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潞州城外的那个风雪之夜,林远已经盘算好了日后和李三郎抗衡的资本。
安国相王的女婿,镇国公主的儿子——娶了李盈盈,他就有了这两重身份的加持,还是能和李三郎抗衡一番的。
眼下他要做的,是取得相王的好感,还有太平公主的信任,毕竟这两人才是他最大的靠山。
所以,林远一回到长安,就和李裹儿划清了界限,想要借此机会改变相王之前对他的偏见。
不过,李旦心思通透,哪是轻易就能蒙混过关的。
林远知道,自己想要逐步靠拢相王,需要拿出一些诚意出来。
毕竟这些年除了牡丹,他先后经历了李仙蕙、李裹儿这对公主姐妹,相王对他的偏见,恐怕不比李三郎少。
眼下,真诚才是他最大的武器。
所以,林远不想当即应下他和盈盈的婚事,那样显得太过谄媚,诚意不足。
他选择对相王剖明心意。
“不瞒王爷,此番回到长安,母亲说要好事成双,也提起过我与盈盈的婚事。但于私于公,我都不认为当下是成婚的时机。”
“哦,此话怎讲?”
“于私而言,盈盈是个好姑娘,她对我情深义重,又因我受尽委屈,我自然不能负她,但我不赞同好事成双的意图。”
林远顿了一下, 真诚的看着相王。
“王爷,临淄王迎娶新妾,林远自当为之祝福,但我并不想凑这个热闹,我与盈盈的婚事也不想与之捆绑。略给我一些时间去沉淀,对我、对盈盈都好。”
林远这话说的隐晦,但两人都明白这言外之意。
林远想说的是,虽然三郎娶了牡丹,他和牡丹的旧情已了,但他需要时间调整,并不想因此去娶盈盈。
而这,也正是李旦担心的。
婚姻不是赌气,更不是儿戏,他不想林远失意之下,冲动为之。
对林远的话,李旦很是赞同。他只是有些意外,没想到林远如此坦诚。
“那……于公呢?”
“于公而言,眼下关中饥荒,粮食紧缺,百姓们早已疲惫不堪,而安乐公主的大婚如此奢靡浪费,已经热得民意沸腾。如果我和盈盈举行婚礼,怕是要热得百姓怨声载道……”
李旦闻言,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的确,因为连年天灾,长安粮食紧缺的问题早已凸显,他曾数度上书提醒皇上,只是韦后当权之下,他的奏折根本无人打开去看。
李裹儿的婚礼如此奢靡,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百姓的口粮……
一个安乐公主的婚礼,已经热得民怨沸腾,如果盈盈接着大婚,怕是就成了众矢之的……
李旦看着林远,眼中露出赞许之意。
他倒是没想到,林远还能考虑如此深远。
果然,这个林远是有些真材实料的。
“如此说来,你和盈盈的婚事确实不宜操之过急,那就再等等吧。倒也不必急着接盈盈过来,或许你们很快就相逢了。”
“相王的意思是……”
“依照惯例,长安缺粮,皇帝自会率文武百官就食东都,恐怕很快就要迁往洛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