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 > 第744章 封赏(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此番随天子刘辩出征的其余几位将领皆按照功勋得到了不同的晋升:

太史慈此战奋勇杀敌、表现亮眼,被刘辩封为牙门将军,是为偏将。

周泰和蒋钦此战随黄忠立下奇功,也都得到了升迁,晋升为别部司马,乃是黄忠军中的属官。

新来的许褚被封赏为武库,这是执金吾典韦的属官,以后跟着典韦一起保卫刘辩的安全。

文官之中,贾诩此战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功勋颇高,得到刘辩重赏,封为关内侯。

关内侯乃六品爵位,享金印紫绶的待遇。

殿内的贾诩本是双眸微闭,呈闭目养神姿态,但在听到自己所得的封赏后,也是忍不住睁开双眼。

连忙上前行礼拜谢。

他虽对功名利禄视之轻淡,但在被封为关内侯后,依旧止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要知道这可是关内侯啊!

整个大汉朝堂之上,得到这等殊荣的也是寥寥无几。

咱老贾家总算是风光了一回!

朝堂下方其余文官皆羡慕地望向贾诩,纷纷攥拳暗道,“下次若有战事,一定要积极争取!”

至于新来不久的管仲之后管宁也因为在此次战役中获得功勋得到封赏。

因其常年居住在高句丽,熟知当地的人文地理,故而被刘辩封赏为望北县县令。

望北县位于国内城郡内,属于当地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

虽只获得了个九品县令芝麻官,但也算是不错的开端。

且刘辩有意考察管宁的品性和治理能力,若是后续能够在当地做出不错的政绩,自然会得到晋升。

其余有功勋的文武官员各有封赏,便不再赘述。

大殿内,金龙纹路的龙椅上,刘辩扫了一眼群臣的神情姿态,开口再道:

“此番能够大获全胜,皆因诸位爱卿齐心协力,朕心甚慰。”

“然,高句丽虽被灭国,其还有一个盟国倭国仍在大汉东北部虎视眈眈。”

“倭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

“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慑于武威……”

“故而,朕欲整军备战,再度出兵,灭其国!!!”

“诸位有何见解?”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要知道。

天子刘辩才从一场战争的泥潭中抽身出来,这还没休养几天,便要再度整军备战,陷入下一场战争!?

虽说上一场对高句丽国发起的灭国之战大获全胜,大汉不仅收获了大量的钱财粮人,而且本土疆域再度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民心高涨,军心振奋!

然。

发动战争便意味着资源的支出和消耗,意味着人员的调动和调整。

得功之人上,过失之人下。

此举引起朝中老臣们的不满。

他们在位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稳如老狗,只想一直这么稳当的下去直到退休,不想再有什么异变。

况且,一打仗,他们背后的世家大族就要出人出钱出粮。

人不乐意当这冤大头。

故而朝中的许多老臣们皆持反对意见,且十分坚定!

与之相反。

朝中的功勋武官们则显得饥渴难耐,恨不得现在就立马带兵出征。

他们才从刚才的封赏仪式回过神来,早就眼热不已。

尤其是在看到跟自己同一年进来的同胞都得到了封赏,自然也想分一杯羹。

而新的战争,新的功勋便是晋升的机会!

新来的太史慈、许褚等人亦是期待着对倭国的战争。

群臣的反应,刘辩尽收眼底。

他对朝中群臣持相反意见已经心里有数。

这时。

老臣集团的代表中书令杨彪缓缓出列,拱手道,

“陛下,老臣以为攻打倭国之事还需慎重考虑一番。”

“倭国,弹丸之国尔,其国小而陋,其民矮而鄙,国内皆修鬼邪之术,视文道正途于不顾。”

“依老臣所见,此乃自毁根基之道,无需我们出兵攻打,不出数十年,自会灭亡!”

杨彪此言一出,荡气回肠,在大殿内经久不消,赢得一众老臣和世家集团的赞同。

大殿上的刘辩神情淡然,右手指节很有规律的敲打着扶手。

杨彪见陛下并未出言打断,于是撸了撸袖袍,继续出言道:

“况且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杨彪的意思很明显了,间接提醒天子刘辩用兵很费钱费力,而倭国又太遥远了,且是个弹丸小国,灭了倭国意义不大,收获很少。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陛下何不遣一使者前往倭国,说明来意,若是倭国看清形势,俯首称臣,饶恕其死罪,也未尝不可。”

总而言之,杨彪之言不无道理。

此言一出甚至说动了朝堂上大部分的中立者。

“以上便是老臣之赘述,烦请陛下多多考量。”

杨彪拱手一礼,缓缓退回原位。

上首,刘辩微微点头,开口问道:“诸位对杨爱卿所言,有何看法?”

“臣,附议!”

“微臣附议。”

以杨彪为首的世家集团纷纷出列摇旗呐喊,为杨彪助阵。

群臣附议之际,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适时响起。

“陛下,臣有不同的见解。”

众人抬眼望去,却是方才通报封赏的兵部尚书郭嘉郭奉孝。

“郭爱卿但讲无妨。”

刘辩对其点头示意,开口道。

郭嘉出列,拱手一礼,侃侃而谈道:

“陛下,诸位大臣,在下以为倭国实乃顽疾,一日不除,我大汉幽州沿海便一日不安!”

“正如陛下圣言,倭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若不早日灭之,恐其后世危我华夏大地,届时悔之晚矣!”

“早在昔年汉光武帝建国之时,倭国还未有这个国号,只是个东洋岛国,岛上民众衣不蔽体,卑贱不已。”

“其岛国为寻求大国庇护,免周遭之国侵犯,故而特遣使者至洛阳,愿奉贡朝贺我大汉。”

“光武帝宽宏大量,怜悯其国子民之苦难,故而赐其国名为倭国,其王又求汉皇赐封,光武帝赐号倭奴王,又赐其使臣金印。”

“往后百余年凭着我汉皇所赐金印和名号,方才从周遭如狼如虎的群国之中脱身出来,得到庇护,进而发展至今。”

“然其现倭奴王不思如何感恩我大汉,反而狼子野心伙同高句丽国建立联盟,对抗我大汉,杀我汉民,掠我汉土,实乃不可饶恕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