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收过后,自然是统计这一年的收成、国库开支情况。

如果是早前,这种统计能赶在过年之前统计完都算不错了,并且总有对不上号的情况发生。地方官员还得回去重新统计,再到京师重新汇报。来来回回的折腾,一年的一半光景就这么没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朱允炆之前发明的计数统计,开支、收入一目了然,统计起来简单实用。因此不到腊月户部便已将全国数据复核后呈到了朱允炆面前。

这一年进项颇丰,天公作美也没有什么灾难,各地粮食都得到了丰收,其实都是朱允炆改了税制后的成效。

不过遗憾的是盈余并没有多少,因一方面为了牵制鞑靼,对瓦剌进行扶持,花销了一部分。

另一个主要支出就是平定燕王起兵的花费,这项支出占了大头。如果对外征战,起码还有战利品;对内则不然,只有纯纯的损耗。

因此,尽管国库今年收入可观,不过盈余却不忍直视。

不过整个朝廷除朱允炆外,大臣们还是很欣喜地。毕竟就算是盈余与收入无法比较,但比起前几年的盈余可是要多多了。

再者,以现在大明的收入来看,不出意外地话往后每年只会增长,不会减少。所以朝廷在一片祥和喜气的氛围中。

朱允炆接下来的一个决定更是让群臣感激不已。他要给大明臣工涨薪!

说起涨薪,朱允炆在心中早就开始筹划,只不过出于种种原因没有实行。现在国库有盈余,各地税制改革也已完成,加上玉米的试验种植取得成功,种种迹象表明大明在以后的日子里有能力给干活的人发相匹配的工资。

“众臣的辛苦朕看在眼里,这世上没有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道理。臣子也是人,也需要养活妻儿老小,朕不忍心让你们的妻儿饿着肚子。所以,朕决定给你们涨俸!”

此话一出,下面群臣惊愕,皇上刚说的啥,涨俸禄?天啊,我没听错吧。

起先群臣还未反应过来,待他们确定朱允炆说的是涨俸禄无疑,谈论声响了起来。已然忘记了要谢恩。

相比于大多数臣子,拥有世袭爵位的,如李善长、徐辉祖等人则淡定许多,他们本就不依靠俸禄来养活家人。谁让人家都是开国功臣,有从龙之功呢。

“臣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知是谁,喜极而泣后跪地高呼谢恩。

这下所有人都反应过来,方才只顾着高兴说话了,对这么大的恩赐还没有谢恩,真是愧为人臣。

于是,呼啦啦一大片臣子俱皆跪地,口号喊得真诚响亮,对着朱允炆磕头谢恩。

大多数臣子对于涨多少无所谓,怎么涨也不重要。他们激动地是皇上心里挂念着他们,考虑到了他们的家人生活,这样的君主值得他们卖命。

当然了,每个月能多发一些钱财,他们也可给期盼已久的孩子买一个玩具,可以给缝补的妻子置办一身新衣服,可以给年迈的老母亲多煲几回鸡汤......,官员也是人啊。

“具体的涨俸还得六部来协商,你们拿出一个方案,争取在年底前能敲定下来,明年的俸禄就按新办法来发放。”朱允炆道。

其实是他多虑了,对于这件事不用他吩咐,六部的官员就算是不回家睡觉也会自发将章程制定出来,毕竟早些时候让皇上通过,他们也早安心。

虽说皇上金口玉言,说出的话很难收回,可谁又敢保证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毕竟历来都是皇帝想办法从大臣那里刮钱,何时听说过涨俸的例子。

况且涨俸一事各部官员意见出奇的一致,全部没人反对,商量筹划起来也不存在什么分歧。不像其他事,各部还推一推皮球。

毕竟这是给群臣谋得福利。若有人跳出来说什么不该涨的话,那不是头铁,而是铁头。

整个大明的官员都不会放过他,以后就没有以后了。所以,就算是不在乎钱财的方孝孺等翰林清流,也没有发表任何反对的意见。

不过一心为公的人还是有的,他们并不是反对给大臣们涨俸禄,而是认为现在大明尚有百姓贫苦,食不果腹的现象普遍存在。用给官员涨俸的钱救济百姓,才是正道。

至于官员,按他们毕生所学,那就是兼济天下、为君为民的,个人贫苦是应该的。

不得不说,这批官员觉悟真的很高,只不过脱离了实际而已。

这些钱用在百姓身上自然是对的,不过也仅仅是解决了百姓几顿饭,无法从根本上造福他们。因为大明的百姓可比官员要多的多了。

可是如果让官员拿到这笔钱,给他们温暖鼓励,大多数还是会更加尽心为百姓做事,他们的努力则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百姓们的生活。

贪官固然有,但清官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