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给古人直播上课,他们都学疯了 > 第49章 这就是后世的诗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章 这就是后世的诗歌?

周二上午第一节课是语文课。

七点五十分正式开始上课。

宋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几首现代诗,因为教学目标相同,所以我们放在一起来讲。早读课上已经让大家仔细朗读过几首诗了,现在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听到现代诗的时候,观看直播的古人有点好奇,后世的诗歌是什么样子的?

上节语文课讲到的《沁园春·雪》和古代的曲子在格式上没什么大差别,他们想着诗应该也是一样的吧。

宋老师:“我们先来看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

听到这个标题,有些古代文人有点疑惑,在想放号是什么意思?

唐朝,李白:立在地球边上,这人的想法和我一样大胆,够气魄。

因为篇幅短,宋老师把两首诗快速地朗读了一遍:“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听完后,许多古人满头问号:这就是后世的诗歌?

唐朝,李白:内容是挺有气势的,但会不会过于直白了一点?

唐代,韩愈:不是五言,不是七言,也不是九言,这是什么新体裁?

北宋,苏轼:这是长短句,应该算曲子词吧?但感觉也不太像啊。

北宋,王安石:我们开展诗文革新运动,确实是主张实用性,后世的诗虽然摒弃了浮华之风,但是也太过于简单了一些吧?

明朝,朱元璋:哈哈,没想到有人作的诗比我的还浅显易懂,我好歹还讲究一下字数对仗呢。

清朝,乾隆:我觉得还是我写得好。

宋老师:“学习这两首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诗中的‘我’,对比一下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

唐朝,杜甫:又要逐字逐句解析这些诗歌了吗?

宋老师:“第一句......这两个‘啊’字,表示了感慨,惊讶,发自内心地对于自由追求的感慨。‘呦’字,是......最后两句是在感慨之中对力进行赞美。”

北宋,苏轼:辨析那些物体、景物也就算了,连表示语气的词语也要解释吗?

宋老师:“我们来看一下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五四运动这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一个巨人站在地球边全方位地俯瞰地球,他发出怒号、呐喊,想象着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希望这些强劲的力量可以摧毁旧世界、旧制度。”

北宋,王安石:是这样的意思吗?竟然蕴含了这样强烈的情感。

宋老师:“《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开篇就出现了‘我’,这句诗......”

就下来的时间,宋老师详细地解释了诗歌里面每一个意象及作者表达的情感,给古人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宋老师:“这两首诗里面的‘我’就是这样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闻一多这首《红烛》。”

因为这首诗稍微有点长,所以宋老师没有通读,只是截取了其中一段:“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

看到这首诗比之前的那两首还长,古人们再次惊讶。

唐朝,李商隐:咦,开头这句不是我的诗吗?

唐代,柳宗元:这么多字,应该当作文章来看了吧?看来后世是完全放弃了俪辞的行文要求了,和骈文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文字过于冗长了一点。

北宋,苏轼:其实后世这些诗歌通俗易懂、表达直截了当、内容清晰透彻、情感也淋漓尽致,字句、音韵无拘无束,但应该难以记忆、不便流传吧?

北宋,李清照:行文自由,表达直接,易于解读,叙述细腻、生动,其实。。。。。。算了,还是不太能欣赏后世这种诗歌。

一些比较坚持古文文风的人:胡闹,平仄、音韵、格律呢?字数也如此随性,诗歌诗歌,这能叫诗吗?诗歌应该具备的含蓄、凝练、言简意赅的特点完全没有,我们的诗歌是讲究‘练字’的,这么直白的话不如直接把生活中的对话也叫诗算了。

古人们在自己的朝代对新旧诗歌进行了激烈地探讨。

有人认为这些新诗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无论是在字数、句式还是形式上相对旧诗来说要自由很多,表达的时候可以加入更细腻丰富的情感,读起来也还是朗朗上口的。

有人认为新诗没有美感可言,含蓄、深遂、回味、朦胧、粗放这些情感都丢弃了,抛弃了传统,没有民族特性。

为此,甚至有的地方还展开了辩论赛。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虽然不太理解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但是他们能看懂啊。

所以当然是后世这种大白话诗更能让他们接受了,那些文人墨客写的东西,他们可不怎么喜欢。

看了几首后世人写的新诗,有的人想着如果这样的都能称作诗歌的话,其实他们也是可以写的。

他们不是文豪,可能就是简单地有点知识储备,但是作为普通人其实也有很多想要表达的思想,比如对某些人物的看法,对社会的看法。

裴姝所在的这个后世发展得这么好,他们都能写这样的诗,说明这些诗是好的,他们这些古人为什么就不能写呢?

这种新诗感觉都不受限制,也不用细数推敲,表达尽兴就好了。

几首现代诗歌的出现,在古人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在古人们讨论的当头,宋老师的课程已经进行到了后半阶段。

宋老师:“最后我们一起来从古今诗歌中找出含有‘蜡烛’及其意象的诗句,思考‘蜡烛’的象征内涵及其蕴含的作者情感。”

学生一号:“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学生二号:“刚刚诗里面引用的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朝,李商隐:怎么举的例子都是我的?我的诗歌在后世流传度这么广吗?

宋老师:“很好,请大家说说李商隐这句‘蜡炬成灰泪始干’里面的‘蜡炬’主要被分解成了哪几部分?‘红烛’又被解构成了哪几部分?”

在同学们回答之后,宋老师做了一个总结:“‘蜡炬’被分解成了‘灰’和‘泪’两个部分,‘红烛’的更复杂一点,被分解成了‘色’‘灰’‘泪’‘光’四个部分......”

听完这个讲解的李商隐:等我想想,我作诗的时候有考虑过这么多东西吗?好像没有吧?完了,有点不确定了。

在李商隐自我怀疑的时候,宋老师今天的主要内容已经讲完了,看了手表还剩下点时间。

她合上课本,在讲台上微笑着问底下的人:“大家还记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主要赞颂什么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