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冬日,寒风凛冽,未央宫宣室殿内却气氛热烈。
公元前 118 年,大汉第一个五年计划步入尾声,一场关键的早朝在此举行。
汉武帝刘彻高坐龙椅,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整齐排列的各部官员。
“自五年计划推行,已历五载。
今日,朕要详听各部成果、难处及未来展望。”
刘彻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大殿内回响。
民部尚书刘大海率先出列道:
“老爹,民部全力推进民生相关计划。
在道路建设方面,我们调配大量人力物力,在全国范围内修建水泥道路。
截至目前,各郡县主干道路已全部通畅,总里程达到了惊人的五万余里,
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和货物运输。”
“在钢铁生产上,我们成功扩大了规模,
如今不仅能每年按时供应军队十万套精钢盔甲武器,
还能充分满足全国百姓日常钢铁用具的打造需求。
按照国有掌控的规划,七成钢铁收归国库,二成归于少府。”
刘大海微微一顿,接着说道:
“在新类型蔬菜作物推广上,我们先在多地进行试点种植,总结经验后逐步向全国铺开。
如今,百姓的餐桌上蔬菜种类日益丰富,营养也更加均衡。
牲畜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传授科学养殖技术,
百姓的肉食供应愈发充足。”
“为提升医疗水平,我们大力培养合格医生,目前每乡至少有一名医生,
能够诊断日常绝大部分疾病。”
“在住房改善方面,我们为贫困百姓提供建房补贴和材料支持,
虽然还未做到让所有人都住有所居,但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不过,”
刘大海神色稍显凝重:
“在偏远地区修路时,人力和物力的调配极为艰难,运输成本高昂;
培养医生的过程中,医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导致部分地区医生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改善住房条件时,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和建筑材料供应不稳定,
仍有部分百姓面临住房困难的问题。”
见刘大海汇报完毕,教育部的东方朔与董仲舒一同出列。
东方朔说道:
“陛下,教育部全力落实教育计划。
五年间,在全国每乡都成功建立了义务教育学校,费用由少府承担。
为吸引人才投身教育事业,教师薪资按照计划设为正常工作的两倍。
但目前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师资缺口较大。
此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有待改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我们还需要更多学习华夏理工先进知识的教师前往大汉国各地进行教学。”
户部尚书桑弘羊上前,行礼后说道:
“陛下,户部主管财政。茶卡盐湖收归国有后,
我们扩大了盐生成规模,按照计划七成利润收缴国库,
二成归于少府,这一举措极大地充实了国家财政。”
“在鼓励商业发展方面,商税收入十分可观,收取的商税(十税五)全部收归国库。”
“在推动手工业、轻工业发展时,我们在国内多地建厂,
生产各类日常消费品、家居用品等,丰富了市场供应。
然而,部分作坊因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存在一定压力。”
随后工部尚书刘颖出列,恭敬奏道:
“陛下,工部负责推进河运、捕鱼业和造船业发展。
五年里,我们疏通了多条河道,开辟了新的航道,河运效率大幅提升。
通过改进捕鱼技术,引入新的工具,捕鱼业产量增长显着。
同时,我们扩大了造船规模,改良了造船工艺,造出的船只更加坚固、先进。”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
比如船只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还有提升空间,
部分河道因年久失修,影响了运输效率。”
“我们工部还需要更多华夏理工物理学的学子加入,促进造船等行业的科技变革。”
随后兵部尚书卫青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声音洪亮:
“陛下,兵部全力保障军事装备供应。
五年来,每年都按时交付十万套精钢盔甲武器,
累计五十万套,极大地提升了汉军的战斗力。
不过,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装备在某些方面已经显得落后,
军事训练方式也需要进一步创新,以适应新的战争形势。”
接着刑部尚书张汤与王温舒一同出列。
张汤说道:“陛下,刑部在五年间致力于改进大汉律法。
我们深入调研民间疾苦与社会问题,共修订律法八十余条,
使大汉国百姓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的犯罪形式不断涌现,律法仍需持续完善,以做到与时俱进。”
吏部尚书公孙弘出列,说道:
“陛下,吏部在五年间着力于官吏管理。
我们选拔了两千余名贤能之士充实各级政府,
完善了官吏考核制度,每年严格考核,依结果奖惩,
提升了官员的积极性与行政效率。”
“但在偏远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依旧突出,
难以选拔到足够的优秀人才任职。”
礼部尚书张骞出列,恭敬奏道:
“陛下,礼部在这五年推动了文化教育与对外交流。
组织三次全国性科举考试,选拔众多人才。
与西域各国交流日益频繁,促进文化传播融合。”
“但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因文化差异,常出现误解与冲突。”
对外作战部的霍去病与李敢出列,霍去病朗声道:
“陛下,对外作战部五年来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作战能力。
虽暂无大规模战争,但时刻维护边疆安全。”
“然而,海军和空军虽然都已经成立,但军事技术发展十分落后,急需更新。
专利部的张安世在刘大海示意下出列,说道:
“陛下,专利部鼓励创新,保护发明创造。
五年间受理专利申请五百余项,授予专利三百余项。
但民众对专利认知不足,申请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听完各部门的汇报,刘彻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缓缓说道:
“第一个五年计划,诸位爱卿劳苦功高,
大汉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就。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
刘彻目光坚定地看向群臣,继续说道:
“接下来,各部门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同时,要把握新的机遇,积极谋划未来发展。”
群臣纷纷领命。
早朝结束,官员们有序退下。
刘彻望着大殿,心中充满期待。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束,是新征程的起点。
他相信,在群臣的共同努力下,大汉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而接下来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将会再度使大汉国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