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没吃郑、何二人的庆功酒,马宁远带着自己的官服官帽来到了总督府,向提拔自己的恩师胡宗宪表达心意。

他的眼里,罪都是他来顶,死他一个没关系,只要胡宗宪能不被上面追究。

这番话大义凛然,也是忠心耿耿,却让胡宗宪听得气到直接给了他一巴掌。

“你知道朝廷的水,有多深吗?”

胡宗宪拿起学生马宁远的官帽轻轻抚摸,犹如抚摸他的头颅。

斥责马宁远却始终没有等到他交代幕后主使者的胡宗宪对他彻底失去耐心。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感慨完,他让学生进去后面躲着,因为郑、何二人来了。]

刘彻抬起头,对着马宁远发出点评:“天下间一等一的蠢货。”

开始是就没摸透自己老师夹上官的胡宗宪心思,这是小蠢,当胡宗宪说出自己的立场原因后,他还对郑、何二人的话偏听偏信,帮着干了水淹九县的事,这是大蠢。

现在胡宗宪都跟他话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还以为自己知不可为而为之呢,嘴上道义凛然,却始终不肯把胡宗宪猜到但要确切证明的话说出来,这是蠢中之蠢。

公孙弘嗤笑:“这义正言辞,一副大义凛然、舍我其谁,士为知己者死的模样,要不是知道他干了什么,还真以为他是个慷慨悲歌之士呢。”

以前公孙弘最恶坏人,现在发现,比蠢人和坏人更恐怖的,是不知道自己有多蠢有多坏的人。

马宁远不懂京城朝廷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不懂胡宗宪的心思,懂自己都做了什么坏事,但是毫不在意坏事的后果,还以为自己了不起帮了恩师大忙呢。

又蠢又坏!

有燕地的人抗议道:“我们燕赵之地,可做不出水淹九县这种事。”

就连汲黯也骂道:“竖子,更不如狗彘矣!”

他难得骂的这么脏,但是周围人都能理解,连刘彻都心虚的不敢说话。

之前雨季黄河在濮阳瓠子决堤,十六个郡都被冲了,刘彻知道后就让汲黯和郑当时主抓这个事情,但是他们这时候的的能力不能和后世比,一直就没解决。

被冲的是南边,田蚡的地都在北边,他的地没事,也怕治水会淹了他的地,他还劝说刘彻黄河的事人力搞不动,放弃吧。

不过好在有直播,刘彻不可能放任黄河不管。

汲黯想起了可恨的田蚡,在看这个马宁远,越发厌恶。

哪怕是田蚡,他也没主动去淹田呢。

桑弘羊也对马宁远一言难尽:“哪怕他做事情之前和胡宗宪说一声呢。”

这么重要的事,到底他怎么认为自己就做的是对的,能一个人扛下来呢?

沉默的卫青也抬起头,冷冷道:“他说自己家人都是老实巴交乡下人,请求恩师庇佑的时候,可否想过被他淹了九个县的百姓,也是他口中的乡下人。”

卫青做过牧童,长大了是公主府骑奴,他知道真正的底层人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的,那就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电视是虚构的,但是整个故事的逻辑都是成立的,各种人的性格也太真实了,让他们感觉自己好像真的看到了某个世界发生过的某些事情。

也因此,里面很多人,很多事看的他格外愤怒。

东汉,邓绥叹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这位胡大人,是真正的肱股之臣。只可惜……”

只可惜,无论是他忠心的弟子马宁远,还是太监杨金水,严党同僚或者清流官员们,谁都觉得他是在给自己找退路,没人觉得他是真的关心百姓和社稷。

这才是最令人感到心冷,也让邓绥觉得恐怖的事。

不管是哪一方的人,正是因为他们都掺和在党争权斗之中,他们都不在意百姓和社稷,不在意大明,顶多想想上头的皇帝,所以他们才理所应当这么去想别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成就’,难以区分。

不同时空面对的问题不一样,至少她所在的东汉是没有这么严重的党争的,但这也让她警惕,警惕她大汉也有这种挖大汉根基的事。

[郑、何二人在去见胡宗宪前,还和杨金水、沈一石对话了一番。

分洪让一个淳安,半个建德没了,其余七个县的土地却都完好。

根据沈一石的账,灾县的田十石谷子能买一亩,没淹的田少说也要四五十石谷子。但是郑、何二人这时候连买田比预计成本要高的事都不担心,更担心的是胡宗宪倒向裕王。]

赵匡胤看的都很无力:“都这种时候了,他们还想的是党争,这都些什么大臣?”

