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玄幻魔法 > 逐鹿南北朝 > 第81章 关中震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赫连伦原有六千人马,加上前来增援的贺兰秋,共计九千人,最终能逃回扶风郡的不到五千,而且多半还带着伤,武器盔甲基本也都扔了,惶惶如同丧家之犬。

杨禹大败赫连伦,打到了扶风城下,这让整个关中皆为之震动,前来投奔者络绎不绝,一些郡县百姓也纷纷响应,揭竿而起,袭击夏军,赫连勃勃大怒,立即发兵三万,命赫连璝将功赎罪,前来迎击杨禹。

长安城里,人们奔走相告,大街上如同过年一般热闹,街头巷尾尽是热议之声:

“你们听说了吗?太尉参军杨禹率大军从秦州打回来了,大败夏军,斩敌好几万,听说都打到扶风了。”

“这么大的事,谁没听说呀?我隔壁的王二去渭水打鱼,到了河边一看,那情景你们是不知道,吓得王二啊,两腿一软,扑通一声坐地上了。”

“咋的啦?”

“咋的啦,渭水漂下来的全是夏军的尸体,把渭水都快堵住啦,水都是红色的,王二哪里见过这等情景,吓得站不起来,是一路爬回城的,哈哈哈!”

“真的假的?”

“这还能有假?我看呀,晋军最能打的就属杨禹杨参军了,当初在长安临时招募了两三千人,便敢去秦州,不费吹灰之力便把秦州的姚艾给灭了,紧接着大战乞伏昙达和杨盛,又把乞伏昙达和杨盛打得哭爹喊娘,溃不成军,我就问,谁是杨参军对手,谁?”

“对哦,杨参军面对杨盛和乞伏昙达两成夹击,还能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的,一个赫连伦算得了什么,这下咱们长安有救了。”

“那个二蛋呢,你别躲,当初我侄儿应募随杨参军去打秦州,你说我侄儿是去送死,你过来,我看你臊不臊,长得牛高马大的,自个胆小不敢去也就罢了,还说别人是去送死,我就问你,如今你臊不臊?”

“张老头,你折腾我干啥?我这不也后悔了嘛,早知道当初我也跟杨参军去秦州了。”

“后悔,你现在才知道后悔,晚啦。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杨参军这诗写得好啊,等哪天我侄儿加官进爵,风风光光的回来,有你后悔的时候。”

“张老头,你别揪着我呀,我还有事,你放开我……”

“哈哈哈…….”

后秦旧宫之中,得到消息的刘义真更是欣喜若狂,对左右刘乞、贺玉等人大笑道:“杨禹太给本公子长脸了,哈哈哈,当初可是我把杨禹推荐给我爹的,连去攻打秦州的武器,都是我领着杨禹去库房里取的,赏,通通有赏!”

刚刚赶到的长史王修不禁暗暗皱眉,杨禹打了胜仗,你大赏左右这些只知道谗言献媚的家伙算什么事?

“且慢,二公子,杨禹率军回援关中大败赫连伦,关中震动,眼下正可借此鼓舞士气,主动出击,与杨禹合力将赫连勃勃击退,以解关中之危。”

贺玉见王修一来,便拦下刘义真给他们的赏赐,心中大为不悦,当即反驳道:“王长史未免言过其实了吧,关中哪里危了?杨禹不来,我们不是一样把夏军打得大败了吗,王长史难道忘了寡妇渡赫连璝大败而逃的事了?”

代王镇恶为安西司马的毛修之也说道:“杨禹兵至扶风一事,目前还不知详情,我军多为步卒,还是据城而守为宜,若是主动出击,以步卒对夏军铁骑,攻守异势,对我军反而不利。”

刘义真听了,不禁连连点头,王修急道:“毛司马此言差矣,如今整个岭北皆已为赫连勃勃所有,我军若不趁此机会主动出击,赫连勃勃岂会自行退去?杨禹拼死来援,据说兵力不过两万,若是我等坐视不理,等赫连勃勃调集重兵,杨禹必不能胜,一旦杨禹败退,夏军卷土重来之时,长安只怕再无援兵了啊。”

