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渝又去跟村民们敬酒,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并且保证给众人安排一个好地方。
众人皆是纷纷道谢,甚至不少百姓忍不住落泪下跪叩首。
等到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时间也进入了深夜。
县衙和周瑾渝的家都住不下这么多人,许多村民只能找空地搭一个简易的窝棚,暂时度过一晚,好在桃源县还算大,想要的东西几乎都能买到,众人也不用再苦哈哈的节省着用了。
晚上,谢青青等几家人与霍家人聚在一起。
霍老夫人问道:“谢夫人,你们有什么打算没有?”
谢青青想了想,说道:“我倒也暂时没有什么打算,要说想法的话,我想在县城里开个铺子”
周有福满脸迷茫,周有禄眼前一亮,周有寿皱着眉头,周小清与周小静对视一眼,眼神有着不解。
周有福说道:“娘,我们都是庄稼汉子,开店铺可以,但是也不能没有地呀?”
谢青青笑着看向自己这个大儿子,大儿子就只会种地,自然心里也就只想着种地了。
王家和周顺昌家也是同样的打算,毕竟他们都是只会种地的农家,让他们去做其他的,他们也不会呀。
谢家也是同样的打算,虽然也打算做点小生意,但是还是打算以种地为主,毕竟在百姓的心里,种地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周有寿最终还是开口了:“娘,咱们入了商籍,那我以后是不是就不能科考了?”
谢青青愕然,自己还真没想过这一茬。
周瑾渝却是笑着说道:“这个好办,你们家可以名义上分家,将商籍挂在你两个哥哥任意一人头上便是了”
温酒酒却是说道:“这有啥,直接挂我的名头开,反正我也不能当官”
周瑾渝笑着说道:“也是可以的,我这边会让他们通融”
霍老夫人说道:“对,谢夫人现在可是咱们霍家的亲家,以后有事情只管来找我们便是了,不会影响思明科举的”
周瑾渝连忙笑着应是。
谢青青一脸惊喜,闻言连忙谢过。
周有福说道:“可是我还是想种地,除了这个,我也不会呀”
周有禄这时候双眼放光,连忙举手说道:“娘,我想做生意,我想试试,我想赚钱”
谢青青说道:“好,都行,你们想做什么都行,咱们等安顿下来,再好好商量”
温酒酒和周瑾渝要做的事情自然不会对众人说。
霍家人大抵也是要跟着一起的。
只是霍老夫人说道:“我们家也开个小店,做点生意好了,我没有其他的要求,咱就挨着谢夫人家开一个小店”
谢青青见状自然也是十分欣喜的,毕竟有霍家人帮衬,怎么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主要是霍老夫人也知道,自家的儿媳妇们,让他们种地怕是都没那个本事,但是若是让他们打理铺子,混个一家人的吃穿,还是不成问题的。
大夫人裴安南女红在京城都当属一流,在这里就更不用说了,绝对是整个蜀州绝无仅有的绣娘。
其他儿媳虽然比不上裴安南,但是也不差就是了,到时候招一些工人,混点吃喝还是不愁的。
至于二夫人秦月和四夫人李诗柳,自然有其他的事情要做的,还有三个女儿。
霍老夫人知道她们的志向,也不会硬要把他们锁在身边。
在霍老夫人眼中,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他们都可以有自己的事业。
在谢青青眼中自然也是,包括家里的儿媳,只要她们有想法,谢青青都会支持他们,因为谢青青早就打算好了,后面就卖自己超市里的东西,都是无本买卖,稳赚不赔。
大家坐在一起又谈论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谢青青见霍家人和温酒酒她们还有事情要谈,就带着众人出去了。
温酒酒知道谢青青是给他们空间,等谢青青他们走后,温酒酒她们也开始谈论起了正事。
第二天,周瑾渝没有来,不过却派遣了心腹的师爷来带着谢家村的人去往驻地。
一千五六百人还是挺多的,想要找一个好的地方安顿的话就只能重新开村了,不然安置不下去这么多人,谢家村的人商量后,觉得可行,毕竟人多,村里的人经过这一路也熟悉了,若是融进别的村子,还有些害怕遇到难以相处的村子。
最终师爷给选了一块邻近小溪的地方,地势也还算平坦,只是地方不是很大,若只是他们这一村人的话应该是够了,若是再多就容纳不下了。
谢村长看后也十分满意,当即就定了下来,经过村里众人商议,村子也取了一个新名字,毕竟是两个村的村民,再叫谢家村好像有些不太好,最后是村里一个族老提出来的名字,通过了大家的表决,叫做新阳村。
代表的是一种新生!
自己开荒的话各家所需要出的钱就会少一些。
下田的土地是一两银子一亩,中田的土地是三两银子一亩,上田的土地是五两银子一亩,毕竟不像白水村那边,流民遍地,干旱遍地,土地的价格也被压的很低。
虽然土地的价格不便宜,但是可以免一年的税赋,这个价格,大家还是很满意的。
大多数人家里其实并没有多少银钱,毕竟这一路上,粮食的花费不小。
大多数人都只能选择中田,少部分几家买了一点上田。
剩下的田地被谢青青家一家给包圆了。
谢青青一口气就买了五十三亩田,其中大部分是上田,少部分的中田和下田。
一共花了二百三十两,零头师爷给抹掉了。
这样的大手笔可是把村里的人都震的不轻。
许多人家都奇怪,怎么谢青青家就突然发财了,但是谢青青现在有温酒酒罩着,根本不怕暴露自己有钱的事情,这些村民当然也知道县令老爷对谢青青一家的态度,没有人会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上来自讨没趣,有那个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建房子,怎么开荒。
谢青青还跟师爷和霍家人商议了一番,以三百两的价格,拿下了一座小院,小院有一个主院,六个厢房,刚好够一家人用,至少此时还是够用的,等以后不够用了再说,小院附带一个铺子,铺子倒也不算大,只有个一百来平,但是谢青青觉得已经够用了。
旁边便是霍家买下的宅子,霍家的宅子比谢青青买的还大的多,听说是要开绣坊。
周大牛家就比较惨了,他家穷的都要揭不开锅了,哪里还有钱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