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天气慢慢开始炎热了起来,此时姑奶奶已经离世半年了,当时根据老太太的生前意愿,没有葬进公墓,她说挺喜欢秦家屯那样的简单,忙碌,看到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她安心,所以简单上报后就葬回了村里。
没有什么隆重的仪式,一切从简,孤山上多了一座坟,世间少了一位老革命。
姑奶奶的三个子女也没有在京多待,毕竟还是特殊时期,办完丧事在秦老的催促下也就南下回去了,不过临行前也是再三嘱托陈晓要照顾好老人。
最开始陈晓怕老头不习惯,还隔三差五的往秦家屯跑,结果把老头给搞烦了,最后都不让进门了,陈晓看老头真没多大事,慢慢也就放心下来。
老头每天编写自己的书籍,说是要把自己一身本事给记录下来,不让失传了,每天抽空还要手把手教导秦京茹医术,偶尔村子里或附近的村民生病上门还要给人看病,日子过得别提多充实了,再加上陈晓的培训工作现在正在关键阶段,所以只好嘱托自己老丈人丈母娘多留意照顾了。
“叮铃铃~”
办公桌上工作电话突然响起,陈晓留下手中的笔接起了电话。
“喂~”
“喂~陈晓吗,我是你国安王叔。”
“王叔,我是陈晓。”
陈晓听到电话里对方的介绍自然记得自己还有国安的王,郑,周三位叔叔。
“陈晓,今晚有时间吗,我和你郑叔,周叔请你吃饭,顺便找你说点事情?”
“王叔,哪有叔叔请小侄吃饭的,如果三位叔叔不介意今晚到我家,我家你们还没去过呢,就当认认门,而且我那里说事儿也方便。”
“既然你小子这么说了,我们几个就不客气了,晚上我带几瓶好酒过去,咱们几个好好喝一杯。”
“那行,王叔,晚上小侄就在家恭候几位了。”
挂断电话,陈晓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国安又找上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想了一下没有结果也不再想了,又提起电话赶紧给家里去了个电话,让秦淮如准备今晚的食材,然后一个电话又打到了轧钢厂找何雨柱,今晚招待重要客人,可不得让专业的人来操办晚饭。
“三位叔叔,我敬你们一杯,感谢三位叔叔之前的帮助。”
晚上酒桌上陈晓主动敬酒,桌上只有四人,至于何雨柱,也是守规矩,一般做酒席就有厨子不上桌的规矩,所以就和秦淮如跟孩子们在其他屋吃,正好让四人喝酒谈事。
随着酒过三巡,王叔跟其他两位对视了一眼,放下酒杯开口道:“陈晓,这次我们三人上门确实有事找你,你应该知道,今年我们已经跟小日子和丑国那么恢复了正常外交,目前国内的形式也是越来越好了,欠老毛子的账也基本还清了,现在国家也有精力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布局外部了。”
这时周叔接话道:“年初,中枢已经着手香江,澳岛问题了。”
郑叔接着道:“这是为以后收回失地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两地内部人民发声。”
“这就需要两地有我们真正的自己人,且是有影响力的人。”
陈晓听到这里就明白三位叔叔找他的目的了,去香江发展,其实这是陈晓老早就有的打算,不过不是现在,原先是想等76年以后,不过如果现在就去而且还有官方背书,那就不是不可以,不过需要好好谋划一下。
看到陈晓沉默不说话,王叔又说到:“当然,陈晓你现在确实有不错的发展,如果不是没有好的人选我们也不会来找你。”
此时,陈晓心中还有疑问,于是问到:“为什么是我?”
“因为王家,也就是你外祖的王家,我们查到王家大房二房当年假死脱身国外,而最近二房也已经回港发展了,并且发展的非常不错,而且你们王家跟港岛的各大豪门世家关系都很不错,你有这方面的关系且又值得我们信任。”
听到这里陈晓才算明白为什么找自己了。
“那我能得到什么支持?”
“200万港币给你作为启动资金,遇到危险也可以寻求港岛我们的人的帮助。”
“不过200万也不是白给你的,也有任务给你,一是收集一切国内需要的技术,机械,物资,二是多给国内搞些外汇,国家可以用物资换,三是利用影响力促成并保证港岛平稳回归。”
说完之后,三人齐齐看着陈晓,等待陈晓的决定。
陈晓在心里权衡利弊,说道:“三位叔叔,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我需要跟家人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好,我们等你消息,陈晓你也不用有什么压力,无论你怎么选择,我们都不会有意见。”
“好,谢谢,三位叔叔。”
“来来来,不说了,今天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我们爷几个一定要喝尽兴。”
说完正事,酒桌上又恢复了热闹的气氛,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送走了几位叔叔,陈晓今晚在床上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直在心里思考着未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