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明皇子高爔传 > 第434章 永乐四年秋起夫,只今三载将何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4章 永乐四年秋起夫,只今三载将何如

以戴清原对自己的上司吕震的了解,东宫派出高希开始在礼部“夺权”,吕震必然要反击。

高希提出的几件事,桩桩都犯了吕震的“忌”,吕震应该震怒,然后想办法还手才对,或者架空高希,或者诬陷高希,至少也应该想个什么办法将高希弄走才是。

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

高希在吕震的配合下,很顺利地理清了西洋公司返航货物的清单和帐目,送去户部。

随太子北巡视察营建工程的相关账目,也很快理了出来,高希带了一份,到了北平府可以对照着检查工程情况。

至于精简迎接西洋船队的归来仪式,高希的意见也完全被采纳。

吕震甚至在内阁议事时,当众称赞高希的意见很好,符合圣上和户部历来倡导的厉行节约的主张。

戴清原一头雾水,不知道吕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高希这边也风平浪静,办完了事,便择了吉日,随太子在龙江关码头登船,先入长江东行,到了扬州入运河一路北上。

随行的官员,除了高希,还有皇太孙朱瞻基,高希的义子高强,原吏部主事萧仪,礼部右给事中李能等人。

萧仪,就是上回在奉天殿朝会时,硬扛永乐皇帝、反对迁都北平的那个心直口快的官员。

上回他被永乐皇帝“革职”,但却没有“查办”。

不就是一个敢说话的官员,说了几条和皇帝不一样意见吗?都革了职了,还要怎样!

再说,反对北迁的声音在朝中是普遍意见,萧仪只不过是大声说了出来而已。

朱高炽便找了一个名目,将他从刑部大牢捞了出来,顺便在文官中刷了一小波好感。

在北迁这件事上,太子朱高炽还没有拿定主意,他不想轻易表态。

如果反对北迁,就是和父皇作对,于他巩固太子地位不利。再说他的心腹高希,已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明确支持永乐皇帝,他若站出来反对,等于是说东宫内部有裂痕,于政局不利。

但这么多臣子反对北迁,还有户部尚书夏元吉屡次与他谈及,新都营建造成国家财政极大的负担,百姓赋税沉重。

朱高炽天生心地仁厚,百姓负担重,日子过不好,他也心有戚戚,寝食难安。

他早就想到北平府看看实际情况,奈何父皇频繁北巡,他只能一直留守京师监国。

这次代父皇北巡,正好看看实际情况如何。

数天之后,船只过了徐州进入山东境内,便是南四湖,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朱高炽坐了好几天船,感觉船舱里无聊且憋闷,便在南四湖的北边找了一个小码头下了船,说是走一段陆路,调剂了一下心情,顺带着了解一下本地的风土民情。

船只自管往前去,在济宁码头上等着便是了。

一行人穿着便服,也没雇车马轿子,顺着官道向前走。

此时正是开春,江南已经有了绿意,山东还是比较冷,到处春寒料峭。

奇怪的是,但凡像点样子的大树几乎一棵也看不到。

“高大人,上回你和本宫一同北征,大漠之中只要有绿洲,也总能见一些树木之类,怎么反倒这里都难得见一棵大树。”

“殿下,或许这天寒地冻,树木都被砍去生火取暖了吧!”高希也不知道原因,只能推测。

“殿下,高大人只说对了一半,再往前多走些路,自然就有答案了。”萧仪语气沉重。

“听你的口气,知道是何原因?”朱高炽问道。

“唉...若由臣说,倒不如由殿下自己亲眼看到答案来得好。”

“嗯,那就再往前走。”

官道上行人稀少,偶尔会有几匹快马或马车疾驰而过。

众人说着话,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也累了、肚子也饿了。

也好,远远看到一座城。走近一看,城门上书“邹县”二字。

“父王,快进城吧,儿臣肚子都饿了。”朱瞻基撅着嘴说道。

“阿爸,我也饿了。”高强才十三岁,虽然平时锻炼、长得结实,到底是长身体的时候,此时也又累又饿。

“强儿莫急,一会儿就进城了。你要知道,若是行军打仗,一两天吃不上饭,抓一把干粮,甚至连干粮都没有,抓一把雪充饥也是有的。这也是磨炼。”高希说道。

“嗯,儿子知道了。”高强懂事地咽了咽口水。

“高强,别听你爸的。饿了就要吃,一会儿我们俩单吃一只烧鸡。”朱瞻基搭着高强的肩膀,两个少年嘻嘻哈哈地说着话。

到了城门口,有守城军士拦住了他们,要搜身。

一问才知道,不准带颜料入城,搜出来一律充公。这算什么规定!

反正也没有,朱高炽也不想暴露身份,便由着他们一搜,便放行了。

众人正要入城,却有一帮衣衫褴褛的老少叫花子围了上来,足有二三十人。

“行行好,行行好,有吃的吗?有吃的吗?”

暗中护卫太子的金吾卫军士顿时紧张了起来,个个手握暗藏的刀柄。

高希见他们个个瘦如柴伙、面黄肌瘦,便说道:“不要慌,都是要饭的百姓,不要为难他们。”

一个老婆婆抱着一个四五岁样子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拦住了高希的去路,跪了下来。

“这位公子,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的小孙子要饿死了,要饿死了...呜呜呜...求公子给口吃的。”老婆流着泪,边哭边求。

高希伸手搭了一下孩子的脉,仍有脉搏,心中稍安。

高希向一个护卫伸手,接过一个饼,递到了老婆婆的手中:“婆婆你吃。”

老婆婆大概没想到这么顺利就要到了吃的,一时愣住了。

高希将饼塞到她手中,然后抱过孩子,亲自撕下一点点塞到孩子嘴里,又喂了他一点水。

孩子感受到了食物的芬芳,本能地将那一点点饼咬到嘴里,和着水吞了下去,慢慢地也睁开了眼睛。

老婆婆高兴起来,重新抱住自己的小孙子,一个劲地向高希致谢:“多谢公子,公子好心,必定大富大贵,大富大贵...”

高希从富足的二十一世纪的上海穿越而来,哪里真正见过乞丐满目的场面,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将你们身上的干粮都散给他们。”朱高炽下令。

于是,更多的乞丐围了上来。幸好护卫们都人高马大、五大三粗,没有发生哄抢,人人都分到了一点吃食,三两口就下了肚。

吃了东西的乞丐们,很容易满足,突然就有了活力。

不少乞丐用手中的竹筷有节奏地敲打着破碗、竹板,跟着朱高炽、高希一行人走着,说唱起来。

“永乐四年秋起夫,只今三载将何如。

无贫无富总趋役,三丁两丁皆走途。

山田虽荒尚供赋,仓无余粟机无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