,却是有些迟疑。
乃是因为前两日,朱全忠上疏,以跋扈无礼,私自兼并邻镇为罪名,请求朝廷出兵,征讨代王李克用。
朱全忠事情做得非常漂亮,除了自己做出一派受害者形象,让蒋玄晖在奏章里,说得何其可怜,表示自己“受命监理宣武兵马,然克用跋扈,兴师十万南下,夺滑、郓两州,又危及泰宁、天平二镇,大有吞并中原之志。”
张濬面上肃然,一派公事公办的样子,回道
“陛下所言谬矣!功归功,过归过,李克用当年,的确为朝廷立有些微薄功勋不假,但那毕竟是以前。”
“其父子割据代北、河东,已有二十年,还谋图宗室之列,狼子野心,可谓是路人皆知,难道陛下不知吗?”
“当初朱玫之乱,其滥觞,难道不就是李克用、王重荣二人,不顾人臣本分,作乱犯上,威逼长安引起的吗?”
在长安中枢看来,此时的代王,也的确称得上天下第一强藩。
首先,河东镇本身就不同于李业那种边角地区,乃是此间长江以北,地盘最大,所辖州县最多的大镇。
紧接着李克用又以自家堂兄弟,李克修为遮掩,并吞昭义军,加上原本沙陀李氏在草原上的威望,动辄四五万步骑大军,令人畏惧。
现在,李克用还要主动南下,窥视中原藩镇。
等他兼并完宣武军,下一个是谁?洛阳?
所以,朱全忠的奏章立即引发了朝廷警惕,而且上书者也并非他一人,还有云州刺史赫连铎,幽州节度使李匡威。
这二位,分别位于河东左右两侧,如此一来,三份奏章,呈现给中枢的感觉就是。
李克用的势力和威胁,东起幽州,西至河套,南下中原,分明都快称霸北方了!
事实上,李克用此时,势力还远没有达到这种级别,但至少通过朱全忠的表现,令中枢陷入误导。
同时,朱全忠也颇会做人,私下让柳璨派人携带大量,通过运河,从江南、岭南采买而来的珠宝、财货,输送贿赂朝中大臣。
张濬便是得利最多的一个,柳璨私下给他送了珍珠五斛,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
唐代时,因为南美洲的银矿尚未开发,而海贸也远没有明代发达,故而流通于国内的白银并不算多,基本都是作为奢侈品,而非货币。
故而朱全忠掏出来的价码,堪称巨大,也是其人行事一大特点,朱全忠本人生活并不奢侈,但在这种事情上,却舍得花钱。
张濬今日,义愤填膺,却是有缘故的。
至于韦昭度、孔纬二人,朱全忠乃是懂事,没有贿赂这两人,他知道,这二位都是出身名门,且性格刚直,那样做反而会坏事。
于是乎,他又从其他人下手。
比如崔安潜即将离京的情况下,清河崔氏,留在朝中的代表人物,御史中丞崔胤。
崔胤受了好处,也不含糊,紧接着附和张濬
“张枢相所言甚是!”
“陛下负太宗之德,文武之能,盖出前古!今内宦、虢藩已平,京畿兵马十万,现又有朱、赫、李诸藩情愿扈从,正该削平逆乱,再振乾坤!”
这便提及前些天发生的另一件,提振朝廷士气的事了。
乃是王重荣被部将所害后,其兄弟王重盈,从陕州起兵,讨伐杀害其兄的常行儒,虢国军队爆发内战。
常行儒狗急跳墙,尽发城中财货,激励士卒,又裹挟强征上万青壮抵抗。
王重荣沿着黄河一线,大战数日,方才击溃常行儒,斩其头颅。
虽然内乱就此平定,但王重荣的死以及后来的内斗,也导致虢国内耗严重,再不复当初冠绝诸藩镇的强大。
甚至还不如有所增强的长安中枢
于是乎,韦昭度提议,趁机向河中方面,提出要收回盐池。
而此时,实力大降未复的王重盈,也希望能够得到朝廷认可,从而顺当承接虢王位置,故而选择把河中的盐池让了出去。
这可是当初先帝和田令孜时,没有办成,还因此招来祸患的事情。
消息传来,长安一片鼓舞,只觉得“大雪前耻”,同时君臣上下,那本就有些过分了的自信心,更加膨胀。
李晔听闻二人言语,心中也渐有意动,又询问张濬道
“现今中枢军马如何?”
张濬自信拱手答道
“陛下放心,现我长安之侧,有左右神策军八万,保大军一万二千,其间骑士五千,强弩一万五千,分为五十八都,那代藩兵不过三五万,只有我军之半,又有朱、赫、李诸藩相随,岂能不胜?”
李晔闻言,这才放下心来,迟疑道
“那......几位相公便商量看看,如无异议”
“降旨声讨,择日征伐代藩!”
“便以张相公为太原诸道行营都统制,总理军务。”
一侧的孔纬倒是皱眉建议道
“陛下,既然动用王师征讨,为何不召凉王出兵,任都统制呢?凉王天下名将,余威震于殊俗,海内皆知,如以其统兵,必能无误啊!”
韦昭度却是笑道
“孔相公有所不知,这凉王与代藩素来交好,听闻二人还有赠马之谊,朝廷若诏,凉王真的肯吗?”
“再说了,代藩是藩,凉藩便不是藩吗?其人身为宗室,却喜收买人心,狼子野心,谁人不知等收拾完李克用,以臣来看,下一个,便该是这李业!”
孔纬闻言,就想争辩,但被天子制止下来
“二位先生勿要吵了,凉王远在西北,就不劳烦了。”
归根到底,李晔心中对于凉王,还是颇有忌惮的。
-------------------------------------
“相公,此战不可为啊!”
罢朝之后,张濬府中,获知具体消息的高仁厚,单膝跪地,苦口婆心劝道。
张濬皱眉
“高将军这话什么意思,此前不是你说,禁军训练扩充,已大有成效吗?”
高仁厚现在是神策军指挥使,兼保大军节度副使,直接负责长安周边禁军的训练。
当然,天子和张濬也不放心他一个人统兵,后面又任命了些外戚,京中名门出身的将领官员,出任神策中尉、指挥副使、都虞侯、教练使诸职。
只是这些人,都是临时赶鸭子上架罢了,许多人此前根本就没有军旅经验,统兵能力还不如原来的太监,只是和天子关系亲近受信任罢了。
于是乎,全军训练杂务,其实还是压到高仁厚的身上,让他忙得不可开交。
天子虽然也给了一个汉川郡公的爵位,让高仁厚感激知遇之恩。可实际上,李晔对高仁厚这样藩镇出身的武将,还是有警惕提防的,一直不愿意将兵权全权授予,而是让其受张濬辖制。
高仁厚深知此时京中武装,具体状况,便解释道
“相公此言差矣,我军方才入关中,就经整编,散入神策诸部,紧接着陛下就下诏说清洗军中阉宦背景军官,战力降了一大半。”
“虽然经过一月精练,略有振作,又把全军骑兵集中整编,勉强堪一用,但比起河东铁骑,岂非以卵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