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畿城坚壁厚不假,十万龙旗军也不是吃素的,这些我们都不否认。”

“正常来说——即使蛮族大军兵临京畿城下,京畿也不至于立时就被破城!”

“但我想请问杜大人——我大宁的百万雄兵是怎么败的?”

“川夏防线是怎么丢的?”

“30万大军构建的直隶防线又撑了多久?”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事情可以按照“正常”二字来解释?”

“我军巨蒙城虽败,但也不至于致使百万精锐在那么短的时间就尽数被灭吧?”

“川夏防线虽然空虚,但谁也没想到蛮族的军队会来的那么快吧?”

“直隶防线的那30万兵马虽然是东拼西凑的二流部队,但也不至于那么不经打吧?”

“这些败绩哪一个不透着蹊跷?哪一个可以按常理来解释得通?”

“按常理来判断——京畿乃云启大陆第一巨城,自然是城高壁厚。”

“30万龙旗禁军虽然只剩下了10万,但据城而守万不至于连十天半个月都守不住。”

“但杜大人又怎么能肯定——京畿之战就能够按照我们的预估去进行?”

工部尚书马应文言之凿凿道:“倘若京畿之战蛮族再次出乎常理,城破之时谁能保陛下安危?”

“杜大人不是说我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家产和性命才力劝陛下离京的吗?”

“这话未免有些过于绝对了吧?”

“好!只要陛下可以先行离京,我马应文虽然是一介文官,但也愿意留在京畿以死明志!”

“只要陛下在,大宁才有希望绝地反击!”

说着,马应文转身再次跪在了地上:“臣愿携一家老小留守京畿,但恳请陛下万不可以身犯险。”

“臣等也愿留守京畿,恳请陛下速速离京避险!”

马应文话音刚落,又有几名官员也随即附议表了态。

马应文的这番现场表态可谓是直接以实际行动反驳了杜承望刚才的那番话。

很显然,刚刚在气头上杜承望的那番话确实说的有些太绝对了。

支持皇帝立即离京暂避的虽然大部分都是那些为了保全自己家财和性命的小人。

可这其中也有些人确实是认为皇帝离京才是保全大宁最正确的做法。

马应文就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于是,大殿上再次陷入了唇枪舌战。

一边是右相胡一舟与兵部尚书杜承望建议固守京畿等待林萧抵京。

一边是坚持劝谏皇帝立即离京。

双方都以忠臣自居吵得是难解难分。

这也让本就心烦意乱、拿不定主意的昌和皇帝更加不知如何抉择了。

其实,刚刚接到刘忠的飞鸽传书时,昌和皇帝对于林萧率领远威新军火速赶赴京畿救场抱有极大的期望。

特别是飞鸽传书中还特别提到——武安公林萧对击退蛮族大军胸有成竹。

这个消息一度让昌和皇帝看到了逆转翻盘的希望。

在昌和皇帝看来——现如今对付蛮族大军最有经验的那就是林萧这个曾经创造过军事奇迹的大宁武安公了!

所以,昌和皇帝本来已经下定了决心——准备留在京畿等待林萧的到来。

但是,今天被大臣们这么一通吵吵。

特别是工部尚书马应文刚才的那番话让昌和皇帝再次陷入了犹豫。

仔细想想,马应文刚才说的那些话也不无道理——从巨蒙城兵败到蛮族大军反扑直接打进了直隶,这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宁军的败势快的有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马应文的那句反问——谁能保证京畿的城坚壁厚、十万龙旗禁军就能保证不被蛮族大军一举攻破?

让昌和皇帝如遭雷击!

但杜承望的坚持却又让昌和皇帝难以下定决心。

毕竟,当初要不是昌和皇帝否定了杜承望的定策,大宁也不会落到今日这番田地。

因此,昌和皇帝现在对于杜承望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视的。

但越是这样,这件事就越难以定夺。

一时间,大殿里的争执声简直比坊间的菜市场还要热闹....................

-------------------------------------

“你们谁能保证武安公林萧真的是来救驾的?”

“人心隔肚皮,就怕我们左等右等反倒是等来了第二个关修杰!”

争论之中,不知是谁喊出了这么一句。

此言一出,当真是犹如旱地惊雷!

刚刚还吵闹不休的大殿立时安静了下来.....................

关修杰这个名字在整个云启大陆恐怕早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当年,就是关修杰一手葬送了牵制蛮族的最强力量——黑旗边军。

关修杰也因此“喜提”云启大陆人类族群中的第一逆贼的“殊荣”。

纵观云启大陆的历史,人类王朝中虽然也出现过与蛮族勾结的败类。

但却没有一个可以比得上关修杰背叛所造成的后果之严重!

所以,有人将林萧比作第二个关秀杰的言论一出,场面立即静了下来。

此时,包括昌和皇帝在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太仆寺丞刘善堂。

一个六品的小官.............

要不是特殊时期,刘善堂这个品级的小官都进不了大殿!

但此时,刘善堂这个六品的太仆寺丞却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

“你刚刚说什么?”

“诽谤、诬蔑朝廷重臣,乃是重罪!”

“你把话说清楚!”昌和皇帝指了指被众人盯得有些发毛的刘善堂,让他解释一下他刚刚的那句惊人之言。

“说不清楚,其罪当诛!”

昌和皇帝的话把本就心里发毛的刘善堂吓了一个激灵。

现在的刘善堂当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其实,刚刚刘善堂说出那番话只不过是争吵之下随口那么一说。

没成想,自己一句压根没想那么多的争吵之言却捅了这么大的一个篓子......................

