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阳光满溢 > 第479章 千年古村寨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时没有水泥。这些比黄泥浆比水泥还坚固。”

“老伯,这些房屋修复也是采用的古法?”

“嗯。因为是老建筑。所以修复尽量还原。以免损伤原来的建筑材料。”

“老伯,您很懂啊?”

“村里里现在还有人住的房子,大多数都是我修复的。”

“老伯您太厉害了。”

“我们祖上就是盖房子的。村里现在住着的,都是一些上岁数的阿公阿婆。都是亲戚。你不能看着他们住危房。所以能尽一点力,就做一点。但是这成片的古建筑,我是一点办法没有。县里也有人过来查看。但是到现在也拿不住一个解决方案。主要是缺钱,这一大片古村寨需要钱。谁会投钱在这个地方,所以一直就任由它衰落下去。看你们年纪也不大,我也不想骗你们。确实投资很大,回报暂时看不到。劝你们慎重。”

“老伯,这寨子里是不是有好多手工作坊?”

“是,那些都是祖上流传的技艺。什么做首饰,织锦,蜡染,刺绣,一些小作坊。他们是看到这里还有些客流。所以又回乡创业。但是他们只修缮了自己的房屋。剩下的这些,也是一些游客看着新奇。偶尔过来拍个照,留念。”

“老伯我觉得很有潜力。现在咱们这一块修了地铁。海边还建了民宿。我相信以后这里会越来越好的。我想留下来帮咱们修复这些古建筑。”

“姑娘,你家是干什么的,这得需要好大一笔钱呢。你们可得慎重啊。如果你们真想做。对了你们可以和县里领导谈谈,争取更多优惠的条件。”

“谢谢老伯。这些老房子可真漂亮。”

“是挺漂亮的,那都是祖上留下的手艺。到我们这一代都流失了。”

“老伯如果我要修复这里的古建筑。你能帮我们的忙吗?”

“可以,我手底下徒弟有五六十号人。如果你们真要做,我就把他们都招回来。虽然说不能重建。但是修复,应该问题不大。”

“老伯这里房子有的屋檐翘着,为啥有的是平的?”

“这是老房子的讲究,这有檐的是有男孩的家庭。这平檐就是有女儿的家。”

“这房子还讲究公母。”

“可不是,这里边门道多了。咱们一边走,我一边给你们讲讲这些老规矩。”

“老伯,我们可找对人了。”

“互相帮助,你们多了解了解。看看适不适合投资。这里是有些历史,但是确实我们也看不出生财之路。这样大家心里都有数,原来也来过好多投资者。投些钱,看不到成效,就又走了。”

“老伯,我们心里清楚。放心,我们只要做,就不会半路跑掉。”

“老伯这条小溪是天然的?”

“你说这股水流。这股水源头在山上。流经村寨,然后流入下边的梯田。是我们这里的水系系统。”

“这种水系第一次见。古人的智慧。”

“还真让人你们说着了,这条小溪养活了我们一辈辈的乡邻。”

“适应自然的生存之道。现在成就了村寨的自然景观。”

“老伯,你们挨着农民画村那么近。为什么没有和他们合作。”

“人家的领导班子都是年轻人。我们这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们又跟不上形势。虽然离得近,我们也没发展来。但是也沾了些光,他们那里来的客流,也给我们带来了些生意。但最遗憾的是这些古建筑。”

“老伯别担心,都会有办法的。老伯除了古建筑,这里还有那些特色?”

“我们村寨里的酿酒很不错。村里一些老作坊,银器作坊。我们织布技术也不错,跟别处也不太一样。再就是我们这里风景不错。你在半山腰就能看到海。”

“是啊。这里风景好美。书书,如果在这里建民宿。打开窗户,窗外的美景尽收眼底。”

“姐,你说把这里做成千年古寨民俗村。然后把那些非遗都在村里里落户,非遗博物馆不就成了。民宿,咱们单独建。这些古建筑,只参观。”

“不错啊。书书,这里还可以作为一些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姐姐,我也有这个想法,我心中的故事,背景,就想取自这。我会把这里的一切呈现给更多的人。”

“书书,这个投资不小啊。”

“多想想办法。”

“我帮你拉拉投资。”

“谢谢姐。”

“多看看,别那么快做决定。”

“谢谢老伯,我们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你们如果资金不够,我也能帮帮想想办法。我可以号召在外的年轻人,咱们一块投资改建。”

“谢谢老伯。我们先考察,然后再找人商量。县里乡里,村里都少不了。这事不是一家说了算的。”

“对,这是个大事。姑娘你们是哪里的人?”

“老伯我们是湖城人。”

“那可是大城市。你们怎么想着来我们这里投资了?”

“老伯,我们是做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这里很合适。”

“这倒是,这几年对这些老宝贝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好事。”

“保护是一方面,让它重新实现它们的价值最重要。”

“谢谢你们。但是这是个大工程。你们可要做好长期的准备。难度不小。”

“老伯我们会的。”

“老伯,您这个岁数,每天还走这么多台阶。辛苦不辛苦?”

“不辛苦。这些台阶,我从小走到大。闭着眼我都能知道它有几阶。我不算岁数大的。村里还有九十高龄的老人。他们每天也是这样走。”

“真厉害。”

“我们这里原来还有一个别号,叫长寿村。村里老人一般都长寿。吃自家产的谷子,喝山上的山泉水,还有这天天锻炼身体的台阶。村里老人身体都很好。一般都长寿。只是这几年,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所以,长寿村的名号,也虚有其名了。”

“老伯,这里会越来越好的。以前失去的都会回来的。”

“会吗?年轻人,都嫌弃村里没有挣钱的营生,都外出打工了。”

“老伯会慢慢好起来。这些老房子修好后,挣钱的门路也会增多。”

“借你吉言。”

“老伯这是您陪我们转的导游费。剩下的我们自己去转。我们还要去那些作坊看看。”

“你们太客气了。既然你们是帮我们致富的财神爷。这点小事,微不足道。这钱我不能收。还有如果你们不嫌弃,中午就来家吃饭,我家就在那个角上,飞檐上带铃铛那家。”

“老伯,好的。如果中午有空。一定登门拜访。您的家好漂亮。”

“那房子都是我自己修的。模仿先人,虽然技术还不算太好。但凑合能住。家里的家具都是我自己做得。你们有空可以来家里参观。”

“好的,老伯。谢谢您。”

“顺手的事。你们要找的作坊,很显眼。招牌都是我做的。再有不懂得就去家里找我。”

“谢谢老伯。”

“不客气。我先回家。”

“老伯慢走。”

“没事,你们慢慢转。”

“真是个热心人。”

“是呢。正是因为这些人,这些古建筑,才能得以保存下来。我一路留意老伯,他一直在留意房子的情况。应该是哪里需要修,他都做了记号。”

“书书,你还真是心细。”

“不是我心细。是生活经验。在村里时,就有些老人一大早起来围着村子转。说是转着玩。但是他们往往火眼金睛。提醒你这,提醒你那。”

“啥事都有门道。”

“人都是见得多了,就成了经验。尤其村里人,在一个村子里住着,那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