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35章 用了金坷垃,亩产一千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章 用了金坷垃,亩产一千八

到了十一月份,剧组的拍摄工作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剩下的拍摄,主要是一部分雪景戏比较麻烦,需要等到下雪才能拍,所以剧组这段时间拍摄的安排都比较松,都是三五天才拍一场戏,为的就是等下雪。

十一月八号的时候,刘清跟何胖子要去县里面采买,周彦也跟车去了。

最近天越来越冷,巩莉那边瓜子消耗的速度越来越快,周彦准备跟刘清他们去趟县里面一次性多买一点,另外他也要去看看县里面能不能买到最新一期的《花城》,杂志社那边寄的样刊还没到,估计十一月份是到不了了。

就算没有这些事,周彦也想跟着去看看,他来片场好几个月了,但是一次都没有去过县里面,这马上电影拍摄就要结束,再不去就没机会了。

车子到了县里面,刘清将周彦放下。

“书店就在前面,你沿着这条路往前走,一会儿就能看到。我跟胖子去买东西,你自己逛逛,十一点钟的时候咱们在这里汇合。”

“好嘞。”

等刘清他们走后,周彦按照刘清说的方向朝前走。

也就两三百米的路程,周彦就看到一间新华书店。

这年头最多的就是新华书店,其他书店很少,不过很多人买书并不会去书店,书报亭和地摊才是大部分人的首选。

这间新华书店看起来刚开张没多久,门上还挂着红布条,书店里面的陈设跟其他商店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区别,书架都是贴墙面摆放,前面还有老式的柜台隔着。

想要买书的话,需要隔着柜台跟柜员说要哪本书,然后柜员再拿给顾客,这样大大减少了失窃的情况,但同时也增加了购书的繁琐以及书店的人力。

当然也不是说新华书店都是这种模式,大城市里面的新华书店还是有开放书架的。

因为是这种销售模式,所以书店里面自然也是没有供人阅读的区域,周彦简单地逛了一圈,就走到柜台跟前,跟柜员说,“大姐,给我拿一本《花城》。”

柜员是个三四十岁的女人,因为店里面客人不多,正在摆弄头发,听到周彦喊她大姐,老不高兴了,“谁是你大姐,就乱叫。”

周彦知错就改,立马笑着改口,“小姐,麻烦给我拿一本《花城》。”

听到小姐二字,柜员神色缓和一些,但语气还是有些不耐烦,“《花城》涨价了,三块五。”

《花城》是去年涨价的,一下子从一块二毛钱一本涨到了三块五毛钱一本,涨价幅度非常大。

好多人来买,一听价格涨这么多就不乐意。

为了这事,柜员跟人吵过很多次,所以一听有人要买《花城》,她就不耐烦。

“嗯,拿一本。”周彦掏出三块五毛钱。

柜员收了钱,将杂志拿给周彦。

周彦没有在书店里面多待,在他看来,这破书店绝对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拦路虎之一,多待一秒头都疼。

走出书店,周彦才打开杂志,很快就在目录上找到了《被雨淋湿的河》,作者周产。

周彦照着目录找过去,快速将文章看了一遍,杂志社对这篇文章并没有进行删减,几乎是一字不落地刊登了。

看完《被雨淋湿的河》,周彦将杂志拿在手里掂量了一番,人家都是加量不加价,《花城》倒好,不仅仅加价,而且量还下去了,相较于之前,杂志的分量至少少了有两成。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原先《花城》定价一块二毛钱一本,却足有三四百页,这定价恐怕连工本费都赚不回去。

后来即便涨价到三块五,《花城》也无法做到收支平衡,为了活下去,又开始为杂志招广告,现在《花城》的内页甚至是封面时不时会出现酒店、旅游等宣传广告。

或许《花城》杂志社也希望能够让文学世界保持单纯,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抵得过物欲横流的浪潮。

周彦对这事倒是没什么特别感觉,只要里面的文章够好,刊登一些广告也无可厚非,不然谁给他们发稿费?

将杂志揣到挎包里面,周彦又沿着街道往前走,接下来他要给巩莉买瓜子。

县城里面炒货铺不少,周彦找了一家人多的,称了三十多斤瓜子。

遇到周彦这样的大客户,老板也很开心,直接将装瓜子的蛇皮袋送给了周彦,还免费给添了二两炒花生。

因为瓜子太重,周彦先将瓜子寄存在炒货铺,自己轻装上阵,在县城里面随意地逛起来。

祁县县城不大,最繁华的一条街,从街头走到街尾,要不了十分钟,不过在这几百米的街道里面,烟火气是十足的。

不论是大商贩还是小商贩,都会站在店门口张嘴吆喝,而且每家都有各自的节奏,既不会自乱阵脚,也不会肆意干扰别家,从街头走到街尾,每家的吆喝声都能听得清楚,不至于乱哄哄的一片。

走了一段,周彦忽然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他循着味道找去。

源头是一家肥料店,兼着卖一点农药及种子,店家是个中年大叔,见到周彦过去,非常热情地打招呼:“老板,要些什么?”

“看看复合肥。”

周彦揉了揉眼睛,在外面只是感觉味道刺鼻,但是到了店里面,却感觉眼睛都被熏得睁不开,刺激的气体不停地冲击着他的泪腺,眼泪随时都会流出来。

店家大叔原本说的是祁县本地方言,听到周彦说普通话,他也改用口音很浓的普通话,“老板要什么样的复合肥?用在什么上面?”

周彦原本想跟老板再聊一会儿,但是这店里面他实在待不下去,就直奔主题,“老板,你们家的肥料是从哪儿进的货?”

一听周彦问这个,老板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警惕地说道,“你问这干什么?”

老板怀疑周彦是竞争对手,跟他打探货源来了。

周彦大概能猜到老板的顾虑,笑着从口袋里面掏出烟给老板让了一根,老板虽然依旧警惕,但是看到周彦掏出来的是红塔山,还是忍不住接了过去。

“老板,你别误会啊,我是农业公司的,最近我们公司正在推广一款肥料添加剂,想问问你源头是谁,看能不能给他们卖点货。”

一听周彦是卖货的,老板放松了警惕,掏出火柴将烟点着,“你是什么品牌的?”

“金坷垃,老板听过没?”

“金坷垃?”老板摇摇头,“没听过,新牌子吧。”

周彦笑道,“新牌子没错,不过我们产品杠杠滴,现在美国英国法国都在用金坷垃,肥料掺了金坷垃,小麦亩产一千八。”

“一千八,吹吧你!”老板撇撇嘴,随后又给周彦透露消息,“我们这边就城南一家大肥料厂,你要想卖货,可以去那边碰碰运气。”

……

周彦从肥料店出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城南肥料厂的地址跟联系方式。

他之所以会问这个,是因为今天路上听刘清他们在聊下雪的事情,说是这雪一时半会可能等不到。

如果真等不了下雪,那只能用其他东西代替雪了,而肥料就是代替品之一。

……

……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感谢【绿巨人佩奇】的100点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