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423章 五国城之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国胡里改路,位于金国上京路、速频路之间,又与东京路相接,是三路交汇之地。

在三路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猛安屯,叫做屯河猛安,和屯河相距不到五十里,就是胡里改屯,来源于胡里改江(现在的牡丹江)。

这里,聚集着女真部落的越里吉、奥里米、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五大联盟部落,在这里建立了五座城堡,其中,越里吉城是五部落联盟的第一城,女真人习惯称之为头城,所以也叫五国头城。

五国头城西北之地,一处颇有些破败的院子,倒也不小,不过一副做工讲究的柴扉,两侧稀疏有序的篱笆,还算干净的院子,倒也显示出主人生活力求精致的风格。

院子里,一座地窨子坐北朝南建造在院子当中,这是这个地区常见的建筑,当然,这也是贫穷的佃户和下三等谋克部落里穷猎户、渔民才有的居所,上等的猛安部落的老爷们,是不需住在这样的居所里的。

地窨子一看就是当时仓促而建,许多后来修修补补的痕迹很是明显。院子西侧修建了一个草棚,一块露着白茬的桦木匾额上,“望日亭”三个瘦金体字,倒也筋骨俊朗,气度不凡,颇有徽宗官家的韵味。

地窨子的正屋门楣之上,也有一块白茬匾额,是为“求强居”,同样是瘦金书体。两侧的窗户上,外面蒙着两层“蒙皮纸”,糊得方方正正,月台的东西两侧,堆积着整整齐齐的柴火垛子,两名穿着羊皮袄的三十岁左右的汉子,正在西侧捡拾柴火,看样子是要取暖烧火所用。

二人一人直奔东面三间地窨子,一人却反身进了西面的地窨子,里面外间堂屋正中,一个地炉子里的劈柴已经烧没了,进来的汉子随手丢进去一根木绊子,火苗子一会儿便“嗖嗖嗖”冒了起来,顿时显得暖和多了。映照着屋子中间的两个人的身影,显得倒也高大了一些。

屋子里还是有些阴暗,但就着火苗子,看到其中一人兀自手里举着一支毛笔,正对着墙上自己刚刚写就的一首诗发愣,眉目之间颇有一些游离之色,不知道深思什么。

另外一个,略显沧桑,正轻声朗读方才写就的这首诗句: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唉,阿爹,都这个时候了,您还是不能释怀吗?我看,今天过来的那个耶律先千户,虽说凶狠了一些,但是好歹带来了好些东西,足以让我们度过这段最冷的阶段,我们还是应当知足才是。您看不见这个耶律千户盯着您写的求强居匾额,可是看了好大一会儿,要是汇报上去,金主恼怒了,我们……我们岂不是……”

话说了半截,却被那人犀利的眼神给怼了回去,没有说出来,却听那人说道:“大郎,本想经历了这许多,你应该清醒一点,唉,看来,你依旧是姑且则安,毫无长进。就连眼力劲儿也差了许多,如果这个耶律千户是成心来为难我等,哪有又是吃的喝的用的一股脑送过来的道理?莫不是你我这昏德公和重昏侯这么有面子不成?”

这二人正是大宋曾经的官家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

赵佶虽是沉迷书画,一心向道,但骨子里,尚有一丝骄气傲骨。赵桓却优柔寡断、怯弱无能,在接手老爹这副烂摊子的时候,就一心只想保命,所以对金兵可谓有求必应,才有了城破被俘的这么一段经历,更是对金兵有了一种骨子里的惧怕,反倒是远远没有了他老爹的这份傲骨和心里面那份挥之不去的希冀。

那员叫岳飞的宋将临走之时的一番豪言壮语,让赵佶心里始终心存夙愿。“太上皇受惊了,待以后岳飞接你回家!”正是这句话,一直让他坚守着这份执着。

只见他再次抬起笔来,在后面续写道:

“西风怒号彻夜寒,北狩南望几无言。

犹记将军当日语,遥待嵎夷日光悬。”

遂辍笔于地,哈哈大笑,仿佛一扫心中阴霾之气。

随着笑声,里屋出来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妇人,却是唯一和赵佶被掳来的郑太后。不过,看上去却是弯着身子,腿脚不太好,手里拎着一件皮裘,甚是惊喜的样子,大叫道:“十一郎,快看,衣服里居然有几件皮裘裹在最下面,这下,可不愁了。大郎,你也正好来试一试。”

赵桓急忙见礼,口称:“见过娘娘。”

郑太后将手中皮裘丢给赵佶,又从里屋拿出另外一件白色皮裘,递给赵桓。赵桓接过来,入手柔滑,就知道是正品行货,心里也是纳闷,今天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赵佶当年被完颜兀术(完颜宗弼)所挟持,岳飞不敢用强,致使营救失败,引以为恨。但赵佶却在最后关头传谕,让赵构克继大统,怎么说也是赵构上位的有力支持者。在这点上看,赵佶既比赵桓眼光长远,又杀伐果断,早知赵构如此出众,当初是不是就应该考虑传位九哥呢?

