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机械厂已经筹备完成,如今最缺的一个是匠人,一个是钱!

最好的匠人都已经被征召到了蒸汽营造局,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如今报纸已经成为了南京百姓生活之余最大的消遣,走在街头经常能看到人胳肢窝下夹着一份报纸,又或者坊间街市旁的树荫下,三三两两的人坐在石墩子上看着报,时不时聚在一起争辩几句报纸上的内容。

“朝廷又杀人了,七十三个…”一人说道。

“这算什么,比前几次杀的已经少得多了。”

“皇帝陛下也太狠了吧。”一个稍显年轻的人说道。

“杀得人多关你屁事,你看看死的都是些什么,不是当官的就是奸商。”

“杀不杀人我不管,今天我去卖肉,你知道这每斤肉比往常便宜了多少吗?足足十文钱!”另一个人说道。

“所以照我看还是杀的少了,洪武年那会儿可都是成千上万的杀,可咱们小老百姓过的最舒心的就是那几年,那会儿的米家才五文钱一斤。”

“谁说不是,你看看后来建文皇帝登基,连自己的官都管不好,当什么皇帝。”

几人七嘴八舌议论着,这几天杀的人虽然多。可对于百姓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如果非要说有影响,那就是从建文朝开始就在街上横行霸道的恶奴少了,黑了心的奸商也都夹着尾巴收敛起来了。

还有些年纪大的更是联想到了洪武朝,甚至认为当皇帝的就应该时不时的杀几个当官的,百官风声鹤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这一群人聚在一起争论的热闹的时候,殊不知两个乔装的锦衣卫从身边路过,将探得的坊间百姓的口风回禀给皇帝。

无论是洪武还是永乐,父子同为千古一帝古来罕见,父子二人又同样杀伐果断对勋贵动辄连座以暴戾着称。

可他们对于百姓却异常呵护,剥夺了衙门判决死刑的权利,每一个被判处死刑的人都会由皇帝钦笔勾决,勾决后生怕会有冤案,还会由三法司进行死刑复核,死刑复奏,五复奏后才能决定一人的生死。

活在洪武朝永乐朝的官员担惊受怕,但活在洪武朝永乐朝的百姓是幸福的,只不过历史是由文人书写,从来不会有人去考量民间的评论。

“你看这里。”

一人用手指着娱报的一角念道:

“大明第一机械厂招收工匠,日钱八十文至两百文不等。”

“两百文,你眼花了吧。”

一人不可思议的问,整个南京城都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工钱能达到两百文,五十文都已经很了不得了。

“什么眼花,就在这里你自己看。”

“非匠人半月学习期,每日工钱五十文,半月后达到要求即可为第一机械厂正式员工。”

“第一机械厂?”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好在上面有地址,秦淮河岸大校场。

这一份娱报引起了全城震动,哪怕学工每天都能拿到五十文钱,比起在秦淮河边搬运当一天劳力赚的还要多。

赵王爷是个甩手掌柜,向来安排后以后就基本不会再管,按照朱高燧的要求在娱报发布了招工的消息以后,刘俊也没有想到会让整个南京城的百姓陷入狂热。

大校场原本是皇帝点兵阅兵的地方,空旷而且很大,往日里很少有人会来这里,可如今刘俊在大校场忙的焦头烂额,无奈之下他也只能请以前工部和兵部的人来帮忙。

“各位,各位,请各位带好自己的户贴有序做登记。”

刘俊已经在大声呼喊,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如果差事办砸了自己也没办法交代,所以刘俊也无法再顾忌自己的形象,直接站在了书案上。

“各位,请各位带好自己的户贴有序做登记。”

明初籍天下户口置户贴,具书名、岁、居地、籍贯等等,就像是身份证一般的东西。

“学工在左边登记,匠人在右边登记!”

工部的人负责做登记,而兵部的人负责维持秩序,一开始还有人怀疑报纸上招工的真假性,毕竟五十文的工钱着实太高,可看到工部和兵部的人以后已经信了一大半。

朱高燧就站在远处有些咋舌,往日里他动辄便是几千几万两银子,甚至最大的一笔达到了几十万两,因此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五十文的工钱对一个普通老百姓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南京的百姓虽然不至于饿不死,但还是穷啊….”朱高燧在心中感慨。

洪武年的米价不过五文钱一斤,建文年涨到了十一二文,如今杀了一批朝臣和其附属以后,米价居然降到了七文钱。

这种暴力血腥又有效的经济学,实在没办法用他以往所学的经验来做出解释。

原本只计划招募一千人左右,但来的人实在太多足足有近万,人到一万无边无沿,最后朱高燧决定扩大规模另外多招募五百人!

这里原本就是皇庄,能够容纳一千五百人已经是极限。

朱高燧脱下自己的衮龙袍挂在不远处的树上,然后站在第一机械厂的门口挥舞着手臂。

“认字的来我这里。”

兵部派来的那些人不断向着人群传递朱高燧的话,人群中零零散散的走出来一些人,本来准备在多招五百人,可现在识字的人居然连三百人都不到。

“怪不得华元清的报纸销量始终不如人意,南京城识字率都这么低,何况是大明其他地方。”

不过朱高燧也知道自己不能以偏概全,来第一机械厂做工的普遍都是底层的百姓,能有这么多识字的人已经算是不错了,如果综合下来大明的识字率能够达到百分之十,遥遥领先于这个世界。

朱高燧拿起笔准备登记造册,可自己的字迹实在不敢恭维,写出来图惹笑料罢了,于是每人发了一张纸。

“将你们的户贴信息写完以后,另将过往经历做简短介绍。”

有了庞大的人口基础,又通过简历的形式,朱高燧想借着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沙里淘金看看能不能发掘出两三个人才。

很快所有人都将自己的简历递交到了朱高燧手上,这些识字的人也参差不齐,大部分人的字连他都不如。

“各位,请两日后再到第一机械厂到时候会公布入选榜单,无论能否入选我都不会让大家白跑一趟。”

大校场招聘会直到日暮时分才结束,廖忠赶着马车载着疲惫的朱高燧返回王府。

“王爷,些许小事您交给其他人就行了,何必劳心劳力。”廖忠说道。

“其他事情我倒是懒得管,但这件事可不行,我还想在这三百来人里挑出来几个得力助手。”

或许百姓觉得只要一家老小不会饿死,那日子就还过的去。

但朱高燧曾经历过更美好的国度见识过更幸福的人民,贫穷是一顶必须要摘掉的帽子,因此他也更迫切的想要创造更多财富。

廖忠也是第一次见自己这个玩世不恭的王爷如此认真,借着烛火一张张看着那些简历。

其中大部分一眼就能淘汰,到处都是错别字,简历中也没有什么亮眼的介绍。

一张张的看过去,一次次的失望,直到看到一个名叫张守敬的,纸上端庄雄伟字字如刀刻。

“好一手平原体的字!”

“生于元至正十年,籍贯扬州,杂学家,通晓算经,痴迷铸造。”

字迹让朱高燧自愧不如,更让他忍不住想叫出声的是张守敬的经历,这是他穿越到大明以来,所看到的第一个精通算学的人。

朱高燧隐隐有一种错觉,哪怕只是为了这一个人,这一场“大型招聘会”都开的值得。

除了这张守敬以外,朱高燧又从这三百份简历中挑选出了五十个年纪稍小,而且简历没有错别字的人,这些底层的穷苦百姓最多上过几年学堂,能够字迹流畅没有错别字已经证明其聪慧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