刘乞说道:“二公子,赫连勃勃势大,若咱们贸然出击,万一失利,恐怕长安不保,那岂不是有负太尉重托,二公子也将陷入险境?杨禹善战,并且拿下了秦州为依托,二公子不如上表太尉,请太尉给杨禹加官进爵,让他尽心戮力作战,即便秦州兵马打光了也不要紧,只要能重创夏军,到时咱们再大举出击,想必定能大败赫连勃勃,不仅关中之围可解,岭北也有望一举平定呢。”

刘义真一听,忍不住连声说道:“不错,不错,就这么办。”

对于刘义真来说,或者说对整个刘裕集团来说,秦州只是意外的收获,当初刘谷还在关中时,就没有出兵夺取秦州的意思,此时便是丢了,也不心疼,重要的是保住关中,击退赫连勃勃。

见刘义真心意已定,王修知道再劝也枉然,只得暗暗叹息。

就这样,长安及周边的几个县城的晋军,就这样坐看赫连勃勃调集大军前去打杨禹。

赫连璝上次强攻池阳不下,又在寡妇渡被傅弘之击败,回去被他爹骂了个狗血淋头,这次得了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可谓是卯足了劲,率着三万大军直赴扶风而去。

一路上赫连璝的心情是畅快的,因为这次他家老四也败了,比他败得还惨,这个老四,平时最得他爹喜欢,是他最大的威胁,现在他有机会去替老四擦屁股,也不计较老四拉的屎臭不臭了,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刘裕从关中班师之后,先是留镇徐州,不久又到了寿春,并没有回建康。不是他不想回建康,而是他需要等待建康发生一些变化,二来,北魏大军压在河北,而随司马休之逃到北魏的刁雍,更是打着魏国的旗号,在济水之间召集亡命,攻城掠地,刘裕派兵讨伐,刁雍退守固山,手下部众已多达两万。这种情况下,刘裕也只能留镇江淮以应变。

收到了刘义真的急报之后,刘裕又是高兴,又是感慨。自从王镇恶被沈田子所杀,而沈田子又被王修所杀后,刘裕对关中的局势便忧心忡忡,赫连勃勃势大,他在关中时,便曾遣使去统万城,不愿与赫连勃勃交恶,如今赫连勃勃大举南侵,关中两员大将又相继死于内斗,潼关、青泥道路被截断,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刘裕其实已经生出了放弃关中的想法。

谁知道这个时候突然杀出个杨禹来,让关中局势大为改观,这怎不教刘裕高兴。

说实话,但凡有一丝希望,他又怎么肯轻言放弃关中呢,这可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下来的,还没捂热呢,要是就丢了,对他的声望毫无疑问是非常大的打击。

辛苦了这么多年,眼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再努力一下,便可把司马家的房本给过户过来了,这个时候关中不能丢。

有鉴于此,刘义真的急报一到,刘裕甚至不与幕僚商议,使决定以杨禹为秦州刺史,都督秦州诸军事;以宁寿之为别驾,命二人全力配合关中守军击退击退赫连勃勃。

刘裕快刀斩乱麻,任命刚发出去,刘青鸾便匆匆赶了过来,追问道:“伯父,是不是二弟有信报来了?二弟那边情况如何了?”

刘裕含笑将刘义真的急报递给她道:“你自己拿去看吧。”

刘青鸾连忙接过急报看了起来,她先是一喜,随即双眉却渐渐蹙了起来,看完信后她追问道:“伯父是否准备如二弟所请,以杨禹为秦州刺史?”

刘裕微笑点点头,他知道侄女的小女儿心思,以为她会高兴呢,谁知刘青鸾却急道:“不可。”

“嗯?”

面对刘裕询问的目光,刘青鸾却不知说什么好,杨禹不是秦州刺史,已竭力回援关中,若是成了秦州刺史,恐怕只能把性命搭进去了。

她当然不希望杨禹丢掉性命,但另一方面,关中得失不但关系到她伯父的脸面,而且关系到她二弟的性命,她又希望杨禹能全力回援关中。

只是赫连勃勃率十数万雄兵南下,对关中势在必得,杨禹要回援关中,就必须与赫连勃勃十数万大军决出胜负。

以现在的局势,根本不可能再从其他地方派兵驰援关中了,杨禹会是赫连勃勃的对手吗?

