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教授领着陈浩来到三号厅,这里面宽阔许多,岩壁四周安装了许多日光灯,十分亮堂!

这里同样有很多铁架子成排摆放。不同的是,铁架子上每层都有一个凹槽,里面盛满了营养土。还有一条细小的水管,从每层营养土上方经过,精准的滴灌。

有很多铁架子上,已经有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

“这些都是土豆幼苗!我把他们移植过来了,这些都是早熟品种,最快60天就能收获!”

土豆种植非常简单。

将土豆切成几块,每块上面至少有一个芽眼。将切好的土豆块放在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取出晾干。

将晾干的土豆块放在潮湿的毛巾或纸巾中,放在温暖的地方催芽。

大约一个星期,土豆就会长出长长的芽。然后把这些发芽的土豆块,埋入营养土中即可。

赵教授评估,现在外面的光照时间短,不如直接在山洞内搞室内种植。不缺电的话,在山洞里面,温度、光照还更容易控制。

“那边种的还有红薯和胡萝卜。红薯的产量很高,就是生长周期要比土豆要长一点。而胡萝卜营养价值丰富,可以为食品来源单一的居民,提供能更全面的维生素补充”

看着宽阔的种植大厅,各种生机盎然的作物,陈浩不免感慨 “就算没有粮仓里的储备粮,这帮人也饿不着吧?……”

陈浩猜想的没错。

山本那些人的工具,全都换成了电动设备,山洞挖掘工作一直没停下来。

这些山洞有的预留下来,以后安装更大功率的涡轮发电机。还有的作为种植厅,让赵教授的团队种植更多的作物。

只要人多,这些都不是事。早晚一天种植规模能供应上全体居民。

在他们挖掘完第四大厅后,王工参照欧式教堂的地下墓穴,给他们设计了一个集体宿舍。

王工让他们直接在岩壁上开凿出上中下三排、一人大小的长方形岩洞,每个岩洞刚好能躺下一人,像是列车的卧铺一样。

宿舍大厅中央还摆着一排排的上下铺。

换气、照明也考虑到了,一百多人住在这里,一点也不觉得憋闷。

大厅尽头还安装了一台智能电视,每晚定时播放营区内的新闻,和两集电视剧连续剧。

王工甚至还让他们挖掘建造了一间宽敞的厕所。厕所下方有完善的排污管道,比之前定期出去清倒排泄物要方便许多。

他们听说,如果继续努力工作,王工计划再给他们的集体宿舍内,建造一个淋浴间!

这群人已经完全适应了山洞里的生活。温暖的住所、柔软的床铺。还有管饱的食物,以及每周一次的午餐肉。这一切的一切,只需要每天挖洞就能轻松换得,这是他们以前不敢想象的生活。

尤其是山本,眼看日子一天天变好,他完全不把自己看作战俘。再加上懂哥日复一日的思想教育,这些人已经把陈浩当成了他们的救世主。

赵教授看陈浩陷入沉思,又接着说道:“可惜,现在只有这几种作物,要是能更丰富一些就更好了。”

陈浩空间里也有些进出口的种子。

可这些种子公司特殊培育的商品种子,只能种一茬。种出来的作物要么无法再次育种,要么育种后的二代作物产量极低甚至不结果。

陈浩也叹口气 “是啊,谁能想到呢,早知道屯点种子好了。”

灾难前,陈浩压根没想过种田,他认为屯上一辈子吃不完的食物就够了。

突然赵教授灵光一闪:“说起屯种子,我想到哪里有种子了!”

“哪里?种子站吗?那里应该有老乡留下的本土作物种子……”

“不是,是种子库!种子库的主要作用是保存和保护农作物的种子,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农作物品种退化或绝种的情况。这种机构,就是为了应对现在这种大灭绝的情况而设立的!”

陈浩也听说过这种机构,顿时来了兴趣:“哦,你知道在哪里吗?”

“知道,我曾经还去过。位于鄂州的农业科学院江城种子库,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种子库,也是亚洲最大的种子库之一!我们还有其他的国家级种子库,他们分别在燕京、沪市、蜀川等地”

“嗯,以后有必要派人去一趟,等冬天过去了吧” 陈浩点点头

这些种子都是这个星球上孕育上亿年的瑰宝,虽然不紧急,但很重要。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好好保存。

现在陈浩有了长远的打算,更应该收集种子资源。毕竟5年之后,对于陈浩来说也是一片未知。

“说的也是,现在还不是想这么远的时候。眼下还有更多重要的事需要去做!”赵教授很认同陈浩的安排。

赵教授这里逛的差不多了,他又去核电控制室逛了一圈,和工作人员们聊聊天,看看反应堆的监控画面,虽然他用手机就能调出这里的监控画面。

在这里值班的工作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核电站前员工,现在都在认真负责的关注着反应堆的各项数据。

据这些工作人员反应,自从外面的散热管道被盖上住房后,散热效率大幅下降。

现在需要更频繁的释放蒸汽降温、降压,听说王工正在想办法解决此事,其他的就一切正常。

山洞里面逛完一圈出来,陈浩打算去王工的别墅看看。

这里已经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工厂,为居民们生产加工各种各样的实用设备售卖。

最近大批难民前来定居,难民们不仅带来的大量订单,还有大量的人才。

难民中的高级技工,都被王工破格录取,吸纳到公司里,成为正式居民。

陈浩带着二女进门时,王工刚好安排完钻井工作,此时他坐在客厅的电脑桌前,操作着什么。

许姐站在他身后,拿着一个小本本盯着电脑屏幕,认真的记录着。

“陈总!您来啦!”王工看见陈浩,赶忙站起来打招呼。

“陈浩……你来啦!”许姐也有点局促的打着招呼,经过这么多天的了解,她早已明白陈浩在这些人的心中,是个怎样的存在。

“许姐,这里生活还习惯吗?”

“很好很好!你可真有本事!把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 许姐发自内心的赞许。

在这儿既不用担惊受怕、遭人欺负,甚至她一个人的工资,就能让母女俩顿顿吃上大米饭。再加上女儿也能做点力所能及的活,也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她俩现在的生活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习惯就好,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的,直接跟我说!不用客气!”

“已经很好了,谢谢你!”许姐向陈浩真诚的道谢,眼圈都有点微红。

这些在外面经历了半年苦难的人,最能理解这里的生活是多么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