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宗亲刘循,再延汉祚三百年 > 第275章 不要小看年轻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身在晋阳的诸葛亮得知张任奉刘循之命率领十五万大军攻打邺城的消息后,陷入了深思。

他打心眼里不赞成攻打邺城。

尤其是诸葛亮打探到司马懿放弃河内、蒲坂,退守上党和邺城后,又得知张合不在邺城,立刻觉得攻打邺城是一场苦仗,更是一场恶仗,甚至是一场吃力不讨好的仗。

不过好在从蒲坂通往关中的道路通畅了,他立刻派人南下,将自己得知的情报和分析以及忧虑写成书信告知在洛阳的刘循,并建议刘循请张任以部分兵力监视邺城而以主力攻打壶口关、上党。

理由是这两处的魏军兵力不会比邺城雄厚,而且汉军是从反面攻打天险壶口关,更容易得手。

如果司马懿胆敢从邺城出援,正好半路伏而击之。

并且将他得到的匈奴人正在往云中集结,似乎有配合魏军,进犯晋阳之意的军报也告知了刘循:

如果张将军可等,待击败了进犯晋阳的匈奴人后,在下可协助张将军东西夹攻上党和壶口关。

刘循看了诸葛亮的书信,长长了舒了一口气。

因为他已经发现自己的失误了。

操之过急。

其实,并不是他操之过急,而是郑度、赵云操之过急。

自己也在无意之中被他们的情绪裹挟着过急了。

刘循没有埋怨责怪郑度,只是将收到的诸葛亮的书信递给郑度看过后,问道:“郑丞相,你觉得诸葛亮的话有道理吗?”

郑度看后,额头上竟然沁出了冷汗。

他也察觉到自己操之过急,几乎坏了大事。

诸葛亮的书信上虽然只是点了一句,张合不在邺城,这也就是在告诉刘循,如果汉军主力屯兵坚城之下,打得十分疲惫之后,张合突然杀出来——他可是有十五万大军啊!那整个战局将可能出现对汉军极为不利的逆转。

“陛下,臣下有罪!”郑度颤颤巍巍的给刘循跪下。

刘循忙将郑度搀扶起来道:“这不是丞相的罪,你和任兄只是建议,最终下决定的是朕,归根究底,还是朕的失误。再则,现在不是追究责任在谁的时候,我们现在应当立刻调整部署,以适应当前的形势。”

郑度思索良久道:“陛下,既然如今司马懿放弃了蒲坂和河内,我军应当立刻从关中派兵,北渡黄河,攻占蒲坂和河内,这样的话,往东就可以和公义形成对上党、壶口关的夹击之势,往北可以策应晋阳的诸葛亮。”

刘循想了想,问道:“如果张合来救援壶口关呢?他的麾下现在至少有十五万大军啊!”

郑度道:“陛下,我汉军在洛阳有五万精锐,现在黄河水浅,正好架浮桥,浮桥的标准要做到就算是夏季涨水,只要不是大洪水,桥上也能做到人来车往,最不济春季要达到这个标准;同时请张将军在邺城城下做好防御的准备,就算是张合来增援邺城,就算是和邺城的司马懿联合攻打,也要能守得住。”郑度想了想道:“只要我洛阳的人马随时能增援张将军,他麾下有十五万大军,挡住司马懿和张合的进攻应当不在话下。”

刘循问道:“如果明年夏天发洪水,冲毁了浮桥,截断了南北交通,任兄能守多久?”

郑度道:“陛下,这要问张将军的意思。”

刘循道:“好,将孔明的书信,以及你和朕商议的结果,一起送给任兄,让他好好的思考几日,再作决断。”

郑度问道:“敢问陛下,您准备派谁去恢复蒲坂和河内?”

“姜维。”

“姜维?”郑度道:“只怕他年轻识浅吧。”

刘循问道:“那以郑丞相之见当是何人?奇石(刘璝)将军已经回了汉中,随时准备增援巴郡,现在留在咱们身边的老将只有子龙和文长。你说用谁?”

“子龙将军?”

“子龙将军年纪太大了,朕不想他太过劳累。”

“文长?”

“文长如果去恢复蒲坂和河内,那谁来镇守洛阳?姜维吗?郑丞相将洛阳交给年轻识浅的姜维,行吗?”刘循说罢,微微一笑。

“这……”刘循的一番话,说得郑度也作难了起来。

刘循笑问道:“丞相,你知道赤壁之战时曹操多大年纪吗?”

“这……臣下不知。”

“曹操五十三岁。”刘循又问道:“当时的周郎和诸葛孔明多大?”

……

“周郎三十三岁,诸葛孔明二十七岁,孙权只有二十六岁,鲁肃算是孙刘联军这边年纪最大的,三十六岁。”刘循笑道:“所以,还请郑丞相不要看不起年轻人。年长的人虽然有阅历,有经验,但是有的时候容易凭着经验自负自傲,自以为是,而且还缺少创新进取精神。司马懿留在上党和壶口关的两个小崽子年纪也不大,正好让姜维去和他们交流交流。”

郑度听了刘循的一番话,老脸竟然一红,尴尬的笑道:“陛下,臣下受教了。”

刘循笑道:“郑丞相别误会,朕并非说的是你。”

当即,刘循下令,命令姜维返回关中,并且以张翼、关索作为他的副将,调拨给他关中的人马三万,包括防守黄河南岸的藤甲兵,跨过黄河,攻打蒲坂、河内。

得手之后,派人来禀报洛阳,等候下一步的将令。

姜维这一回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独当一面了。

而就在姜维赶回长安去调兵之时,匈奴左贤王刘豹率领十五万匈奴铁骑,在华歆的引领和指导下,浩浩荡荡南下,直奔晋阳。

刘豹,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子。

这个人可能是三国时期活得最长的人。公元一八八年(黄巾起义后的第四年),就有史书记载,由于南匈奴动乱,他就住在了汉地。

公元一九六年,他的叔叔继承了他爹的单于位置,他就出任左贤王,后接掌了匈奴左部(匈奴五部的其中一部)。

而他那个开始五胡乱华的儿子刘渊是他在公元二五一年生的。

而史书上明确记载,刘豹死于二七九年。

就算他是一八八年出生,他娘怀着他逃难到了汉地,活到二七九年,那这个刘豹最起码活了九十一岁。

历史上的刘豹可能长寿,但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诸葛亮。

那就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这样的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