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于是否接受天子册封,除了蜀国的别元邦外,大部分人认为应该接受,特别是这种天子主动找上门来的情形。

别元邦旧蜀国出身,长期游离于周朝的管辖范围之外,是故对周天子的作用认识不清,看得很淡。

别元邦认为,凭借蜀地今日的天时、地利、人和,完全可以自己发展,没必要非要给自己找个爹管着。

当然别元邦的认识也有其狭隘性,他话里话外,都是以巴蜀盆地为基础,根本没有要争霸天下、一统中原的概念。

这也难怪,长期封闭在一个地方,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特别是生活在盆地中的人,更容易产生“盆地意识”,产生“盆地即天下”的错觉。

而吴起、卫鞅、端木仲敖以及墨家诸子,则认为有必要接受天子的册封,成为一方诸侯,融入战国,方能统一战国。

经过综合考量,俱酒决定接受周天子的册封。

促进俱酒下决心的是,他想起了穿越之前,中国加入联合国和wto的故事。

这两则往事,都充分表明了一个道理:与狼共舞,方能会舞!

战国是一个复杂微妙的时代,要统一战国,就必须利用这个时代规则,发展自己,打击对手。

如果长期游离于周朝的统治秩序之外,那么巴蜀之地将被视同蛮夷,不利于外交与经贸的发展。

一旦与中原诸侯发生摩擦和战争,很可能为中原诸侯制造一次新的“尊王攘夷”的借口,形成“七国攻一国”的被动局面。

融入这个游戏规则,则可以充分利用列国外交,开辟结盟、游说、合纵、连横等等第二战场,将诸侯列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避免诸侯结成对付自身的联盟。

最最重要的一点,俱酒认为巴蜀必须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虽然自己的目标是一统天下,但穿越世界很危险,变数很大。能不能最终统一尚是未知数。

如果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导致巴蜀长期孤悬华夏的圈子之外,形成了事实上的分裂,那么自己就是历史的罪人!

巴蜀必须回归华夏,而融入周天子的朋友圈,就是第一步。

俱酒当即拍板:“准二三子之议,卫鞅起草奏章,端木仲敖作为特使,专赴洛邑,商讨册封事宜。至于向天子进贡嘛,不必吝啬,请身在洛邑的唐社社首公孙舞安排。”

接下来商议,封国的国号的问题。

按周朝的分封惯例,大概率是按照地名来进行分封。如果按照俱酒今日的地理位置,极大概率被封为蜀国,俱酒为蜀侯。

别元邦第一个发言,坚持以蜀为国号,这样更接地气,也方便统治蜀地居民。

但这却是俱酒所不愿意看到的,晋酒心中,始终有一颗复兴晋国的心。

但若封为晋国,则还须顾及尚在曲沃的便宜老爹,那位才是正牌的晋国国君。

如何平衡这二者的关系,俱酒将这一难题甩给了众臣,请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讨。

还是人多力量大,卫鞅、端木仲敖二人经过认真考虑,提出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案。

封唐!

晋国肇始,就是周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於唐,史称唐叔虞。

目前“晋”这一封号,因为便宜老爹仍然在世,俱酒作为亲儿子,绝对不能干出“子夺父爵”这种事来,届时将被天下喷死。

但“唐”这个国号,只是唐叔虞一代使用,到了其儿子燮父的时候,就将国号改为“晋”,成为第一代晋侯。

现在,俱酒跳出中原诸侯的圈外,独自在外开疆辟土,完全有资格立国开邦,重建一国。

但俱酒又不愿意与晋国切割得干干净净,那么将“唐”这个国号重新拾起来,不失为一种两面兼顾的办法。

卫鞅还对唐进行了一番高大上的解释,“唐”是上古贤王尧的封地,尧建立的氏族国家被称为“陶唐氏”;尧本人又被称为“唐尧”。

俱酒若被封为唐侯,是继承上古圣王这基业,必将成为尧舜一般的明君,开创尧舜一样的事业!

卫鞅这一番马屁拍得那叫一个高大上,得到了群臣的一致喝彩!

端木仲敖也不甘示弱,从字义上对“唐”字进行了一番解释。唐,有广大、浩荡、盛大之意,能够体现大国泱泱之风,以及自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众人的情绪再一次得到亢奋,讨论达到了高潮。一致认为,“唐”,不仅是唐尧之风的接续,更是晋国正朔的继承!

俱酒面色含笑,默认了“唐”这一国号。

除了上面这些高大上的理由之外,俱酒还有两个理由,无法向战国时代的臣子们解释。

第一,他无法说出,大约九百多年以后,这个世界上会出现一个朝代,叫做唐朝。

这个以“唐“”为名的朝代,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光时刻,站在了当时世界的巅峰位置。

“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方面都雄踞世界第一,是华夏历史上名副其实的黄金时代。

那个时代,四夷宾服,万邦来朝。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第二,他无法解释,“晋”这个词义十分美好的国号,在春秋时期堪称天下第一,但后世却沦为了“晋”为名的政权却都积贫积弱,兵荒马乱,说严重拉低了“晋”的含金量。

俱酒虽然是穿越者,但也迷信。开邦立国,就像开门做生意一样,大家都愿意让自己的公司有一个吉利的名号,那些倒闭了的名号肯定不会采用。

就像后世,大家开公司都想和“华为”打点擦边球,肯定没有人想叫“乐视”或“恒大”。

接下来讨论封国的爵位问题。

商议的结果,竟然出奇地一致,大家认为,侯爵即可,没必要追求公爵。

因为周初以来,天子只封过八大公爵国,分别是焦国、蓟国、祝国、陈国、杞国、宋国、虞国、虢国。

强如姜子牙与周公旦,一个被封在齐,一个被封在鲁,俱是侯爵。

但,这八大公国,却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接二连三、悄不焉儿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连个渣渣都没剩下。

如今仅宋国硕果仅存,而且还沦为了二流国家。

所以说,一个国家强与不强,与爵位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

相反,高爵反而会带来负面效应,很可能成为众矢之的,群起而攻之。尤其是魏、赵、韩三个源出于晋的国家,更不可能坐视,必然想尽办法,或明或暗地进行打压。

俱酒深以为是,于是确定下来,向周天子申请一个侯国的封爵就可以了。

然后俱酒对此进行了总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端木仲敖觉得俱酒总结的一些话非常有哲理,立即默默地全部背了下来,打算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俱酒讲过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等寓言,以及郑国的一系列故事,一众诗歌等,集结成册,流布天下。

众人皆是肃然起敬:“王上金句频出,臣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