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放榜这天,进士们还是被召集到奉天殿,由皇帝为他们册立身份、封授官职。
“李良,赐同进士出身,授安徽阜阳知县。从七品。”
“张胜,赐同进士出身,授提刑按察使司。正七品。”
......
“高玉忠,赐进士出身,授翰林供奉。正六品”
“黄兴立,赐进士出身,授御史监察,正六品”
“吴其良,赐进士出身,授礼部同事,正六品”
“罗士奇,赐进士出身,授詹士府府丞,正六品”
......所有的学子基本都封了官职和品衔,有分到各部的,也有进入中央权力机构任小官的,还有一些则是到詹士府,这批人是最被羡慕的,因为他们进入这个机构,虽然有些官职的品衔还低一些,但相当于下一任皇帝的班底,登基后肯定会重用提拔他们,前途不可限量。
只不过这种优待在明初尚且可以,从明宣宗以后詹士府就不再吃香了,原因无他,只是太子都太小了,甚至没太子,动不动就被夺权或夭折,这詹士府与太子可是一条船上的,荣辱与共,一群大老爷们精心呵护一个小崽子,突然就没了,他们自然也就被冷落了。
重头戏往往在最后,这是中国人的规律。
“杨溥,赐进士及第出身,授詹士府洗马,从四品”
“陈宇,赐进士及第出身,授吏部右侍郎,正四品”
“桑浩东,赐进士及第出身,授詹士府少詹士,正四品!”
所有的进士全部授封,他们分别领取了自己的进士服,官服则是稍后去量体,专门有裁缝为他们缝制。
杨溥、陈宇、桑浩东三人分别是探花、榜眼、状元。几人的待遇则大不相同,于大殿之上被朱元璋亲自授予官帽,披红插花。宫门外已备好马匹,由他们几人领头,带着一帮进士们游街夸官。
换了衣装,无论是贫穷学子,或是富贵学生,都身着崭新的进士服,骑着高头大马,前面有锣鼓开路,穿行于京师大街小巷。
百姓们沿街观看,这种场面几年才得遇见一次。妇女们看着进士,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考个进士;少女们看着进士,眼中流露出爱慕之色,幻想着自己成为他们的妻子;学子们看着进士,心中燃起希望,下届必当有自己一席之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他们有一个感觉却是相同的,那就是羡慕。
骑在马上的进士们俱都喜气洋洋,多年的苦读就为了今日能光宗耀祖,从今以后,他们将是大明的臣子,倾尽毕生所学,辅佐君主开创盛世,实现自己的满腔抱负。
不过有一人却例外,那就是状元桑浩东,要说名次和荣誉,他是最大赢家,可要论以后的政治,他大概率不如身后的两位,有可能还不及那些进士。因为他或许会被皇帝指婚,做驸马。
按理说驸马乃是皇亲国戚,老丈人又是皇帝,多牛的身份,许多人想当还当不了呢。话是这么说没错,可也要分谁,如果是同进士出身,那当然乐的娶公主,这可是祖坟上冒青烟,八辈子修来的福。因为他们的同进士身份就决定了其不可能进入权力中心,很大可能这辈子也就止步于此了。
进士以及进士及第则不一样,他们是有机会进入内阁,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存在,就算再不济,起码也能成为一方大吏,手握实权、皇帝器重、同行拥戴。
成为驸马就不一样了,受制于身份限制,他们不可在朝堂中担任重要官职,也不能于地方任封疆大吏,老皇帝活着的时候还好说,起码有个差事,守个皇帝祖坟或者当个礼部官员,混两个工资打发时间。一旦老丈人嗝屁,他们的老婆也就不吃香了,虽然顶着公主的名头,却享受不了公主的待遇,一切都随着旧人的逝去而变得淡薄,驸马也就自食其力,基本不会出现在新皇的面前。
这就是为什么桑状元愁苦的原因了,他此时披红插花,走在队伍最前面,享受着最高规格的荣誉,同时心里煎熬着,生怕被哪位公主看上。
桑同志,你多虑了,你的状元身份不是凭文章得来的,而是皇太孙认为你处理问题是个能手,在同届的考生中算是个实干主义者,因此钦点的状元,他看中的人是不会因为你身份的改变就不用的。詹士府官员,你以为是皇帝一人封的?那是人家爷孙俩自己合计出来的,所以,好好干吧,这个状元你虽然中的不是那么名副其实,不过也算是符合皇太孙的口味。
夸过官之后,各进士可回乡祭祖,收拾妥当就去各自的部门报道。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在想回去就有些困难了,除非干到退休或者家里双亲去世需奔丧,否则是不会有机会回去的,更没有所谓的探亲假。
中榜的消息早就传回了家中,各地的官员听到自己辖区谁家中榜了,都提前去他们家里送上重礼,并且备下酒席,等着这位进士回乡祭祖,定要与他拉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