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539章 你小子,到底在玩什么花样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9章 你小子,到底在玩什么花样经?

养心殿上,永乐皇帝看了阿鲁台的回信,哈哈大笑起来。

这已经是大明和鞑靼阿鲁台之间的第四次书信往来了。

到底如何对付阿鲁台,大明内部的意见是“以拖待变”,用“拖”耗死阿鲁台,大明可以逸待劳。

但阿鲁台如今已经陈兵关外两个多月了,大有不满足条件誓不退去的架势。

对此,大明内部的意见又分为两派。

一派以太子朱高炽、首辅杨士奇为代表“主和”。也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出兵,以免百姓遭殃、生灵涂炭。

另一派是以永乐皇帝和高希为代表“主战”。

他们认为,一是阿鲁台陈兵关外两个多月,又不敢攻城,粮草消耗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趁机予以痛击,乾坤可定。

二是阿鲁台通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实力已经远在蒙古诸部之上,打残它才能恢复“诸强争雄”的状态。这才是大明既定的最有利于大明的国策“各方平衡”,绝不能让任何一支势力坐大。

永乐皇帝觉得阿鲁台可笑:“哈哈,这个阿鲁台,以为朕老了,上不得马、拉不弓了,估计还以为朕怕了他,所以迟迟没有出兵。朕给他机会认错退兵,他顺杆往上爬,要这要那的。看来朕再不出手,他就要反了天了。”

永乐皇帝说着将信递给了朱高炽等人传阅。

这时,高希一路小跑进了殿,面色黝黑,看上去又有些疲劳,不过精神状态很好。

“怎么迟了?正在议事,你且看了阿鲁台的信再说话。”

高希站定,接过传阅的信件,扫了几眼。

“爔儿,你认为现在该出兵了吗?”永乐皇帝问道。

“父皇,儿臣以为随时可以出兵,但不需要出动大军,出奇兵,出奇制胜才是上策。”高希答道。

“四弟,阿鲁台在大同城外安营扎寨两月余,日夜防备,如何出奇兵?父皇,儿臣以为不管是出大军,还是出奇兵,都不好。”朱高炽明确反对。

“那你说,如何解开目前的僵局?”永乐皇帝问。

“阿鲁台每次信中收都会提到,要求恢复互市,要茶、盐铁还有粮食。那就重开互市,于大明也是有利的。让阿鲁台先退兵,然后我们才开互市就是了。边境内外的两边子民,都可免于刀兵之灾啊!”

永乐皇帝听了,心中不悦。

是,和平是和平了,阿鲁台却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反而坐大了。阿鲁台在蒙古诸部中的威信上升,大明则失分。

如此,鞑靼一家独大的局面会继续,这和既定国策背道而驰。

以后,阿鲁台哪天想搞事了,他又会来。这就是永乐皇帝在申斥诏书中所说的情况,“藉朕之善需索无度”。

永乐皇帝瞥了朱高炽一眼,又想起了曾问杨士奇的那个问题,“高炽和高爔,哪一个更适合坐这把龙椅”。

“阿鲁台在信中提出,要朕拿一百支步枪、一百支手枪和一批弹药,去换海寿等人。你是怎么想的?”

朱高炽想了想说道:“海寿是大明的使臣,又是父皇倚重的内官,万无不管的道理。枪支可以给,但也要等他们退步之后,一手交人、一手交货。鞑靼造不出枪支弹药,就算给了他们,也不会威胁到大明的安危。”

对这个回答,永乐皇帝内心同样不甚满意。

只要枪支弹药给了阿鲁台,这两百支火枪虽然威胁不了大明,但却足以让鞑靼部在草原上更加有肆无恐了。说到底,还是会进一步拉开鞑靼部和其他草原诸部的实力差距,与大明对蒙国策不符。

“爔儿,你说这枪该不该给,人该不该要?”

“枪不能给,人,他爱杀不杀!”高爔回答得异常干脆。

“你有何道理?”永乐皇帝的眼神中透出欣喜的光芒。

“申斥诏书早就言明了,阿鲁台必须无条件退兵。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也是自古遵循的道义和法则。若答应了阿鲁台的无理要求,岂不是给人这样的印象,陛下接受阿鲁台的威胁,阿鲁台是得了好处才退兵的。大明国威何子,天子威信何存?”高希慷慨陈词。

朱高炽的脸微微有些红,却没有出言反驳高希的话。

“那么照四王爷的意思,又该如何处置呢?”杨士奇问道。

“出奇兵,斩首行动!抓了或杀了阿鲁台,哪里还会有这么多事!”高希说道。

“呵呵呵...”

无人反驳高希,却传来众人窃窃的讪笑声。

永乐皇帝觉得高希荒谬,也懒得和他讨论什么异想天开的“斩首行动”,便说道:“阿鲁台刚愎,陈兵关外两月余,还想与朕讨价还价,朕不还以颜色,他便不知道天威何在。朕决意出兵......”

“啊,父皇......”朱高炽一惊,想要再劝阻。

“陛下,不可轻动兵戈,三思啊,老臣......”杨士奇也说话了。

永乐皇帝站了起来,果断地抬手阻止了他们的劝谏:“不用说了,朕意已决。今天就到此吧!”

众人无奈,只能悻悻地退了出去。

唯有高希站在原地没动,永乐皇帝看了他一眼:“怎么,你是想劝朕不要出兵,还是要给朕说说你的‘斩首行动’?

“嘿嘿,”高希神秘兮兮地笑了两声,“父皇,请屏退左右,待儿臣给你说了‘斩首行动’,父皇再决定出兵不迟。”

永乐皇帝觉得好奇,正好也想轻松一下,便笑道:“你小子,到底在玩什么花样经?好,父皇就听听你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说完,他手一挥,刘公公便领着殿内的太监、宫女、护卫等一并退出殿去,“嘎吱”一声拉上了大门。

第二天,北征鞑靼的诏书发了出来,就是昨天商议的结果,大明要出兵驱逐大同城外的鞑靼大军。

而且,诏书中说,这回永乐皇帝要御驾亲征。

朱高炽、杨士奇等人看了诏书都摇了摇头,战事不开避免了,看来昨天四王爷留下来,也没能说动圣上。

同时,永乐皇帝还下旨向瓦剌“军售”,向瓦剌出售一百支步枪和一百支手枪,弹药充足供应。这是要通过加强瓦剌的实力,以抗衡鞑靼的势力。

朱高炽看了一肚子气,这个“军售”的主意,定是四弟高爔向父皇献的计谋。

他不知道这样会让瓦剌和鞑靼都死更多的人吗?

朱高爔,我要找他算账?

咦,他人呢?

朱高炽在六部衙门转了一整圈,又派人去高府传高希也扑了空。

一问,从宫里的各部同僚,再到高希的家人,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高希去哪里了。

朱高炽只能生了好几天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