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捏是不可能让人拿捏的。
姚倩灵机一动,想了个主意:“孙爷爷,不然咱们布个局?让孙姐姐的工作去向,先确定下来,其他的以后再说,如何?”
孙老头:“你啊!真不愧是你外公的后人!竟然跟他的说法,不谋而合!”
姚倩惊讶:“外公竟然也这么说?”
姚倩听了,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外公简直神了!他看人一眼,就要知道人家在想什么!
当然这还不算厉害,外公让她过来,其实也是想借她的口,再说一遍解决办法!
这就不是一般厉害了!
姚倩还想验证几句:“那孙姐姐的事,外公刚才已经听说了整个来龙去脉?”
孙老头摇头:“你外公在喝茶,忙着呢!清丫头一进门,喊了人,你外公就说了。”
姚倩:“我外公说啥了?”
孙婉清接着道:“苏爷爷简直神了,他就说,‘老孙头,你孙女摊上事儿了,也别犹豫了,布个局给破了吧!’”
她还要故作深沉,学苏外公的样子说话,说完不忘问一句:“爷爷,我学苏爷爷说话,学的像吗?”
孙老头笑:“你还有心情学你苏爷爷,没大没小!这会不愁了?”
孙婉清吐吐舌头,又摇摇头:“爷爷,我刚才还在担心。可听到倩妹妹的话,我就一点都不担心了。苏爷爷不说。倩妹妹小小年纪,就有招儿!我还担心什么?”
孙婉清确实不用担心。
苏小舅还没回来,姚倩去问过外公,也不用择吉日吉时,随时可以操作。
既然这样,那就简单了。
孙老头:“你们俩去隔壁房间吧,去那边弄,清净也无人打扰。我要去找苏老兄喝茶咯!”
姚倩拉着孙婉清,去了隔壁房间,拿出笔墨纸张,开始问一些细致的问题。
比如:
“你那位石老师全名叫什么?”
“他大概长相身高如何?”
“他是哪里人,知道吗?”
孙婉清虽然知道的很有限,但用于描述一个人足够了。
孙婉清想到刚才爷爷的那些话,忍不住问:“可是倩妹妹,爷爷刚才说,石老师不过是出来说话的人,他后面还有些别的人,那些人呢?那些人是谁,我可不知道啊!要不然再去问问我爷爷?”
姚倩:“孙姐姐,用不着问。他们那些人,无非都是‘官’,你是水命,官星为土。用土来代表这些人就好。”
孙婉清有点发愁:“人脸能画,可是‘土’要怎么画出来?总不能画一堆黄土?”
姚倩笑道:“用不着。画上一座大山就行了。大山不就是大土堆吗?”
孙婉清连连点头。
姚倩在“石老师”的人脸背后,虚描了几笔远景,一眼看上去,就是有个人脸在大山前面张着嘴巴在说话。
还颇有些人仗山势的意思。
姚倩又说:“来,你拿着这张纸,再拿把剪刀,先剪这张嘴,把这张嘴和这座山,剪的稀碎。剪碎的碎纸,等晚上拿去路口烧成灰,顺风扬掉就好了。”
孙婉清又问:“那这么做了,很快就能行吗?”
姚倩找出万年历,又问:“孙姐姐,你那个去向的表格,最晚什么时候填报?”
孙婉清:“我要是没记错,是在放寒假前两周,最后拍板吧。”
姚倩点头:“行,那不用担心了,过了这个戌月,这关就过去了。”
孙婉清连连点头:“这个我知道。戌是土,对吧?我爷爷天天说,戌土代表什么……我记不住他说的那些,我倒是记住戌土了。”
姚倩:“孙姐姐说的没错,伤官格的命局,见到官星月,犯口舌是非,不是什么大事。”
姚倩画完这张纸,也不看孙婉清动剪刀,留她自己在房间里,一个人剪。
试想孙婉清拿着剪刀剪一个人的脸……
这个画面可不太美好,换做任何人,那面目都不可能太和善,多少都会有些狰狞相,美好不了。
所以留她一个人自己待着就好。
姚倩走到堂屋,苏小舅已经回来了。
苏小舅正大口灌水,喝下一大杯凉开水,这才有空说话:“话说的太多,费口水。”
苏外婆帮着问:“倩丫头一放学就来了,等着问你知青点的事呢。大队的人,到底给他们安排在哪里啦?”
姚倩走到外婆身边,想帮着外婆一起织渔网,被苏外婆用手挡开,只让她坐在自己身旁。
苏小舅也不卖关子,开口说道:“咱们用不着担心那几个小年轻。福人居福地,古人诚不欺我!”
原来最早来的三个知青,一个姓全,叫全文轩,一个姓李,叫李英杰,还有一个叫宋宁远。当初就是这个宋宁远说了那个孩子,将核桃要回来,又给姚月送到家门口。
三个知青都是市里某个子弟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同班同学,平时的关系也很融洽。
当时上面号召上山下乡,他们三个一拍即合,首先响应号召,主动去了知青办报名下乡。
有些事情也是巧了,他们这批主动报名的,被分到了同一个城市的乡下,要想回家,找大队长开封介绍信,坐上大半天的汽车,也就到家了。
他们当然也听说了后来的那些同学,后面的知青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有人被分到了偏远边疆,要想回家,那得坐好几天的火车!
这不,苏家大队最近又分来五个知青,这些知青里,只有一个是本市的,其他四人都是外地来的知青,听说老家在外省,来这里,要坐上两天两夜的火车。
本市来的那位,恰巧是位女知青,叫郑玲玲。
先前来的三人,以宋宁远为首,他们三人住了村落西北边一个废弃的小院。
废弃小院,年久失修,多少年没人住了,屋顶都塌了一半,连看起来还算能用的墙头,一碰就掉土疙瘩!
大队长派了几个社员,帮宋宁远三人收拾了几天,将他们三人安顿在了这里。
两间茅草房,一间是大通铺,挤挤也住下了三个大小伙子;剩下一间支了锅灶,做饭吃饭都在这里。
后面来的五位知青,四男一女,只能分散到社员家里去住。转眼到了深秋,地里的活少了,社员开始有人提,该给知青们,弄个正经的知青点。
当然了,知青们也不想住在社员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