刘青鸾心里无比矛盾,终究没法再说出话来。她沉默了一下才说道:“父亲,二弟年纪尚小,玩性又重些,当此非常之时,关中事务由其决断恐怕有些不妥,长史王修沉稳有度,知人善用,青鸾建议伯父赋予王修全权,由他实揽关中军政,配合杨禹,或许有望击退赫连勃勃,扭转关中颓势。”

刘裕当初对关中的安排,刘青鸾心里是有不同意见的,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初既然安排王修和王镇恶辅佐义真,却又让沈田子这些人防着王镇恶,若非如此,也不至于让关中局势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她希望尽力劝说一下刘裕,让关中事权统合到王修手里,以免内部事权不一,相互扯皮,贻误了战机。

刘裕却答道:“王修长对内政,军事方面非其所长,且威望不够,若由其总揽军政全权,毛修之、傅弘之这些人只怕难以心服,此事看看再说吧。若是局势好转便好,实在不行,我再另外派人去接替义真便是。”

见刘裕如此,刘青鸾不好再劝,只得默然退出。

隔日,建康传来晋帝旨意,再赐刘裕九锡,授相国、宋公。

这次刘裕没有再推辞,上表谢恩之后接受了晋帝的赐封,这等于是从法理上承认刘裕可以自行建国了,就跟周朝时秦楚赵魏韩这些国家一样,名言上虽然还要接受周天子领导,但实际上却是自成一国了。

辛苦了大半辈子,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刘裕于是赦免了宋公封邑内死罪以下的囚徒。尊继母兰陵萧氏为太妃;任命孔靖为宋国尚书令,左长史王弘为仆射,兼管官员的选举和任免;任命从事中郎傅亮、蔡廓都担任侍中,谢晦为右卫将军,右长史郑鲜之为奉常,行参军殷景仁为秘书郎,其他文武官员,也都按照朝廷的编制设置。

追随刘裕的官员,皆大欢喜,这个时候大家都没心思去想关中的事,更没人管杨禹升迁秦州刺史的事。

毕竟刘裕走到了这一步,过户手续基本已准备齐全,接下来再走个禅让的流程,便能把司马家的房本名正言顺的换成刘家的了。现在宋国的官员到时自然也就成了朝廷官员。

这其中,只有孔靖以年老为由,没有接受刘裕的任命,年前孔靖以七十来岁的高龄,主动请求随刘裕伐秦,功成之后却不恋权柄,刘裕很感动,给孔靖赏赐了很多财物。

北魏这边,还在静观其变,一是等刘裕回建康,二是等赫连勃勃与刘义真打得更热闹些,结果天部大人崔宏却在这时候病死了,拓跋嗣痛失一臂,他下诏命群臣和归附的部落首领都来参加葬礼。

大人物的葬礼,从来不是人一躺,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那么单纯,拓跋嗣如此高规格为崔宏举行葬礼,也不光是因为崔宏这个人对他有多重要,而是要表达一种态度。投奔北魏的刁雍等大批汉人备受鼓舞,暗暗摩拳擦掌准备大举南下中原。

这些事情杨禹是顾不上了,赫连璝三万大军压来,他倍感压力,那可是三万骑兵,铺展开来足以绵延十里,在这关中平原无险可恃,杨禹可没自大到凭自己四千人马,便能击败赫连璝。

鉴于形势逼人,杨禹一边派人潜入长安,请刘义真出兵策应,一边派宁寿之走褒斜道,亲往汉中请梁州刺史索邈派兵增援。

再有就是,使出原来的计策,把前来投奔的几千民壮大部分打散,让他们变成一个个“小游击队”去打游击。只留下两千精挑细选的青壮,让赵晟带着他们先退往五丈原构筑营寨。

之所以选择五丈原,杨禹是经过再三考虑的,一来,五丈原离长安只有两百里,可与长安守军形成呼应之势,让赫连璝始终面临背腹受敌的风险;二来,五丈原正好位于褒斜道的出口处,汉中的索邈一旦派出援军,可以通过褒斜道出来,后续的粮草也可以通过褒斜道输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