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冬至,今年的祭天大典,武姓族人还是主角。
虽然被罢黜了宰相之位,魏王武承嗣依旧风光无限,在祭祀仪式上,紧跟在女皇之后做了亚献。
对于这个象征太子之尊的位置,众臣无不私下嗟叹,敢怒不敢言。
这个朝堂,果真已是武家天下——皇嗣武旦,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百官面前了……
对此,牡丹倒是没有多少感慨。她知道东宫如今平静祥和,远离这朝堂纷争,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至于她,每逢大典,《神宫大乐》都是必备节目,自然十分繁忙,连续几天都和内教坊的乐工们一起排练宫廷乐舞。
安金藏的身体早已恢复,在武牡丹入东宫做少傅之后,他就升任乐坊博士,成了乐队的领头人。
如今,“十万宫廷乐”已经有了近千人,气势恢宏,颇具规模,排演也都进入正轨,舞艺越发精进。
排演之余休息的时候,牡丹依旧习惯和众人一起,听大家聊天说笑,讲一些八卦趣闻。
连续几年参与祭祀大典,素来有心的牡丹对于百官虽然认不全,却也大多脸熟。
不过今年,朝堂上似乎多了不少陌生面孔,而且人数也比以往多了不少。
牡丹站在偏殿一角默默看着,心想如果林远也在该有多好, 已经太久太久没有见过他了……
“牡丹,你在看谁呢,可是哪位少年才俊?”
安金藏发现了出神的牡丹,凑过来逗她。
“安大哥,今年的祭祀大典怎么这么多人,连这偏殿都要站满了……”
“你还不知道吧?这个景象,正应了那首打油诗,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耙推侍御史,椀脱校书郎。”
“什么意思?”
牡丹一头雾水,这首打油诗对她而言,似乎有些拗口。
“试官啊!”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安金藏干脆给牡丹补了一课。
原来如今武则天欲以禄位收买人心、广纳贤才,朝堂选拔人才除了科举之外,她又发明了“试官”的鼎新之举。
文武百官,无问贤愚,悉加擢用。一时间,朝堂人满为患,出现了大量“冗官”,其中难免有滥竽充数,尸位素餐、违法乱纪者……
于是,有人就写了这首打油诗,讽刺这“冗官”现象。
不过,武则天也不是盲目试官,而是宽进严出,优胜劣汰,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
能者上、庸者下,有违法乱纪者,轻则罢黜,重则刑罚,再重则诛杀。
别说,这优胜劣汰的选人之道,不仅达到了笼络天下人心的目的,也确实让一些贤能人士脱颖而出。
牡丹听着,忽然想到了林远的那句话——铁打的女皇,流水的宰相……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不拘一格,广纳人才,才使得很多寒门之士有了为国效力的际遇。
来大唐两年多了,别的暂且不提,武则天的容人之量、识人之智和用人之术,牡丹是真心佩服的。
牡丹正想着,安金藏忽然轻轻的碰了碰她。
“牡丹,你看魏王身边,那个红袍长须的人……”
“看到了, 他是谁?”
牡丹朝着安金藏的眼神望过去,看到了一个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和武承嗣大约差不多的年纪。
不过,两人的气质截然不同,这个人身上没有武家之人的跋扈和张扬,而是内敛平静,超然物外。
此时,他正被武承嗣拉着饮酒。
这个人她倒是见过几面,似乎也是武则天的子侄,不过从无来往。
“他是安平王武攸绪,掌朝集礼仪之事,最近我和他多有交往。牡丹,这个人和魏王他们不同,你以后若是有什么难事,可以找他……”
牡丹正要细问,乐舞表演又要开始了,两人也就没有再说。
不过,武攸绪的名字,她倒是记在了心里。
——
连续几日的热闹,终于落下帷幕。
就在冬至节的假期要过去的时候,武则天这才想起了儿子武旦。
这一年,东宫颇为安静,魏王那里似乎也没了动静,很少再针对皇嗣了……
听上官婉儿说,如今武牡丹和魏王府来往密切,关系亲密,而东宫之内也是一片祥和,父慈子孝。
对此,武则天十分满意。
能让李武两家和睦相处,这正是她乐于看到的——否则,天天为了皇嗣之位,吵得头疼。
算起来,这武牡丹去东宫也有一年了,正是婚配的好年纪,鉴于她的优异表现,武则天决定再次给牡丹赐婚。
所以,她叫来了儿子武旦。
“旦儿,听说牡丹一直住在春华宫,和孩子们相处也都不错。依我说,就把她收入后宫吧!”
武旦一听,神色微动,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对于武牡丹,他现在的心态有些复杂。
自从那年花朝节牡丹宴上,初次见识牡丹的诗才,他就对这个小丫头印象深刻。
后来九州池重阳宴上,牡丹当众拒绝了陛下的赐婚,武旦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再后来,宫廷乐舞,少傅之职,无不证实牡丹的确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也让他颇为欣赏。
当然,后宫之中,才女不少,但是久待宫中的人,慢慢的都变得谨小慎微,心机深沉,比如那审时度势的上官婉儿,还有那野心勃勃的韦团儿……
武牡丹最特别之处在于她的无欲无求,眼中存留的善良和单纯,身上蓬勃的活力和热情……
如今牡丹住在春华宫,和几个孩子相处融洽,东宫有了久违的欢声笑语,武旦也心生欢喜……
只是,武旦很清楚,这个牡丹的心思,怕是不在他的身上……
就在母子二人聊天的时候,有人发现,窗外夜空悬着的那轮圆月,慢慢变成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