商人眼里的是麦田比预计成本更高,杨金水作壁上观,只管改稻为桑顺利进行,而两个浙江大员眼里的就是立场。

这出场的这些个人,除了胡宗宪,就没有人真的在意百姓和朝廷的。

已经彻底不敢去想皇位,生怕自己还有自己一脉后人都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赵光义小声道:“不,主要他们也不是担心胡宗宪背叛严党,是担心胡宗宪倒了那边把他们供出去。”

赵匡胤和赵廷美对视一眼,觉得这个猜想更不做人,但是赵光义提出来的,信他。

尚且都是家家有地的村子,村长在磨盘边上提醒看剧的大家:“看见没有,除非实在是天灾打仗活不下去了,否则卖什么都不能卖地。

再有钱的人,也都盯着我们手里的地!”

“不卖、不卖,打死也不卖。”被电视上毁堤淹田剧情吓到的村里人连连点头。

田地对他们的价值,他们从来都清楚的很。

只是以前大家会因为天灾人祸、收成不好,吃不上饭卖地卖人,从没想过,还会有人为了他们手上的那点地,干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

[等郑、何二人听了杨金水的建议,到了总督府,一直等不到胡宗宪开口,何茂才只好先说话。

他开口就是撇清自己不知情,看胡宗宪没有什么反应,郑泌昌也开口了。

他说自己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去看了粮仓,统计了义仓粮食还不够三万石,没办法承担60多万受灾百姓的赈济,全拿出来也就是只够吃上十天半个月而已。]

朱元璋冷笑:“浙江义仓粮食有限,还有倭寇作祟要管将士,官府这粮食拿不出来赈灾,只能想办法让百姓自己卖地筹钱找商人买粮食是吧。”

对比上来撇清干系的何茂才,郑泌昌显然要聪明的多,可这聪明人做着他大明的官,却在干着损害大明的事。

没他聪明的何茂才,为什么这种人能成为浙江省份的三把手,他上位的缘故仔细一想更加让老朱愤怒。

这么蠢笨的人能坐上这个官,无怪乎是人情往来或是利益交换之类的了。

跳出自己的生活范畴来看,这电视剧拍的当然不可能是百分百还原未来的大明,但对大明朝官吏的做事逻辑倒是显现了一二。

为自己,为上头党派,为皇上,再为大明。

不是他期待的大明,这种读书科举做文官实现地位跃迁,倒像是另一个大宋。

难怪那本《宋论》后面追根溯源都去骂宋朝去了,他大明在某些关键地方,是真的把宋朝的糟粕都拿过来了,不怪后人骂。

咬牙喝口水压压怒火,他开始思考怎么让天下百姓能不被这部剧影响,依然相信他大明的朝廷。

[郑、何二人与胡宗宪你来我往,几句话就把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说了个透,也把上面的严世蕃抖了出来,关于新安江花了两倍钱却成了浙江唯一的溃堤也无从解释。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可能承认毁堤淹田的郑泌昌也只能说当初工程就有问题。

工程有问题,一定是去年有人贪墨工程款了,至于马宁远有没有贪墨,这个可以慢慢查。

河道工程负责人是马宁远,可以直接灭口,监管人是李玄,杨金水下面的人,也就是宫里的人,这个杨金水会处理。]

坐在后面旁听的马宁远这时候彻底坐不住了,看他这副样子,大家并不觉得解气,依然是觉得他可恨,但是外面郑、何二人更可恨。

找人家干活的时候说瞎话骗人家做事,现在事情做了又第一时间卖人,甚至要他的命来填进去,小人行径展露无遗。

而马宁远,虽然贪墨修河工程款的罪名是比毁堤淹田小,但不是他的罪,大家也觉得不应该就由他来背负。

“马宁远觉得他们都是严党的人,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严党,为了恩师,所以现在胡宗宪就是在让他知道,他自以为舍生取义维护的团体,里面根本没有他。”

感慨完胡的这一手诛心,桑弘羊只有一个问题:“大明的海贸,居然真的这么赚钱吗?”

