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毛跟着姜月的步伐一边封土,一边道:“那肯定是穿着非常暖和啊。”

“我给他们看了我的手,一点冻疮印都没有。”

大毛知道自家大姐想要在村里推广棉花种植,他当然是不遗余力的替自家大姐宣传啦!

况且他也是实话实说,棉花做的棉袄棉裤,棉鞋,只有上身才知多么舒坦暖和。

姜月听大毛对棉花的追捧,心下也有几分高兴。

“村里人若是问起我因何知道棉花的种植之类,你就告诉他们是我在府城的一家书店,里面的杂书上看到的。”

假的终究是假的,蒙蔽了一时,却也经不起推敲。

罢了,自己以后低调点,不搞出什么稀奇古怪的名堂也就是了。

乡村平静的生活姜月很喜欢,能这样一直平淡安稳过下去也很不错。

姜月不希望目前的平静被外力打破。

“大姐,我来浇水吧,你坐那边歇歇。”大毛见姜月不时用手捶腰,在姜月又要提水时,把水桶接了过去。

姜月也没拒绝,揉着酸痛的腰就坐在一旁的石墩上。

“这些丢进去的是甚种子。”

一道声音打破平静。

姜月听着声音回头看去,只见大铁媳妇提着只桶过来,正要从缸里取水煮猪食。

“是棉籽。”姜月又把棉籽的来处说一遍,着重介绍了棉花的用途。

大铁媳妇听见果然很兴奋,冬天能御寒的棉絮,竟能种出来,真是稀奇。

大铁媳妇围着营养钵看个不停,待见前面有些营养钵已经封土的样子,忙放下桶,跟在大毛身后把浇过水的营养钵覆上碎土。

“月娘啊,这些棉花籽长出棉芽卖吗。”大铁媳妇十分心热。

她经常出入姜月家里,对去年冬天姜来福一家人的御寒衣物也有猜测,只没想到是用棉花做的,那样柔软暖和的触感,她也想拥有一身。

“自然,好多棉籽呢,四婶放心,定少不了你的。”

大铁媳妇得到肯定的答案,封起土来更是快。

她和大毛相互配合很快就把所有的营养钵都浇过水,封过土。

时间进入初夏以来,天越来越长,这会儿夕阳仍有余晖。

“四婶,你家的麦场打了吗。”

姜月见大铁媳妇转而去煮猪食,找了个话头搭起话来。

“嗯,就在我家门口的那块荒地,今儿刚把草拔完,下午的时候又浸过一遍水,明后两天用石磙细细碾平就成了。”

大铁媳妇一边往简易灶台里添柴,一边说。

她们两家因着宅基远离村里,故而场地颇大,碾个麦场,晾晒麦子都有地儿,不像村里有些住的挤巴的人家,院门前就是村道,村道前就是另一排人家的后墙。

农忙时碾麦场就施展不开,只得在割麦前几日把地头的麦子割了,拔掉麦根做麦场。

“那还挺方便的,场子弄在家门口,就不用夜里去地里守着麦子了。”大半年的辛苦,要交的粮税都从地里来。

麦子碾成麦粒,在晒干那也是需要时间的,家里所有的麦子都在麦场里等着碾粒,晒干,进仓,可轻忽不得。

每家的麦场夜里都会有壮劳力拿着棍棒,带着凉席在那守夜。

晚饭时分,一家人吃着晚食。

晚食是姜月做的,家里工坊现成的白馒头,姜月只烧一锅稀饭,把家里的酸菜坛子打开,并着豆腐做了个懒豆腐。

又把豆皮切丝,拌了满满一大海碗的凉拌豆皮。

”阿爷,咱家的麦场今年弄在哪儿了。”

“就在豆腐坊东边的荒地上,你去拿豆腐豆皮的时候没看见吗。”

“我只顾着早些把饭做好,没留意看别处。”

“阿爷,啥时候割麦啊,家里大梁也有了,啥时候上梁,要等二叔二婶回来吗。”

按照姜月前两天去田地看到的麦子,要收割差不多要到五月端午,家里也就这段时间得闲。

从原主的记忆里就知,一进入农忙,也是忙的披星戴月都不夸张。

“不等了,今儿让族长看了下黄历,后日就是吉日,就那天上梁,明儿我和你爹去找李屠户定猪,再把要用的酒菜买了,后日中午就能摆酒请客。”

姜来福显然和老太太商量过,一旁坐着的闻听此言老太太并无异议。

时下口中说的上梁并不是真的上大梁,而是房屋垒成挑个吉日摆酒庆贺。

实则在大梁运回后,谢东海就带着手底下的一应人手,把大梁上到房屋顶,又用竹竿交错缠绕做成架骨,最后密密固定好一层芦苇,糊上黄泥,再铺设瓦片。

技术好的泥瓦匠上的大梁,铺的瓦片,每逢下雨也不漏一滴雨。

四座青砖大瓦房,如今只差最后的收尾工作,谢东海紧紧活,想来能在农忙前做完。

姜月还记得她小的时候村里有谁家上梁,都会洒些小小的梁馍,那是小小的馒头蛋黄大小,上面会点一个喜庆的红点点。

怕梁馍的人会站在新建成的屋顶上,把梁馍,一些硬币,糖果之类的抛洒下来,下面等着的人争相拾捡,好不热闹。

“阿爷,阿奶,咱们做些梁馍洒洒吧,也添些喜庆。”

姜月建议道。

“梁馍是甚?”姜来福和老太太面面相觑,一旁听到的姜大江几人也充满疑惑的看向姜月。

姜月这才想起她方才想起的记忆是她现代幼时的记忆。

这里是没有梁馍这样东西的。

”就是白面做成的一种小馒头,明儿我来做,后天吉时的鞭炮一响,把梁馍从屋顶洒下来就成。”

姜月略微解释梁馍是个什东西。

老太太虽觉得有些花里胡哨,有那抛洒出去的,还不如留着自家吃,待听姜月说每个梁馍也只鹌鹑蛋大小,也就勉为其难同意了。

商定好此事,姜月就摩拳擦掌等着第二日。

二日一早,姜来福就和姜大江兵分两路,一个前往李家村李屠户家里定猪肉。

许是姜来福赶的巧,今儿夜里,李屠户就刚杀了一头猪,这也不用定了,姜来福直接就把一整头猪都买了回家。

姜大江则是去渔夫家里定了鱼,不拘大小,今儿打上来的鱼都送到他家里就成。

渔夫听罢忙忙点头,这算是一笔大单子,渔夫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忙把要碾场的儿子们都叫回来,先紧着今儿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