不过,事已至此,刘善堂的随机应变能力也算是够快。

面对皇帝的质问,刘善堂把心一横,一套说辞已经快速生成,随即跪地回禀道:“陛下,臣绝无诬蔑武安公之意!”

“陛下之前说刘公公已经传信——武安公林萧率远威新军3万不日抵京。”

“而且,武安公所部还携带了大量可以克制蛮族大军的火器。”

“很显然——武安公手中的火器肯定是一种新型武器。”

“而且已然大量配备给了远威新军。”

“三万远威新军,专门克制蛮族的火器。”

刘善堂越说越顺,条理也是越来越清晰明确:“当初武安公带走的萧旗卫仅有一万余人。”

“现在却带回了三万新军。”

“这多出的两万人,武安公并没有向兵部报备吧?”

“甚至,如果不是这次突遭蛮祸,朝廷依旧不会知道远威的军队已经高达三万之众!”

“虽然,陛下之前曾特许武安公自行主导远威行省一切军政事宜,并无需时时上报。”

“可组建新军之事,毕竟事关敏感,该报还是得报的。”

“这也是为臣的本分。”

“有些事,陛下可以特许,但做臣子的还是要把握好这个分寸。”

“臣认为——武安公扩军3万不向朝廷报备,这难免让人生疑。”

“其二,既然武安公所说的火器乃是克制蛮族之利器。”

“那为什么武安公却没有将此利器上报朝廷呢?”

“所以,综上两点,臣不得不对武安公的做法有所疑虑。”

“当然了,臣并不是说武安公林萧真的是第二个关修杰!”

“臣自然也希望是臣想多了。”

“臣只是意识到了这两个问题,为了陛下的安危,故而不得不有此一问.......................”

“特别是武安公的第二个做法——火器装备既然已经大量装备了远威新军,想必这火器装备的问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武安公为何没有将火器上报朝廷,让朝廷也加进仿造装备军队,这很难不让人感到困惑......................”

刘善堂随机应变的这番话一经出口,群臣不由骚动了起来。

御座上的昌和皇帝也是眉头紧皱,久久没有出声。

就连右相胡一舟和兵部尚书杜承望也陷入了沉思状。

有些事情一旦别说出来,随之而来的恐惧也会被无限放大。

很显然,刘善堂的这番话现在无异于就出现了这个效果.......................

本来面对蛮族大军即将兵临京畿城下就已经够让他们倍感绝望的了。

现在,指望回京力缆狂澜的救星林萧又被刘善堂的这通分析搞成了有“关修杰第二”嫌疑的“危险分子”。

那当真是一点活路都不给人留了.................

绝望加绝望,昌和皇帝的心态立马崩了.....................

思绪急转中,昌和皇帝的脸色也是阴晴不定。

这一刻,昌和皇帝已经开始动摇了。

听了刘善堂的这番话,昌和皇帝也是越来越觉得自己马上离京才是最安全的....................

已经好多天没合眼的昌和皇帝再次将目光看向了右相胡一舟和兵部尚书杜承望。

“胡爱卿,杜爱卿。”

“武安公的事情你们二位怎么看?”

“陛下,远威孤悬海外远离大宁本土,通信多有不便。”

“而陛下当初又特旨武安公林萧自主远威军政事务无需上报。”

“所以,臣估摸着——武安公林萧没有向兵部报备远威新军扩军之事,也算是按旨行事。”

“林萧虽然贵为大宁公爵、远威都护使,但说到底其实年纪尚轻。”

“以前又是地方官军出身,也没有在京中任职的经历。”

“这为官之道恐怕没什么经验,在一些问题上的考虑可能也没有那么周全。”

“所以,臣以为——武安公林萧之所以没将远威新军之事上报朝廷,很可能就是觉得得了陛下的特旨。”

“便遵旨行事没有多想其他而已.................”

“武安公林萧是为朝廷立过大功的。”

“而且,林萧亲手斩杀了蛮族“神之军团”的军团长,这梁子已经是和蛮族结死了。”

“所以,臣认为——无论是出于这些客观原因还是出于对林萧品行的信任,臣都不认为林萧会成为第二个关修杰!”

说着,胡一舟话锋一转,继续言道:“至于林萧为什么没有将火器装备的事情上报给朝廷........................”

“臣想着——这其中必然是有其原因的。”

“但至于是什么原因,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毕竟,这其中有什么内情,我们谁也说不清楚。”

“要想找出原因,还得林萧亲自来解惑....................”

“不过,臣还是那句话——臣认为林萧绝不会成为第二个关修杰!”

“胡相所言极是!”杜承望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臣也相信武安公林萧不会背叛朝廷。”

“林萧与永宁郡主两情相悦,还是陛下赐的婚。”

“林萧既是皇亲国戚又是痛击蛮族的功臣。”

“陛下能够放心将远威行省交给林萧主理,这也说明陛下对林萧的忠心也是认可的。”

“臣愿以项上人头为武安公林萧作保!”

“作保?”有人立即提出了质疑:“杜大人,你有没有想过?”

“倘若林萧真的有不臣之心,进了京畿做了一些不可挽回之事,你这项上人头还有什么用?”

“到时候,陛下的安危如何确保?”

“陛下,臣倒是有个办法可以将此风险降至最低。”

户部尚书陈济海站了出来:“如果林萧可以赶在蛮族到来之前抵达京畿。”

“那就让林萧单独进城面圣,其麾下远威新军可就地在京畿城外布防。”

“林萧不是说远威新军所配备火器乃克制蛮族之利器吗?”

“那就让远威新军负责京畿外围防务,用实战来验证火器是不是真的可以有效克制蛮族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