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样震惊的还有不少人。

这年头,真不能小看新闻的传播性。

因为没什么娱乐项目,谈天说地就成了人们的娱乐项目,例如今天上头又出了什么政策啊,哪哪又发生了什么啊。但凡是一张报纸出来的东西,也能够聊上一阵子了。

“大运汽车”这么个之前很火的话题,上了新闻联播,一下子就引起了人们的疑惑。

“咋个回事?这个“大运”不是说是个资本主义公司吗?还上了新闻联播了?”

“是啊?咋回事啊?”

“不知道啊,那报纸在说谎?”

“我看呐,那报纸有问题,不行,咱们回头不能订那玩意了……”

要说这年头的影响力,电视第一,报纸第二,电视里面的《新闻联播》更是达到了第一中的第一,要是“大运”真的有问题。新闻联播会播它?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谁出了问题,这不就一目了然了嘛!

与此同时,那家报社的负责人脑门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流。

他知道,明天,或许就是他的末日了,家里的气氛安静得不像样。

尽管这报社多少也有点官方的背景,但相对于《新闻联播》而言,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而且,这个特别篇播出之后,报社的销量会变成什么模样,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更加不敢知道。

有不知真相的围观群众,也有知道内幕的乐子人。

像是东方复兴他们家,就是纯粹的乐子人了。

乐呵呵地看着新闻联播,乐呵呵地分析着那些人要倒大霉。

“柳家这回要麻烦咯。”东方兴学摇了摇头,说道:“他的这一条线上的人,麻烦大发了。要是王守仁这小子再说些什么出来,呵呵……”

“王守仁那人应该不会冒出来什么奇怪的言论吧?”东方复兴疑惑地说道:“他这个人,对于这上面的事情,似乎并不怎么关心吧?”

“呵,那是你以为。”东方复兴摇了摇头:“他这一路上,做的事情不要太多。从通讯、电子讯息、再到机械甚至畜牧业做的事情难道还不够多,你仔细地想一想,他手里,究竟有多少张牌可以打。别的不说,就拿他大老婆的那个秦家村说,但凡是她大老婆开个口,说想去那个省市建造一个养殖场,你琢磨着下面的人会是什么态度……”

“那自然是欢迎。”

“何止是欢迎,恨不得供起来吧。”东方兴学笑了笑,说道:“刺激经济刺激经济,其实大家伙都不怎么清楚,这个经济,要怎么刺激。就只是开放生意就好了?没那么简单,大多数人,都想着看看外面是怎么做的,至少,抄一抄外面的先进经验吧。”

“大多数人想的是引进外资,好合作,他不,他属于那种想要把好东西都抓在手里,然后把外资给踹走的类型。”东方兴学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他很独,对待外资的态度也很锋利。而且,他属于“创新派”。”

治国,向来都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

人文、经济、思想等等等等,但凡跟人有关,衍生出来的东西,都是需要精心打磨的。

从最基础的保守派到激进派,这两个概念之中,又衍生出保守派中的激进派和保守派中的保守派。

就像是《道德经》里面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就是一个激进跟保守的问题。

王守仁需要那种细分到技术方面的激进。

这一点,大多数人都看得清楚。

“他的一切,都是依靠在技术上,他的主张向来都是“科技”,而且,这“科技”不允许掺杂别人的东西。他看得很清楚,若是掺杂了,以后要被人家卡脖子。”

说到这儿,东方兴学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那终究还是差了些。”

“差了些?”东方复兴皱了皱眉头:“怎么差了?这不是挺好的吗?”

“太独了。”

“怎么?他们那群人也看上了王守仁手里的东西?”

“不,不是。而是外面有个更强的,你现在表露出这么强烈的吃独食的意味,外面的会怎么想你……”

东方复兴眼睛瞪大老大:“您们都想到那儿去了?”

“不然呢,你以为跟国际接轨只是说说而已,其实上头在等着,等着看他跌落一次,到时候,再找他谈谈,谁知道这小子精得很。”东方兴学说起了一些东方复兴不知道的事情:“你觉得他的摩托车厂怎么样。”

“很好,很强,听说技术领先世界?”

“说领先就过了,赶上世界水准了。”东方兴学点了点桌子,东方复兴懂了,拉开抽屉,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还有烟灰缸,给老头点上,又给自己点上了一根。

“原本我们都认为,这小子,会在那边栽一个大跟头,毕竟在那边,他无权无势的。”

“资本主义也搞那些?不是能卖得出去就行吗?”

东方兴学:……

他瞥了自家儿子一眼,叹了口气:“你说这话你自己信吗?经济,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绑架政治的,如果真的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你真以为那群家伙,会看着我们的人发展下去?只不过还没到时候罢了。也不知道那小子是真的意识到了什么还是怎么地,从82年开始,他就开始有意地压制自己的出货速度。”

“他那个汽车厂子,其实早就可以投产了,只不过一直都没有动,说是在整什么机器之类的,但实际上,怎么想的,上头能不知道?无非就是不想折腾那么快,要是太快了,被盯上了,搞不好就会出事。他懂了这个道理,但依旧选择吃独食。”

这个“独食”并不是说王守仁自私,而是他不愿意把利润分配出去,但是他对于国内的发展,还是那种有多少给多少的类型。

“直到84年,你手下那个秘书搞事情,他顺手推出了自己的厂子,我们才知道,他原来一直都清醒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