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科举吾有青云志 > 第361章 景平帝的安排,转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1章 景平帝的安排,转机

景平帝很长时间没有这么高兴了。

一开始的李禾不过是他为了巩固自己帝位的祥瑞,五元又如何,只要他不想,难道还敢有人逼他点李禾为状元吗?

他一开始确实是没有兴趣的,但是当他看到内阁递上来的状元人选,感觉有点无趣了。

寒门状元太少了,更何况李禾出身农门,那是真的地位卑微。

景平帝不怕内阁有意见,他巴不得那些被百官敬仰的阁老们做些动作。

这样他也能借题发挥,踢掉一两个不顺眼的。

可是这些内阁成员不愧是他提拔上来的,他们太聪明了,就那么乖乖的照做,弄得他提不起精神。

也让他感到深深的忌惮。

景平帝不想承认,但他确实老了,活着的时候,景平帝能将百官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是他死了之后呢?

新帝能做到他的水平吗?

他有五个成年的儿子,日后的大景王朝的帝王也必定要在五人之间选出来。

他壮年的时候目光聚集在朝堂之间,为了景朝的长治久安费尽心血,等他精力不济,准备选继承人的时候,却发现这五个儿子没有一个合他心意的。

还好,一切都还不算晚,他给自己的儿子们放权,看着他们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争权夺势。

百官之中到处都是自己的眼线,每一个儿子的任何一个决定他都了如指掌,他不是在为自己找一个合心意的继承人你,他要为景朝找一个能继续让他腾飞的帝王!

李禾是他丢出去的鱼饵,朝堂太平静了,他要用一个意外打破这种平静。

水不混起来,怎么能让自己的好儿子们动起来呢?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李禾吗面对他竟然还有两副面孔,他以为自己掩藏的很好,终究是太嫩了。

他看到了李禾眼中的野心,也看见了他的隐忍,荣宠加身,竟然还能这么冷静,真是让他惊讶了一瞬。

原本他没打算这么快让李禾入局,太少了,自己对他的恩宠太少了,还没到让那些有心人动起来的程度。

只是没想到衡儿竟然如此迫不及待,在宫内就找上了李禾。

这让他有些失望。

自己的儿子什么脾性,他是最清楚不过的,李禾打了衡儿的脸,他要是不报复回去就不是那个凶名在外的成王了。

既然如此,他也加了一把火,怎么也是自己心腹的弟子,就让他看看,这个李禾是一个棋子还是只能成为弃子。

一字之差,就看接下来李禾怎么做了。

景平帝的笑声间歇,看向低着头的莫天川问道:“我听说李禾正让家仆在牙行买庄子店铺?”

莫天川:“回皇爷,是有这回事,不过抛售京中产业的基本没有,所以李禾的家仆至今一无所获。”

景平帝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是朕疏忽了,赐给他那么大的一个府邸,必定是要买些仆役填充的。这么一来他的俸禄也就捉襟见肘了。”

景平帝看向莫天川,吩咐道:“回头我让王继伟给你一个庄子的田契,想办法让李禾的家仆买了,编一个合适的理由,不要让他们起疑。另外再安排几个人进六元府,你知道怎么做。”

莫天川低头回道:“皇爷放心,臣一定办好。”

景平帝想起李禾在翰林院的处境,他不相信这个小子一点手段都没有,如果李禾真的不反击或者手段拙劣的话,那他也只能是弃子了。

“给朕盯紧翰林院,发生什么事第一时间报上来,知道吗?”

“微臣领命!”

“好了,下去吧。”

“是,皇爷,那臣便先行告退了。”

出了宫门,莫天川提着的那口气才慢慢松了下来。

原本他还想提醒一下李禾,也不枉费他跟盛保麟合作一番,只是看如今这个情况,他还是不要插手为好。

另一边李禾即使知道了幕后凶手是谁一时之间也找不出什么办法来脱困。

这件事里面最先要解决的便是马钟英,但李禾和他同级,也没办法用手里的权利为难他或者给他下套。

李禾已经让自己李墨放下买庄子的事情,先去调查马钟英了,只是这些日子下来一无所获。

正在他烦恼的时候,便瞧见自己的顶头上司,侍读崔栋满面愁苦的同人讲话。

跟他聊天之人的同是侍读,名叫谢恭。

李禾原本打算去藏书馆一趟,这两人恰恰选在了李禾的必经之路上,李禾不好意思打扰,便准备等两人离开再去。

两人谈话之地正是一处长廊,离着拐角有三四丈远,李禾正在拐角处假装看书,实则等候。

若是正常人定是听不见两人的谈话的,奈何李禾五官灵敏,二人的谈话便像钉子一样往他耳朵里钻。

崔栋声音十分失落,对着谢恭说道:“我母亲已经有一两日没有进食了,上一次进食还是我跪在地上百般哀求,才让她用了饭食。谢兄,这可如何是好啊!”

崔栋的双亲小有名气,因为喜爱游历,两人经常外出游访名山大川。

崔栋幼时寄养在自己大伯处,后来进了族学读书,立志要科举进士。

崔栋是家中独子,崔父崔母对他十分宠爱,也是因此,一家人并没有因为时间距离的原因感情不佳。

相反,崔栋十分敬爱自己的父亲母亲。

后来两人上了年纪,便不再外出游历,安心在家含饴弄孙,不过依然时不时外出踏青,寻访名胜古迹,但是基本上都是两三日便回。

后来崔栋在京任职,一家人便搬到了京中,老两口依然不忘外出游玩。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崔父崔母因为这些年的外出经历身子十分健壮,比他们儿子强多了。

哪知天不遂人愿,崔母因为丫鬟失误夜间受了风,一下子便瘫在床上,起都起不来了。

家人自是十分忧心,还好崔栋在翰林院中人脉不错,找侍读学士张衮搭了关系,请了太医院院判出手,这才让崔母慢慢恢复。

只是尽管院判医术高明,也只能让崔母上半身活动自如,脸部也不再抽搐,除了不能走路之外与常人无异。

但也因为不能走路,崔母便存了死心,自己绝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