能支撑得起他们年年做各种工程,花了两倍银子修的河堤也不在意,说冲就冲了,这么壕气?

正德朝的贵州县城,知道大明政治都怎么运作的王守仁也只能是庆幸,庆幸电视上面的胡宗宪是浙江巡抚和浙直总督,是浙江实权最大的人。

有他强压着稳住浙江这才出不了乱子。

不然就说浙江出了灾情,改稻为桑今年必须暂缓,奏疏还要郑、何在内加上杨金水一起署名呈上去的这个方案,他要不是这个官职都没人会在意他。

官职高还不够,心怀抱负的好官还必须脑子也够聪明,这才能扛得住底下那些牛鬼蛇神。

有抱负有理想的官场新人多了去了,但是真能有手腕能抵御得住,还坚定本心不同流合污的少之又少。

[郑、何二人要推出来顶包的是马宁远,另一边的杨金水的人选是他的干儿子李玄。

不同于马宁远对胡宗宪的忠诚,杨金水拿捏李玄的方式,是让名叫芸娘的女子满足李玄的欲望,让他心甘情愿去定罪。]

之前李治看的时候就在想那些太监代表皇帝去地方到底干嘛,后来杨金水超脱于地方大员高高在上的态度,也算是给他看明白了。

这嘉靖,面上修仙问道无为而治学汉文帝,实际上该管的事一个不落,只不过都交给他在朝上最信任的严嵩父子去做而已。

推个靶子,让别人去冲他们,这点李治在内的所有皇帝很容易看出来。

只是地方上太监的存在,是除了朱厚照和朱厚熜以外,所有皇帝都不能的理解的事。

那些太监职责明面上都是帮剧里的嘉靖管着纺织和宫廷采买工作,顺便还负责帮宫里和洋人做生意。

管着收入开支两个钱进钱出的口袋,职责已经不小了,一个态度,更是能代表皇帝改变地方大员心意,明着暗着让他们去做事。

太监当然指挥不动官员,是他背后的you know who的皇帝给了他这个权力。

嬴政、刘彻、李世民这种皇帝,能懂太监这个群体的权力来源,但是根本不懂,也不认可把权力给太监的这个行为。

于嬴政看来,应该是官吏的职责就应该由官吏去做,太监自有太监的职责,这完全不能混淆职责。

在刘彻看来,如果他手下的太监,要也能有郑和那种,那他当然愿意给权给官,但是杨金水那种创造不了新价值就是老实听话的,还是在宫廷待吧。

他必须吐槽,就电视里嘉靖这种管理方式,不骂他自私自利就够好的了,这老道士别碰瓷他大父,他大父才是真的无为而治!

知道汉末十常侍之乱的李世民,则是完全不认可明朝皇帝以太监管天下的手法。

在他看来,就是官员再有问题,朝廷做事也应该有朝廷的法度,而不是有了官员,皇帝还以家奴去管天下,这把真正应该做事情的官员置于何地?

皇帝和官员都是世家出身,身份甚至经常被其他世家嘲笑的李世民,很不理解未来王朝官员们对着没兵权太监还能那么谄媚的态度。

在李积回来之前,被王皇后和自己舅舅长孙无忌压制的也差点出事的李治倒是猜到一点,恐怕这皇帝手里根本没兵权,不然哪里需要这些太监。

虽然本质还是贵族政治的大唐,是个人都不喜欢电视里太监在官员们面前的超然地位,可作为皇帝,还是以前没少受臣子挂落的皇帝,李治得说他看的很爽。

反正不是拍的他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