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墨听曾瑜这样说,也笑了,不过她还是说:“曾爷爷你也得注意身体,也得健健康康的。”

“哈哈哈,好,曾爷爷也健健康康的。”曾瑜开怀大笑。

坐了一会儿,几个人也该启程了。

杨墨把准备的东西交给那个小战士:“辛苦了同志,一路上多照顾些爷爷。”

那小战士非常郑重的回了一个军礼:“杨墨同志你放心,照顾首长是我的任务。”

杨墨又嘱咐了三个老人一声,王奶奶坐在车上还说呢。

“孩子,一定要去京市看我啊。”

“好的奶奶,你们一路顺风。”

汽车启动,杨墨和苏阳各抱着一个孩子,看着两辆车驶出南台子,向着远方开去。

等车影消失,两人对望一眼,然后携手进了院子。

苏阳直接把大门也插上了,这个时候一般也不会有人过来了。

正要往屋里走,就在这时传来了敲门声。

苏阳和杨墨又是互看一眼,然后苏阳又去开门。

门口站着的是李阳和方晨盈、唐文君三人。

“看到你这刚刚有小汽车,那会也没过来,是谁来了?”

杨墨笑着说:“一个在这边劳动学习的老人,回城了,就过来告个别,也就没叫你们。”

李阳点点头:“没事就好,我就说没啥事吗,这俩个还瞎担心,这是好事啊。”

方晨盈白了李阳一眼,也没继续这个话题,就上前逗孩子了。

杨墨让大家进来,到月台处坐下,问:“你们应该都吃过饭了吧。”

唐文君点头:“早都吃了,看车走了才过来的。”

杨墨:“这些人都回城了,估计离高考恢复也快了,咱们这么长的准备时间也该检验了,你们的复习都什么样了?”

听到这个话题,方晨盈的脸就有些苦相。

唐文君笑着说:“都还行,晨盈复习的也不错。”

方晨盈嘎着嘴:“哪有,我还有好多做不出来的。”

杨墨安慰她:“没事,有多少都是不复习的,只要你学了,就肯定会有优势。”

唐文君也跟着说:“就是,你只要坚持下去,咱们一起去读大学。”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那边苏阳和李阳也在聊着。两组人各说各话。

聊了大概半小时,三人告辞了。

用唐文君的话来说就是:“还有时间,回去要再翻翻书。”

方晨盈是撇嘴跟着一起回去的,她真想今天就这样休息了。

这下苏阳送出去,顺便关大门。

嗯,这回没人来打扰了。

杨墨为了狗狗,然后带着苏阳和孩子回了空间。

杨墨:“你先哄孩子吧,我也的再复习一下。”

苏阳的大脑她也不敢比,所以还是得坚持笨鸟先飞。

反正苏阳又不用像她这样的费时费力,那家里的活就多承担一下吧。

苏阳也没说啥,哄孩子他也高兴。

他在那边逗着孩子,也哼唱了歌。不过是杨墨曾经哼唱过的。

杨墨在一边也没看进去书呢,就问他:“你在那个末世,有没有什么歌曲?”

苏阳摇头:“没有,那时候我又不是人类,哪会什么歌曲,再说了,那种环境大家都是为了生存,哪有人有心情唱歌啊。”

杨墨撇撇嘴,不知道歌曲是精神食粮吗。

不过她没说,还是拿起了手中的书。

我要好好复习,要一鸣惊人。

苏阳那边慢慢的把孩子哄睡了,看杨墨看书整看的认真,就自己去泡温泉了。

正常温泉是不能频繁泡的,但是这空间的养生温泉则没有忌讳,反正当泡澡了,对身体还好。

杨墨看的用心,等苏阳回来,告诉她该休息了,杨墨才放下书本,又揉了揉眼睛,然后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完美曲线展现,让苏阳眼睛一亮。

看到苏阳的眼神,杨墨白眼一翻:“睡你的觉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杨墨和她的朋友们都认真的复习着。

虽然有工作要做,但是不管是方晨盈还是唐文君,亦或是王亚男,都没有放松学习。

甚至王亚男也搬到小院,和唐文君一起,既能学习,还能做个伴,挺好的。

就这样,时间到了九月,李阳接到了京市的电报,说是上边已经确定要恢复高考,让几人做好准备。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欢欣鼓舞。

同时,学习的更加用心了。

10月21日,相关报纸、广播通报了国家关于恢复高考的通知。同志明确说出,参加高考的不限应届生,包括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以前毕业的知识分子。

一时间可谓举国欢腾。

尤其是知青们,可谓是多年辛苦终于有了盼头。

很多知青都嘶吼着呐喊、甚至有哭泣的。

真的,在农村的日子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 ···

消息一出,全国各地都沸腾,一时洛阳纸贵。

关于教材、关于学习资料都成为了抢手货。

毕竟,多少年不学习了。

大家蜂拥着涌向学校、废品站等地方,期待着能有所收获。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

很多知青受不了乡下的苦,已经在农村结婚,或是娶了农村的女人,或是嫁给了农村的糙汉,孩子都有了。

这个时候一旦高考进了城,那么也意味着分离。

有的人有良心,念及家庭,即使考走了也是惦记着家里。

但是大多数人考走了就是分别,就是抛家舍业,妻离子散··· ···

大环境造就的现实也是没办法的,这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波折。

是时代的哀伤,也是一群年轻男女面对人性的选择。

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人付出了多少又有谁能了解。

杨墨记得自己曾经在另一个时空看过一个报告。

一个大型军用化纤被服工厂招收数万女青工,主要来源为知青。当时身体检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为处女,结果发现70%以上的女青年不合格,鉴于这种情况,当局无奈只得放弃了此项要求。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注:报告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