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292章 徽宗的君贵民轻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天的徽宗,显然已经跟当初的徽宗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杨光华对今天这个徽宗的脉,把握得还是精准的。此刻,听了徽宗这番话,杨光华就立即带点歉疚的语气,说:“是臣想多了。臣的眼光毕竟比皇上的眼光差得远,十万八千里都不止。臣以后要按皇上要求的,目光放长远,心胸更宽大,凡事往远处想,往高处看。臣特别感谢皇上,感谢皇上的教导和指教。”

徽宗听到杨光华这话,满意地点点头,画笔重又落在了宣纸上。可还没出笔,突然又停下,问,“你刚才说,朱缅是怎么回事儿?”

杨光华既然已经知道徽宗的基本态度,对朱缅的事,也就改变了策略,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大一小两件事。大,是说朱缅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小,是说朱缅命下面的人,到百姓家里收购奇石,因出的价格低,与那个百姓发生了冲突的事。还特别说道:“江南人哪,就是爱计较爱占小便宜,鬼得很,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徽宗听杨光华说罢,又仰着头,半眯着眼,像是在深度思考什么。过了好一会儿,才悠悠的开口说道:“朱缅呐,毕竟年轻啊,接过童贯这个摊子,一个人挑着两副担子,很重啊,也不容易。再说江南的百姓狡猾的很,刁民多的是。他们不像北方人这么憨厚朴实。所以呀,朱缅干这事儿就更不容易。但可以看得出,朱缅是非常想干事、也会干事、能干大事的。不用说别的,民间肯定藏着很多值钱的好东西,江南人心灵手巧啊,不管他们自己制作的还是祖宗流传下来的,那好东西多的很,但你要想从他们手上弄出来,你不花很大的价钱,也就是说比他原值的价钱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那你是弄不到的。可庆典的时候,朱缅不还是搞到了那么多?所以呀,朱缅对那些想贪便宜的百姓采取点手段,还是必要的。欺软怕硬,这是人的本性,尤其是老百姓。你若对他们太软了,他们就觉得你好欺负,就不拿你当回事。相反你要是对他们硬一点、厉害点呢?他们也只能受着,不受也得受嘛。还有,你刚才说,朱缅他,养了军队是吧?”

杨光华说:“启禀皇上,是有这么回事。听说有七八百人,都是自己征的。”

徽宗不但没有半点惊讶和生气,反而很是高兴地说,“这好啊,免得必要的时候,他还得向当地的禁军去借兵,办点事也不容易不方便。那我看这样,他既然已经把这支队伍拉起来了,不是说这支队伍的力量还很强吗?那就把他转成正规军队,由朝廷拨给他点军费,噢,不能叫军费吧?就给他笔费用,把这支部队啊养起来,再不就直接纳入禁军序列,但不要划归两浙路禁军管理,可直属朝廷殿帅府管,但专供朱缅用。以后办事用兵不就方便了?要不然,只靠朱缅那几十个人,啥事都得向当地官府求援,大的事,就得向当地驻军求援,很不方便,也容易耽误事。把朕的旨意啊转达给他。另外呢,给他捎个话,让他端午节来京一趟。各路的经略安抚使不是都来京观看龙舟赛吗?单独给朱缅发封御札,让他也来陪朕观看。如有可能,把他父亲也带来。朕看他的那个父亲呀,人不错。”

“光华呢,你刚才禀报的那些事,让朕想起了一些话,得给你说说。你呀,心太软了。朕的心就够软的,朕发现你的心比朕的还要软。朕为啥要说这个话呢?你刚才说了那么多,基本上都是替老百姓说话,你就是觉得咱们的官员不应该那样对待百姓,朝廷应当把百姓的事当天大的事,这也就是书上说的,百姓国之本、国之根也,对吧?”

