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叔痤睿智地判断:事不过三!

今晚楚军一定会发起袭击,全军上下摩厉以须,枕戈待旦,准备一举击退楚军,保卫陈城胜利果实。

结果,当晚星光璀璨,银河飞渡,神经紧张的士兵都能听见虫儿鸣叫的声音,就是没有看到楚军一根毛,眼睁睁地熬到了大天亮。

天色大亮,睡到自然醒的楚军,吃饱喝足,列阵出营,又开始军事技术大比武。

魏、齐、韩三国联军士兵精神一下就松懈了,像木头桩子一样“扑通”一声,栽倒就睡着了。

公叔痤这两天也被吴起给熬坏了,将胡子拦茬的大脑袋栽倒在帅帐几案之上,打起了呼噜。

楚军各营士卒全部操练一遍之后,热身运动算是结束了。

吴起观察敌军阵势已毕,抚掌大笑。

左右问曰:“令尹为何发笑。”

吴起道:“倦而未食,士卒不固,三军数惊,师徒无助,击之勿疑!”

当下吴起将令旗左右两分,左军、右军迅速向大阵两侧发起侧击。

敌楼之上的观察了望哨发现敌情,急得又是击鼓又是挥旗,但“解令官”都睡着了,命令根本就没有传达到大阵的每一个神经末梢。

有警觉的联军发现异常,大呼“敌袭”,但这个时候,号令基本被吴起练废了,根本没人听。

正如吴起所预测的那样,左右两军在被骚扰两日之后,人困马乏,精疲力竭,连防御的弓箭都拉不开。

楚军左右两队几乎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抵抗,就突入了大阵之中,在大阵中狼奔豕突、横冲直撞。

唯一给楚军造成损伤的,就是大阵之中预设的一些陷阱埋伏和机关暗器。但这些小把戏对于大军集团冲锋来说,简直是螳臂当车,不值一提。

吴起的中军则死死盯住大阵正中的魏军阵地,虎视眈眈,蓄势待发,敌不动、我不动。

本来按照大阵阵法,中军担负着救助左右的职责,但目前左右两营都乱成了一锅粥,中军却被盯得死死的,并不敢去救。

左右两军苦战半晌,不见来救。其中齐军率先溃败,掉头向陈城方向逃跑。楚军负责攻打右侧的军队并不追赶,而是直接对中阵发起攻击。

吴起见状面露微笑,此时大阵中已经呈现“三打二”的有利势态,当下令旗猛挥。中军倾巢而出,以楔形阵的姿态,直击军阵中央。

魏韩联军依托军阵中的陷坑、机关、暗道、迷宫等设施,节节进行抵抗。

但这种大规模的集团作战,往往是大巧若拙,在楚军士气及兵力的绝对碾压之下,公叔痤从上古秘密兵书中拷贝下来的无敌军阵,终于摧枯拉朽般的崩塌了。

楚军挟全盛士气,突破军阵之后,再次打下了陈城,并且一鼓作气,将联军追击到了阳夏一线。

这又是一次快乐的衔尾追杀的过程,对这种狩猎式的进攻,楚军可喜欢了。

巴宁作为吴起当年在西河时期的得力手下,尽得吴起真传,依托涡水沿线,将阳夏防线打造得密不透风。

公叔痤的残军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拼了老命抢渡涡水。由于船只有限,渡河速度并不快,但楚军已经攻了上来。

吴起一看大喜,这又是一种兵家最喜欢的进攻态势,叫“半渡而击”,当下号令全军,克服疲劳,全数冲锋。

联军一见楚军两眼放光的饿狼模样,可要了老命了,不管会不会水,噗通噗通全跳下去,结果又被涡水吞没了不少性命。

隔河防守的巴宁也不管还有士兵尚未渡河,隔河下令放箭,阻止了楚军抢渡沙水的企图,却也误伤了许多联军士兵。

最终凭借一系列冷血的手段,硬生生地顶住了楚军的进攻,将战争拖入了隔水对峙状态。

齐军这次被魏侯拖下水,也算是倒了血霉,本来计划是群殴楚国,分享点战利品的,没想到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仅自身军队损伤惨重,还把楚国这个蛮子给得罪苦了。

恰好,此时齐国传来了齐太公薨逝的消息,当下齐军以国丧期间不得用兵为由,撤出了战斗。

这下,就只剩魏韩联军在苦苦支撑。

此时的吴起,已经不单纯是一位统军将领,更是一位军政大权一把抓的政治人物,考虑问题不仅仅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而是军事、政治、外交一把抓。

楚国在出兵北伐的时候,吴起已经奏请魏侯,先后向赵国、秦国派出使节,鼓动两国趁魏军南下、军力空虚的时机,伺机出手,攫取本国利益。

秦公师隰倒是挺讲信用,现在魏侯击尚在位,按照之前的诺言,并未向魏国用兵。

但在靠近西河之地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一方面算是对楚国交好的回应,另一方面也向魏国秀一把肌肉。

秦魏边境虽然没有发生冲突,但局势也骤然紧张,牵制了魏国西河的全部兵力不敢妄动。

反观赵侯章可是憋了一肚子气,听闻魏、楚围绕着陈蔡故地,连连恶战,牵扯了太多精力。又接到楚国使臣送来的交好书信,甘言厚币,以贿赵国。

赵侯章连续下达数道命令:

其一,对魏国的小弟卫国再次发动进攻,迅速出兵攻下了卫国的刚平城;

其二,再次增兵郑国,协助郑国反攻韩国,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但确实起到了恶心韩国的作用;

其三,对逃入太行山中的中山国旧部秘密支援,为中山复国运动拱火浇油,把魏国的飞地中山搅得鸡犬不宁。

四处冒烟的形势,令魏侯击急得焦头烂额。韩国也对赵国深度插手郑国之事大为光火,于是魏韩两国达成一致,派出使臣出使郢都,要求交战双方休兵议和,共商盟好。

楚王大笔一挥,命令尹吴起全权处理此事,将皮球再次踢回吴起处。

吴起在谈判中狮子大开口,要求归还楚国故地襄城、阳夏、郾邑、圉邑等五百里土地。

这些城邑和土地涉及魏、韩两国,都是一些边界的城池,三天两头的易手。

有些甚至都是春秋时期,晋楚争霸的历史遗留问题,根本不是在谈判桌上能掰扯清楚的。

谈判桌往往是政治和军事的延续,吴起熟练运行“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谈判艺术与技巧,趁谈判之际,突然出兵袭击了阳夏城,将阳夏这座楚国故城再次收归。

然后老吴勉为其难地同意,以现在的边界为基础,进行议和。

魏国那边,秦国人天天在西河边境搞演习,小卫国没日没夜地来求救,中山国形势如同鼎中沸水;

韩国这边,本来占据的伐郑优势,反而被赵郑联军打了一次反冲锋,形势越发不容乐观。

无可奈何之下,魏韩两国捏着鼻子同楚国签订了议和条约,以现在边境为基准,三国互不侵犯,友好相处,千秋万年!并举行了庄重的祭天和歃血仪式。

至此,魏韩与楚国,围绕着陈蔡故地的争夺,以楚国最终牢牢把控住陈蔡故地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