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三人跪地道歉的事情很快就被围观者们传的沸沸扬扬,不过它的风头仅仅持续了一天,就被另外一件事给压了下去。
因为,薛陈学堂正式开学了!
范炼知道无法脱身之后,便只能把学堂当作身后事来做,于是他加快了号召学生的步伐,终于在与薛大老爷谈话的两天后将薛陈学堂的老师给凑齐了。
目前,学堂有山长一人,夫子九人,及其自带的助教秀才若干。
山长是范炼。
夫子九人皆为举人,分别教授大周科举的九个科目。
其中除开教授三礼科的江应柏是受陈显荣邀请来的之外,其中如进士科范逸、九经科龚跃、五经科马有德、开元礼科郭勇、三史科范齐、三礼科宋庚元、三传科范琛、学究科王信和明法科王进的皆是范炼的门生或族中子弟。
不得不说,好歹也是曾经的吏部侍郎,这哪怕是退出了朝堂,也不会少了追随者。
范炼的门生到齐之后,薛陈学堂便正是开课了。
只是如此一来,学堂尽管取有薛陈二字,但陈显荣在此已经完全没了说话的权利,薛大老爷虽然还能讲上两句,可已经把学堂完全握在手里的范炼对待他已然不如两日前在亭间那般和善了。
不过只要是争权,那便会产生交锋,不管过程是否和平。
所以范炼首先对准的,便是甲字楼里的李涉等人。
开学典礼上他讲,既然学堂是为了造福本地好学者建立的,那便不能区分特权,所有的学子都将同等视之。
于是,他顺利的撵走了陈九等人。
而后……
范炼自然也不会傻到像对待下人那样直接驱逐李涉他们。
他换了种方式。
月试!
自学堂正式开课日起,甲字楼的所有房间将按照考试名次来归属,学习成绩优越者且名列前茅着才能入住甲字楼。
如此做法有三得。
一、使成绩优越者享有特权,以此来激发学生们之间的竞争。
二、相比于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家境富裕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要早,看过的书籍也会更多,尽管学堂采用的是寄宿制,但一个月的时间很难拉开彼此的差距,范炼不用马上得罪滁县本地的乡绅。
二、若之后的考试有普通家庭的孩子后来居上,此时已经全权在握的范炼自然会欣喜不已,毕竟他来这里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身后之名,那还有什么是比桃李满天下更出名的呢?
如此一举三得之法,范炼可以说是招招受益。
薛大老爷对此也有些错不及范,不过他只是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上,却没有多说一言。
对他来说,只有李涉入瓮便可!
至于其他的,他都快要死了,还去计较做什么?
这不平白耗费脑力嘛。
公布了学堂的新规矩之后,便是给各学生分类。
这里的分类并不是说把学生分成九科。
大周朝的科举虽然有九个科目,但这九科并不是第一次考试时就要区分开来的,在学生们没有考取到童生的名额之前,都是九科参合着来考的。
眼下夫子们是将识字的与不识字的给分开来教。
不识字的交给了那些秀才助教帮助其开蒙。
识字的则交给一众举人夫子,按科目分类依次排列教学。
一番折腾之后,总计百余名报道的学生里,识字的人数居然足足有六十多人,近乎七成的比例。
还真是应了范炼之前与薛大老爷谈的,明显是造福本地乡民的善举,结果收益者只余下了三两。
……
开学仪式以后,陈九等人便要离开了。
李涉一行人来到山门位置送他们。
久安如老婆子一样的叮嘱着:“少爷,小的就在山下,您要是有什么需要,或者有什么想吃的,就多走几步路下来,小的马上就给您准备。”
薛蟠也是初次独自在外,完全没了家人管束的他此刻内心就如同一匹脱缰野马,哪里会想和久安在这里搞这些?
他听久安说的多了,当下就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好了。”
然后道:“你一个大男人,还不如我一个孩子洒脱,让别人看见了我家下人是这幅模样,你让我的脸往哪搁?”
一旁的陈九看在眼里,本想学着久安的模样也来一套的他立马打消了这个想法,转过头老实巴交对李涉道:“少爷,小的就回陈家了,之后的安排等老爷决定了,我再来通知您。”
“嗯。”
李涉点了点头,道:“路上小心,我都十二的年纪了,原本也不需要人照顾,你去做你的事情就好。”
相比于薛家的阔错,他们能在刚得到消息之后立马就在山底下买了一间房给久安住宿,陈家的反应就要慢了许多,因此久安可以住在山下,陈九却需要先回滁县等安排。
几句交谈之后,大家分手作别。
正要回学堂去时,李涉却发现薛蟠的状态似乎有些奇怪。
薛蟠此时正闭着眼睛,双手微微摊开,脸上则是一副享受的模样。
忍不住,李涉问了句:“薛少爷,你这是在干什么?”
“叫我薛蟠!”
薛蟠睁开眼睛认真的回了一句,然后再次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畅声道:“以后我就是薛蟠,不是什么薛少爷,这没人盯着的日子刚一开始就那么美好,感觉连山上的空气都比华贵楼要香很多。”
“……”
华贵楼?
似乎不是什么好地方。
可薛蟠才十岁多,居然还去过那种地方?
李涉脸一黑,道了句:“那你就慢慢在这里享受这香香的空气吧。”
说罢,直接就转身离开了。
“诶!”
薛蟠重新睁开眼后见李涉真的离开了,连忙喊了一声追了上去:“急什么啊,你等等我,好歹咱俩也是一个屋的,眼下没了人照料,可得相依为命才是。”
相依为命……
成语是你这么用的?
李涉嘴角一抽,连忙加快了脚步。
……
翌日。
天刚蒙蒙亮,一众学子就齐聚在了学堂内部中西侧位置的教学区。
这里分别置有三间大教室,以及二十余间小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