杨光华一副十分恭敬的神情听着,却不敢再接话了。关于这个问题他最近没有跟徽宗讨论过。但以前曾经专门讨论过。当时是为了提高徽宗的信心和他执政的胆气,尤其是为了处理章惇的问题,杨光华说过:“自古圣人们都强调,官府和百姓,是鱼和水的关系;皇上和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皇上和民众在江山社稷中的地位和分量,正如孟子所讲的,应是民贵君轻。这些理念实际都是强调重视百姓。但实际上,君臣关系和君民关系,不应该是民贵君轻,而应该是君贵民轻,君主就是统治民众、统治百姓的。倘若反之,那就会乱套,国将不国。”

现在徽宗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来,杨光华没有再接话。现在的徽宗,毕竟不是两年多以前的徽宗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也有了自己的执政方针和执政策略。尽管他的这些思想、理念、方针和策略,都是在杨光华的助力下形成的,都有杨光华的影子;但杨光华作为臣子,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掂清自己的分量,慎重行事,绝不能因小失大,一招不慎导致全盘皆输,覆水难收。

徽宗等了一会儿,见杨光华不说话,就接着自己的话头说:“我这一年多,除了认真读了《资治通鉴》《史记》和《汉书》,还读了一些像老子的书,其他的一些书,然后我自己思考,再加上跟你讨论,我就明白了一个问题,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为一国的帝王或者君主,你要成为一个能建立不世之伟业的帝王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那样,你还真得要处理好君主跟民众的关系。虽然君主不直接跟民众打交道,但是他的思想和观念,能决定一个王朝统治集团跟百姓的关系。总的来看呢,就是君主要爱护百姓,爱惜百姓,体恤百姓,但这些都是以君主就是君主、百姓就是百姓为前提,而不是倒过来。民贵君轻,是一种理念、也是一句口号,现实中恰恰相反。百姓的素质也好,思想观念也好,都是很低俗的,很卑微的,很多很多的百姓是很卑贱的,不值钱的,来有些百姓是很无耻的。不能拿着百姓的一些要求和愿望,太当回事儿,甚至左右君主的思想和行动。真要那样,纯粹就是胡扯淡,那样的王朝,要不了多久就会垮台,就会灭亡。许许多多老百姓既无学问,又无眼光,更无见识,他们能懂得什么?凡是被百姓左右的君主,无一不是糊涂的,再不就是装腔作势故弄玄虚。所以啊,有的时候,君王手下的臣子也好,地方官府也好,如果做了点伤害百姓的什么事儿,君王第一可以充分调查了解,搞清楚;二呢,且不可轻易听信有些人的蛊惑,就对手下的臣子或者地方官府采取什么严厉的惩治手段呀,制裁措施啊等等,你若真的那样、并且老是那样,谁还跟着你干啊?没人给你干事,你这个王朝还叫王朝吗?你这个国家就会国将不国,你那江山很快也会完蛋。江山要想千年永固,靠谁呀?靠百姓吗?百姓实际上是靠不住的。百姓啊,你没听说吗?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就知足,也就是说你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就可以了,把他们捧上天的人是做不好帝王的。光华,我跟你说这些,你应该明白了吧,你心里有底了吧?”

听罢了徽宗这一番高论,杨光华才彻底摸清了徽宗的脉搏,看到了徽宗思想深处的东西,也知道了自己下一步应该怎样去做。并且也已经看到了,这个大宋王朝能玩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

于是便说,“皇上,臣愚钝,不能准确深刻的领会皇上的心意。臣今后会认真学习领会皇上的思想和教导,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确保皇上的思想贯彻到朝廷的各项决策之中,把咱们大宋王朝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两人这一番交谈,实际上是思想的交锋,也是杨光华对徽宗成熟之后思想深处的一个探测。

徽宗对杨光华的表态很是满意,便不住的点头,并肯定道:“其实,你对朕的思想是很了解的。要论理解朕的透彻准确深刻,在朝廷百官中,你要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杨光华显得有些惭愧地说:“皇上过奖了,这都是为臣所应该的,也是必须的。皇上您还有什么旨意吗?”

徽宗便说:“啊,对了,你让朱缅端午来京,陪朕看龙舟大赛,赶庙会吧。要给他说明,朕上一次给他做过交代,后宫的各个大殿,还有朕的寝室、餐室、客厅,都要摆一些漂亮的奇石摆件,木雕竹雕也可以,可到现在都还没实现呢。他自从庆典回去之后,这都小半年儿了,一直没再向朝廷进供点好东西。问问他是怎么回事儿啊?你记住,不是要向他兴师问罪。我的意思你明白吧?”

杨光华说:“臣明白,臣马上就办。”

于是杨光华便,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一封加急信件,让梁师成安排专人以最快的速度赶赴苏州,送到朱缅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