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的课程时间安排是:

早上第一节上早课,时间是六点到八点。

上课内容是辨经、吐纳,也就是常说的修行课。

第二节是午课,时间是九点到十一点。

上课内容是解读道法,符器术都会讲。

第三节课也是午课,时间是下午一点到三点。

上课内容是道法实训,符器术分开练。

第四节,也就是最后一节是晚课,时间是下午四点到六点。

上课内容跟早课相同,都是辨经和吐纳。

今天因为要进行行周礼,所以第一节课耽搁了。

本来按照正常的上课时间,他们是可以休息一个小时的,结果因为那个弥勒佛熬鸡汤,现在马上就到九点钟了。

凤阳一小的弥勒佛校长成功在开学第一天就让百分之九十九的学生恨上了他。

至于剩下的百分之一到底有没有,计然觉得大概率是没有的,他只是习惯性地不把话说死。

小萝卜头们虽然都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纪,但被这么折腾一番,现在也都蔫儿了,连来找计然看面相的都没有。

计然也乐得清静,昨天他都快被烦死了。

十分钟后,上课铃响。

走进来的却不是负责他们的解读课的张巍老师,而是他们的班主任,同时也负责带他们班早课的刘一强。

刘一强走上讲台,咳嗽了一声,道:“你们张老师生病了,今天这节课先上早课。”

好熟悉的味道。

计然那些死去的回忆突然开始攻击他。

果然每个世界的老师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吗?

刘一强并不知道这群单纯的小萝卜头中生长着一棵老萝卜头,还在心里默默地吐槽他。

他打开课本,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

“修行第一步。”

放下粉笔,他居高临下地看着在座学生,道:“翻开第三页,我们今天先上入定诀。”

台下响起哗啦啦的翻书声。

他见所有人都翻到了第三页,又抬起目光期待地看着他,不由心里暗暗地点了点头。

也不知道这股劲头能保持多久。

他继续道:“入定诀,也叫作坐忘诀、内景诀。”

说着,他停顿了一下,问道:“有不认识这些字的吗?”

全班同学都摇了摇头。

刘一强满意地点点头。

国语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课,小学是不开设的,学生的识字需求在幼儿园就要得到满足,这也是启蒙中的一部分。

但就像是社会中存在很多九漏鱼一样,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幼儿园完全达到上小学所需要的识字量。

一班作为这一届最出色的一批学生,虽然存在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所以他才多问了这一句。

确定没有幼漏鱼之后,他才开始专心讲课。

计然听得很认真。

他的理解能力比在座的所有学生都要强。

这是他的优势。

但他也有劣势。

那就是容易走神。

没办法,脑子里想法太多,老是想着想着,就想到天边去了。

他正在努力克服这一点。

包括但不限于保持动笔、保持记笔记,强迫自己将遇到的问题记下来,而不是当时就去思考。

拥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并且善于总结和调整,这也是他的一大优势。

这节课讲了整整一个小时。

全程都只围绕着这三个字——入定诀。

入定诀包括入定指诀和入定口诀。

入定指诀并不难,三转即可结印,也就是连贯地掐三个手指动作就行。

入定口诀则难得多,需要学生们把一百二十八个音节全部记住,且能够流畅地诵念出来,一个音节都不能出差错。

这比清心诀要难得多,已经达到了一阶术法口诀的水平。

更烦的是,学生们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背下了很多术法的口诀,而这些口诀都只不过是三千个道律音节的各种拼接重组而已。

这就导致了每个口诀之间容易弄混,有时候明明背的是锐刺诀,结果背着背着就背成了破土之芽诀。

再加上很多音节之间的区别极其微妙,光从读音上根本区分不出来,还要区分其音律。

这就导致了每多学一种口诀,其难度都在呈倍数增长。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音韵就是用来辅助学生们背诵口诀的一种方法。

如果说音节是读音,音律是音节的入声和出声变化,那么音韵就是将一段音节连接起来的起承转合。

按照计然的理解,这就跟背文言文差不多,只不过更加拗口,也几乎无法从任何角度去加以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和感觉。

背多了,背顺了,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那种一气呵成、理所当然的感觉。

据说,高级别的修士在拿到一段从未见过的口诀的时候,默念几遍就能知道这段口诀是真的口诀,还是随意拼凑的。

计然现在肯定无法做到这种状态,他现在连音韵都还没有完全掌握。

所以,只能死记硬背。

就像这具身体的前身一样,用时间来磨。

讲完了入定诀,刘一强让大家休息了十分钟,十分钟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朗诵。

计然是个倒霉蛋子,因为没有同桌,只能去朗诵给刘一强听。

重新上课后,计然在嘤嘤嗡嗡的各种低声朗诵声中走上讲台。

刘一强看着他空荡荡的手,皱眉道:“不拿书你怎么读?”

说着,他翻开自己的书,准备递给计然。

计然摇摇头,道:“老师,我试试背诵。”

刘一强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对于喜欢出风头的学生都没什么好感,昨天计然更是给他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你之前学过?”

他以为计然上过幼小衔接班。

所谓幼小衔接班,就是很多教育机构抓住了家长们担心孩子上了小学无法跟上进度的心理,在课外开的补习班。

很多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上,一直上到小学一年级,把大部分一年级需要掌握的知识都学习了。

要不是国家出台政策,要求六岁以下,也就是没有上小学的孩子不允许正式修行,恐怕现在计然们这个班里绝大多数都已经是炼精一二三层的正经修士了。

计然摇摇头,他从来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家里也没有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