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吴炜他们去了东京证券取引所,弗朗茨德维尔陪着俩姐妹去逛东京银座了。
此时的日本股市一片祥和,群情激昂,人们都在为了在80年代最后的几天里,见证日本股市的辉煌。
此时的日本股市市值占比最大的是金融板块,市值占比高达 28%;其次是工业,市值占比 23%;然后是可选消费和原材料。信息技术、必需消费、医疗健康板块占比较低。
这种不对称的市值虚高,没有引起日本政府的足够重视。
日本市值最大的 30 家上市公司中,16 家属于金融行业,日本银行股的市值居于全球前列,野村控股的市值超过巴克莱、摩根斯坦利、花旗等公司市值之和。
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的市值,超过 Ibm、At&t 公司的市值加总;丰田的市值也达到福特的 2.5 倍以上。
市值较大且我们熟悉的公司,还包括三菱电子、松下集团、永旺、资生堂、花王、尤妮佳、小松、佳能、和光百货等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过激的虚报股价。在股市里疯狂的筹集资金。
日本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从以消费科技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向金融地产为主导的产业模式转向了。给以后的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留下了伏笔。
圣诞节前夕,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一则新闻,让美国人陷入沉思。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日本国的首都东京有个“东京帝国广场”,这个小小的一平方英里土地,其市场价格约等于42万平方公里的加利福尼亚州。
而日本东京的整个地价,已经超过了美国93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价值。《纽约时报》因此向美国人发问:到底是谁打赢了二战?
除了疯狂,还是疯狂,这就是泡沫经济里的日本真实写照。
在80年代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东京主流媒体甚至喊出了口号,要取代纽约成为世界中心。
当时不仅是美国,整个世界都在惊讶于日本的繁荣,日本股市、楼市是世界最热的投资点,欧美资本家纷纷前来,都想来这里捞上一笔。
这个时候的日本人均Gdp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富国。
日本人在欧洲和北美疯狂购物,一到冬天,日本游客承包了夏威夷、关岛所有的度假酒店,为了给他们服务,美国酒店行业不得不请日本员工。
不光是外国的投资公司和投资商来这里捞钱,普通的日本人也在投资。因为日元在升值,美元在贬值,日本全民开始在金融行业投资。大小公司疯狂贷款,投入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一个月后就能连本带利赢回来。
无限的循环,产出无限的日元,在这波汇率红利里,任何人都可赚钱的。
为了帮助美元“有序贬值”、应对“日元贬值萧条”(日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受损)以及扩大内需,日本连续5次降息,并维持了27个月的超低利率,“无意间”导致泡沫快速膨胀。
这个时候的日本办公室白领女性,流行起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即工作一段时间就辞职,拿着离职金和失业补助去国外旅行,玩一段时间后再回国工作。
即使这样在找工作,她们的薪资也是只涨不跌,而且工作环境会更加的舒适。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12月日本政府在最后一次的加息文件中提到了国内经济、物价、汇率、海外利率,就是没说股市和楼市。
这次采取的措施,综合考量了近期国内景气、物价、货币供应量、汇率市场、海外利率的动向等。希望这些举措能确保今后物价稳定,推动以内需为主的持续型发展。
这一举动误导了许多的投资客和日本人。而繁荣的背后就是消费了。
在这段繁荣时期,日本国民在海外开启了疯狂的购物模式,堪比当今超市大减价的大妈抢货,最为经典的一个场面就是曾经一个人在巴黎旅游期间,偶遇一个日本旅行团,他听到不远处一个日本大妈对着巴黎几座高楼说:要买几栋呢?
一个大妈都如此嚣张,看来当时的日本确实牛,整个国家的国民当时都处于一个盲目消费的阶段,大量的购买奢侈品,豪车豪宅到处都是,国内经济在大量的消耗。
但弊端就此出现了,当时国内大量的企业为了省下雇佣劳工的费用,将大量的产业迁移到欧美地区,国内的年轻人则因为泡沫经济带来的虚荣,过度的消费,欠下大量的欠款。
当时日本人特别是年轻的日本人,平均每人拥有六张信用卡,百分之九十的支出都耗费了奢侈品上,即便是利息高到百分之五十,也无法阻挡那些年轻人对奢侈品的追求。
还有一个更加明显的,就是地价明显上涨,是从广场协议签订开始的。根据1987年1月的公示地价,东京圈的地价上涨了23.8%,到1988年1月,土地价格上涨率高达65.3%。
以东京为圆心的60公里半径范围内,拥有5亿日元以上土地资产的人超过100万,同时,对于那些刚想买房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地狱一般的世界。
东京圈的公寓价格,是人均年收入的10倍以上,东京都中心位置的房价,更逼近人均年收入的20倍。
除了投资日经225指数,吴炜来日本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圈地,不过不是现在,而是等待一个机会。这也是吴炜留着百亿美元的根本目的。日本人不是要买下美国吗?那我就跟你们过过招,买下你们引以为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