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女性开始参加到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思想也在一点点改变。
想一下子改变是不可能的,但逐步的改善,已经被看到了。
比如受婆家虐待的女性,敢于提出离婚了,比如父母不让上学的女孩子,敢于到村长那里告状了,再比如,工厂中的女工逐渐在增多等等。
随着这些变化,便是女性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一部分的女性开始逐渐走上政治的舞台。
她们敢于去参加应聘,敢于当公务人员,勇于反抗各种不公平的待遇。
不过沈溪依旧是注意了另一方面,物极必反,欲速不达。
现代社会的小仙女们,打出的女拳,拳拳到肉,疼了底层的男性,也疼了这些女性的拳头。
最后相反的,那两个小仙女发起国,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因为女拳而提高,相反的,有了降低的趋势,且造成了底层男女的对立,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追求的平等,是需要基于人格的平等的。
男女本身的身体素质从出生那一刻就是不同的。
男性普遍力气大、冲动,对于力气型的活当然首选男性。
女性则负担了生育的任务,对于生育下一代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各司其职,人格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和平权。
并不是双方打拳,男的叫嚣着女的多去参军打仗啊、多去抗洪救灾啊,多去工地干活啊之类的。
而女的叫嚣着男的去生孩子了。
这样的打拳毫无意义。
军队的确需要女性,有些女性的军事才能很出色,军事才能不一定非要是力气型的,也是头脑型的。
只有双方互相尊重了,才是真正的平等。
比如女性生育期间,男性多多负责养家的责任,多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关心爱护妻子儿女。
比如丈夫在辛辛苦苦干了一天的体力活后,在家的妻子,可以给弄一口热热乎乎的饭菜,多一些关怀问候。
若孩子不需要双方带了,双方都工作,则按照能力,分配好家务,你做饭来我刷碗,你扫地来我扔垃圾。
沈溪额外的下发了一条条文:女性产前产后,都有假期,产前一个月放假,产后则有八个月的假期。
这样就足够孩子的哺乳了。
并也给予男性放产假的时间,男性产检是在妻子生产后,放假三个月。
这三个月需要丈夫照顾妻子儿女,不可推脱。
若那个时候,谁看到做丈夫的游手好闲,不去照顾家庭的话,都可以举报,会有责罚的。
毕竟放假期间,是有基本的工资和物资的。
若利用放假自己吃喝玩乐,则浪费了她的一片心血了。
并且,有孩子的家庭,是有额外的补助的。
若孩子八个月后,无人可以带的话,双方可以选择一人带孩子,沈溪让当地政府给予带孩子一方财政补助。
夫妻双方婚后的财产,不可分割,都必须到一个账户上(开的工钱,都会存在当地的钱庄,后来沈溪改为银行。)
若离婚的话,双方无过错的话,则一人一半。
若有一方过错,根据过错的程度,选择给无过错方,更多的财产。
离婚后,若一方依旧在带孩子期间,则另一方需要额外出钱抚养,不低于婚姻期间的开销。
直到带孩子的一方,不再带孩子,参加工作为止。
只是这个时间,不是无限期的。
沈溪已经有详细的条文的,孩子三周岁后,可以送到托儿所,那里有专门照顾孩子的人。
也就是说,离婚后,不带孩子的一方,需要支付另一方最多三年的育儿费用,以后便是孩子的抚养费。
抚养费的规定,是按照当地养育孩子的成本平均值来计算的。
并不是单纯的吃一口饭的费用,包括孩子上学和生活所需的费用,需要双方各自负责一半。
一直到孩子成年为止,孩子的成年定义为18周岁。
成年时候孩子就要参加正式的工作。
养老依旧是家庭养老模式,规定男女都有养老的责任。
但有一种例外,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没有负担抚养的父母,孩子可以根据条件来选择是否给父母养老。
至于那些抛家弃子的家长或者孤寡老人,养老只能靠自己,可以选择交养老的保险,靠着政府提供的大院集体养老。
因为每家的房子都是政府提供的,没有私家的房产。
现在拥有私家房产的,到政府去登记,给予一定的等价补偿后,就归于政府所有。
只有商铺才可以买卖。
当政府所有的房屋,额外的,同样可以租赁。
每个健康的人,是必须要干活的,每周五天、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那是固定的。
不工作的人,没有食物非配,没有钱财可领,社会上没有扶贫的钱财,只有扶贫的工作。
额外的时间,可以选择做自己的事情。
集市上的小买卖是可以每个人都做的,不限制小生意。
在工作之后,以及节假日都是可以选择集市来做小买卖的。
也有私人的饭店、小卖铺、小作坊等,都是可以的,但这些地方,雇佣的员工也是八小时工作时间。
所有的地方,夜间都不允许开业,保证所有人的生活规律。
企业、工厂,都是政府的,没有私人来做。
这样既保证了重要的生产物资掌握在沈溪手里,又保证了小老百姓的自由生活。
每一条政令的下达,不一定马上都能彻底执行,但都需要去执行,慢慢改变。
另外同样改革了户籍制度,老百姓在本省范围内活动,是不需要开证明的,只有出了省,才需要开证明。
沈溪想,等着全部统一了,就不需要过度限制老百姓的流动了,只需要做好登记即可。
物资匮乏期间,不这样按需分配,就会有人吃不上。
这也是沈溪思虑再三的决定。
要不然真的是有人吃撑了,有人饿死了。
按照需要来分配食物和用度,就能保证所有人都吃得上、穿的暖。
然后再逐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