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兵家之说
灭丞相,废老臣,培心腹,宣战魂。
寥寥十二个字,却让人感觉到一股铁血无情的王道气息扑面而来。这十二个字,道尽了朱厚照对此时大明帝国未来发展的看法。
俗话说,功高盖主,尾大不掉。
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喜欢自己手下有很多功高盖主的老家伙,来质疑妨碍自己的决定。
那些所谓的三朝元老,数十年贤人,他们或许在武道上没什么造诣,但在朝堂之上若抱成了团,就连皇帝也不能不考虑他们的想法。
尤其是新皇刚刚继位,对朝堂之事还不算完全清楚的时候,总有很多老家伙倚老卖老,甚至会趁着格局动荡之机,大肆谋取利益,侵犯帝王威严。因此,任何一代帝王交接,往往都会培养自己的心腹,继而慢慢地取代那些老臣子。
那些老臣子不愿被长江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自然也会反抗皇帝的压制。
这其中的朝堂争斗虽不如武道战场上那么惊心动魄刀刀见血,但更加暗潮涌动,诡谲难测。面对着那些不服管的老臣子,有时就连皇帝都头疼不已。
若是在和平年代,朱厚照还有耐心和这些朝堂上的老东西慢慢消磨,一个一个地用新人代替。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乱世前夕,大争之世即将开启,攘外必先安内,在对外征战之前,处理好国内的政治是极为必要的。否则要是在群雄逐鹿的时候,国内的那些老东西阳奉阴违发战争财,他朱厚照还没这个耐心跟他们扯皮条。
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个字,杀!
杀鸡儆猴,杀一儆百,把那些老东西中的领头羊领出来宰了,其他的人自然知道朱厚照的手段,不敢再挑衅新皇帝的威严。
显然,朱佑樘和朱厚照选择的那只出头鸟,就是丞相蔡京。
至于理由,串通安王爷安世耿意图谋反,颠覆朝纲,这个罪名足够抄了蔡京九族了。看在蔡京一生任职丞相,也算是为大明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不殃及其九族,灭其一家,以儆效尤。
至于那些在安世耿的尸魂丹压迫下归顺了安世耿的臣子,一个都跑不了,任何背叛了大明皇庭的人,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反正每一届的科举,都会选拔出极多的文道人才来,这些文官很多都只挂了个官衔,却没有官职,只要有空出来的官职,不愁没有足够的新人顶上去。
而且,这些由朱厚照亲手提拔上去的臣子,对朱厚照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也会更高,以他们来平衡朝中剩下的那一部分老臣,绰绰有余。
当然,在安世耿的尸魂丹下还未背叛朱佑樘的臣子,对大明帝国的忠诚度是极高的,这些人若无极为特殊的原因绝不会背叛。
朱厚照和朱佑樘都相信他们,也让无痕公子借助着“怜花宝鉴”上的解毒秘方,早就钻研出了根治尸魂丹的解药给他们服下。
盛世皇者之心胸,在于平衡朝堂,令忠奸不至于失衡,以奸臣磨砺忠臣之风骨能力;而在乱世,皇者之权威却要对整个朝堂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必需指哪打哪,说一不二。
简单点来说,朱厚照要的是听话的忠犬,不听话的就是垃圾,就得清理!
至于最后一点,“宣战魂”。
这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倒也复杂。
诸子百家之中有一家十分特殊,他在太平盛世的时候隐遁世间,不受人重视,只有每逢乱世之时,才能得到极高的地位,封侯拜相。
这一家,便是兵家。
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掌权者希望自己的臣民钻研战争权术,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凌驾于万民之上,那个时候他们不希望大规模战争的发生。
但在乱世之时,每一个精通兵法战阵的兵家大贤,都是各国争相争取的人才。
相传,当初的秦汉、三国时期,便有无数的兵家大贤在战场上见性明心,问鼎盖世境界,甚至即使在盖世境界之中,他们都属于其中的佼佼强者。
霸王项羽,以绝对战力惊世,少年举鼎成名,灭秦而成道,一手霸王十八挑败今天下英豪,最终虽然兵败刘邦麾下,被十余名盖世高手围攻,却任由未死,反而在乌江边以战升华,乘骑乌骓宝马破碎虚空而去。
武圣关羽,以忠义冠绝天下,温酒斩华雄,问道盖世,一手春秋刀法拖刀斩,天下难寻抗手。之后败走麦城被擒被杀,头颅送往曹魏。但坊间亦有传闻,关羽头颅虽断,却被神医重接由此复活,这传言是真是假,时代太过久远,早已无人知晓。
除此之外,还有韩信、赵云、张飞、吕布、张辽,以及前朝的赵匡胤、朱元璋、陈庆之、慕容垂、慕容龙城等人,他们皆于战场上突破,借沙场征伐成就己道,每一个都是战力惊天,足以越级战斗的天骄。
盛世之时,天下稳定,鲜有大规模征战,因此纵使如岳飞、杨业、戚继光等大才之人,依旧难以明道问鼎盖世境界。但一旦乱世开启,这些人经历铁血战争,几乎稳扎稳打地会成为盖世战将。
而这些沙场神将一旦成为了盖世高手,他们的攻击力将足以让同级的武者肝胆俱颤。
大隋帝国唯一的一名盖世战将,天刀宋缺,便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宣战魂,在大明帝国内部大肆宣传兵家勇武精神,培养传世名将,积攒兵家人才。
这,才是四个新政之中最重要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