住在地窨子里,阴暗潮湿,这个冬天格外的冷,郑太后的腿已经伸不直了,膝盖酸疼,不仅仅是郑太后,就连自己和赵桓,也是觉得腰膝酸痛,尤其是前几场大雪过后,更是痛苦不堪。

好在完颜吴乞买尽管是“敕封”自己爷俩为昏德公和重昏侯,但公侯的爵位还是真的,一些必需的取暖用品还是有的,要不然,在这零下几十度的北国之地,早就冻成冰条子了。

还有两名心腹总管没有抛弃自己,一路跟着来到金国,总算有个打杂的手下,要不然,这爷俩加上郑太后这名女流之辈,怕是早就挺不过来了。

“十一郎,有两双乌拉靴子,我看就给小七和小五吧,他俩每天出去进来的,可是也不容易。”郑太后早就没有了自己太后的身份,对小七和小五的不离不弃,也是心里颇有感触,已经当成自己身边的亲人一般看待,虽说是延福宫的副总管,但也是下人,那又如何?没有了这俩人每天出去捡拾柴禾,自己这几个人,早就冻死了。

赵佶点点头,说道:“如果还有合适的皮裘也给他俩拿两件,这俩人,是要重赏的。”

郑太后点点头道:“这次送过来的衣服不少,我看这个千户定是早就算好了的,每个人都有。还有好些吃食和用具,尤其是那个碳炉子,你们知道吗?下面居然錾刻着‘宋国复兴二年制’,是咱大宋朝的东西,怎么送给咱们用了?可比咱们过去用的火盆强多了,还有呛气管子,一节一节的,已经告诉小七和小五怎么用了,真好。十一郎,我怎么感觉像做梦一样?”

赵桓披上皮裘,顿时感觉暖和多了,也笑道:“娘娘,阿爹和我好歹也是公侯身份,他们送一些东西,也是应该的。”

赵佶脸色不悦,训斥道:“你还真是心大,什么公侯?那就是个我们爷俩的笑话!你还挂在嘴边上。要是真是有这层身份,还至于发配我们住在这样的地方?”

赵桓讪讪地说道:“阿爹教训的是,是我想左了。可我也想不出这是为什么?”

这也正是赵佶有些想不透的地方。作为赵家天下的继位者,他是了解家族里面的刀光剑影的,远的不说,就他们爷俩,如果放在五六年前的开封府东京汴梁城的皇宫里,还不知道撕扯成什么样呢?

所以说是因为九哥,就有些说不通。他早就应该克继大统,至于他们爷俩的生死,按照天家无亲情的说法,巴不得他们爷俩死翘翘呢?至于“提兵北顾,恭迎二帝。”只不过是占据高义的一句口号而已,谁会傻了吧唧的把烫手的山芋拿回来,还是一手一块?

但要说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良心发现,善待于己,赵佶宁肯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不会相信这个推断。

金国对这爷俩的消息封锁还是很严格的,这几年下来,外面发生了什么,赵佶和赵桓基本上不知道。不过屯河猛安部落里,今年年初,就住进了金国皇帝的四子完颜宗伟,以及他的五万部族大军,赵佶推断,这是监视自己的。但想着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就这几个人,值得驻军五万之众吗?

赵佶和赵桓再怎么当皇帝不济,也能想到这不是为了自己这些人,以前只有五国头城的一个谋克部落,驻扎在自己这个屯子的南边,也不过百十个人,就连那个赤鲁谋克,还时不时来拿走几幅字画,赵佶知道那是拿去卖了,但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一个小小的谋克,就能颐指气使,何况金国皇帝四皇子呢?

这肯定不是因为他们,但又说不出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但今天那个耶律千户的态度,却是实实在在的,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是福还是祸?这一系列的问题,始终萦绕在赵佶的脑海里,就连铁炉子烧好了引发郑太后和众人的欢呼,都没有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