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王芝芝带着王元良一起去衙门办买地的手续。
最终的成交价格是,良田六十二亩,李员外不愿意降价,但按六十亩地算,其中两亩旱地算是赠送。
山地的总价倒是少了一些,原本是二百两,便宜十两,就是一百九十两。
买地总共花了一千零九十两银子,牙人的牙钱也就是手续费,王芝芝这一方付了五十五两。
原本王芝芝以为都是按照市面上十分之一的比例收的,也不知道徐掌柜怎么和牙人说的,最终只收了一半。
最后还是王元良悄悄和她说,可以不走牙人而直接找官府进行登记来买的,官府只收五十分之一的手续费。
所有的地都记在了王元良的名下,办好的地契王元良转手就让王芝芝收起来。
王元良小声说,“收到你那个袋子里,应该不会丢吧?”
那个袋子?噢,原来说的是自己的公寓,当时为了说服他让自己去京城撒的借口。
“嗯,肯定丢不了,银票我都是放里面呢。”
两人并排走出衙门,王芝芝发现王元良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他假装很随意地在东张西望。
“哥,你在找什么东西?”
王元良身形微顿,“没有,只是随意看看。”
王芝芝耸耸肩也没太在意。
买了地,就得安排地里交接的事,城北的小农庄一直有佃农在打理,王芝芝也不打算换掉。
不过管理的人还是要培养起来,还要安排那十几个从崖口关过来的难民。
那些难民被许老将军安排在了一个小民宅里,王芝芝跟着去看了一次。
领头的是原本村里的猎户,野外求生的能力不错,所以才能带领他们走了那么远。
还有那天那个小男孩,叫周元白。
当时和他一起的少年叫周兴年。
他们的村子叫周家村,这些人全是姓周的。
王芝芝和他们交谈了一会,询问了他们愿不愿意先帮她打理田地。
这群人哪有不愿意的,有吃有住还能分到工钱或者粮食。
“你们先歇两天,回头我再给你们安排。”
从周家村人住的小宅子回来后,王芝芝去了许老将军那。
“这几日他们的生活起居您安排谁看着?我想问下这些人的品性怎么样。”
许老将军点头,叫来一个中年人,“这是徐掌柜家主事的,你问问他。”
这些人都是正直纯良的农户,都是干活一把手。
不过这位主事说,那位叫周兴年的是读过书的,人也稳重,这些天都是周兴年和他最交流,可以让他帮忙管理这些人。
许老将军有些不耐烦,他不想让王芝芝烦心这些事,刚开始他也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让王芝芝安置这些难民。
哪想到还有这么多事。
“哎呀,你就让徐管事去给你安置这些人吧,你就想着在地上种啥就成了!”
王芝芝其实也不想管,性子里就有些懒的,“这怎么好意思呢?”
“没事没事,你就跟他说要种什么!”
主事也是连连点头附和,能帮许老将军做事,是他的福气。
“嗯,那我先考虑种些什么。”
其实种什么她都想好了,城北的水田里已经种了水稻,就等着打理收成就好了。
城西那片山地,目前还是空着的,王芝芝打算种土豆,这个季节刚好合适。
这个朝代好像还没有土豆。
前世王芝芝了解过土豆也是从漂洋过海传到中国的,也不知道许星文他们那支海外商队有没有见过这东西。
公寓里有一袋土豆,但是不多,只有六七个左右,一个土豆大概能切成三四块来催芽,再种到地里。
可再怎么每天攒,公寓里的土豆也不可能攒够四十亩地的种子啊!
王芝芝拿了一个土豆,先去了舶来品店问了徐掌柜有没有见过。
徐掌柜回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摇头,“好像还真没见过,您这是从哪发现的?”
“偶然在山上发现的。”
王芝芝放弃了全部种土豆的想法, 打算先攒五六天的土豆,先种一批试试。
余下的种甘薯,在王芝芝的记忆里,甘薯也是朝廷这几年刚推广的,目前种植人的还不算多,也不知道是推广力度不大,还是农民不喜欢。
接下来的几天,徐掌柜府上的主事一直在帮着安排周家村的人,先让周兴年安排种地的各种事宜。
先在山地那边种甘薯,他们人也不算多,十三个人。
王芝芝让周兴年自己看着办,要招长工或者短工帮忙都可以,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山地那边,留了一大块空地,王芝芝每天都从公寓里拿出土豆,切成块催芽。
直到第七日,把那一片空地都种满了土豆她才停下来。
不过还是继续攒着土豆,倒没有继续催芽,因为已经过了最佳的播种季节。
山地那边,没有河流水源,王芝芝让他们找人打了水井,要是太干旱就从井里打水浇灌。
忙完这一切,王芝芝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和艰苦。
难得休息两天,王芝芝又跑隔壁许老将军的院子。
看到许老将军在给几个陌生的下人安排事情。
他看到王芝芝过来,也没避着她,王芝芝听到说什么运水过去的话。
待到那几个人都离开后,王芝芝才上前问道。
“您是要安排人给许星文他们送水吗?”
许老将军点头,“这场仗到了关键时刻,现在双方都缺水,就看谁能熬到最后了,要是熬不过提前撤兵就算是输了。”
王芝芝提出疑惑,“但要大老远的运水过去,军营里那么多人,犹如杯水车薪啊,朝廷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许耀宗讥笑,“等到朝廷那群老顽固商讨出结果,崖口关也等不及了,我也只能先以最大的能力让他们缓一缓了,希望这天早些下雨。”
王芝芝也有些忧心,她要是在现场就好了。
“您也别太担心,可能许星文他们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