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科举吾有青云志 > 第290章 走上正轨,靖江县来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0章 走上正轨,靖江县来信

接下来的时间就在李禾在书院学习和下山教课考察中过去了。

李禾虽然在去年的大考中在下舍取得了前二十的名次,但是今年的考试基本上都是停滞在这里了。

毕竟应天书院里的天才也不少,到了前二十的没有不优秀的,只能尽量弥补自己的短处,让每一场的考题都是自己擅长的。

李禾现在欠缺的就是读过的书太少。

还好师公殷青云有许多藏书,李禾可以尽情的进去阅读,哄得殷青云高兴了还能得到大儒的小灶。

要知道殷青云上了年纪之后基本就是专心研究学问,不出来讲学了。

因为李禾和盛兴缘的原因,朱桂桢也跟着吃了小灶,而吕燕昭知道这件事之后也死皮赖脸的跟了过来。

虽然他修的不是《春秋》,但是不妨碍他听啊。

要知道学问都是一通百通的。

时间就这么来到了八月,靖江县也来了消息,经过方玉振的苦苦追求,四姐李兰已经动了心思。

虽然李兰给他的信上没写太多,但是李禾还是能感觉出她内心淡淡的喜悦。

不管怎么样,只要四姐高兴就好。

而他也要加紧努力了,听说方玉振有意参加今年的乡试,这样迎娶李兰的时候也更有资本。

现在已经八月了,想来方玉振已经去府城参加科考了。

李楠也来了信,信里除了说一些关于三和堂的事情就是方玉振的榆木脑袋。

前几个月来的信李楠只是淡淡提了一句方玉振跟他来往频繁,可能是因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等到成功之后李楠也来了信跟李禾狠狠的吐槽了一番方玉振的不解风情。

李禾哑然失笑,不过不管怎么样,结局是好的就可以了。

李禾最后还是打消了去参加乡试的想法,他的名次可能去了乡试也是垫底的存在,那么多经年的老秀才,他可不确定自己能够强过别人。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让自己四姐心里有负担。

今年应天书院也有许多学子去参加了乡试,到了九月放榜的时候,让李禾惊讶的是,有不少书院名次考前的学子落榜了。

虽然书院也有不少人中榜,足足有二十人,要知道此次回家参加乡试的只有两百人,算下来,是十分之一的得中率。

这也怨不得那些秀才挖空心思想要进入应天书院。

不过这也得赖于参加乡试的学子们省份不一样,应天书院其实是面对整个景朝招生的。

只不过北方的因为路途遥远,都会在北方的书院进学,南方因为经济发达,有名的书院不止应天书院一个,加上考生众多,因此一个书院往往会有各个省份的学子。

应天书院中的这二十名学子,来自九个省,而且名次并不都是靠前的,只有两个得了经魁。

不过能中举人已是不易,只要不是第一名,第几名都不会被人记住的。

得中的学子们回到书院之后也被众人簇拥着,从今天起他们就是中舍之人了,也可以不必在书院读书,回家享受个几年也是可以的。

毕竟会试更加艰难,很多举人参加过几次会试,年纪大了知道自己得中无望便会放弃科考,做个体面的举人老爷。

要是家中有钱财或者人脉也可以活动活动,得一个知县的候补缺也是可以的。

毕竟举人进入中舍也就只能待十年,最多参加三次会试。

要是三次均不中,便会自动从书院退学,毕竟书院容纳的人数有限,位置总要给更聪明的学子留下的。

而这次书院学子的乡试结果也让李禾意识到,想要得中举人除了实力还有运气。

毕竟你也不知道你科考那一科的主考官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文风。

一个月之后靖江县也来了消息。

方玉振没有中举,不过上了副榜,可以作为贡生去国子监读书。

但是方玉振经过深思之后放弃了去国子监的机会,毕竟京城花销很大,而且他还要留下娶媳妇。

最后副榜名额被方玉振卖了二百两银子,他也用这笔钱在靖江县买了一个一进的小宅子,以后他就在县城安家了。

这些都是方玉振给李禾的信里提到的,看来他也是经过了提点知道这个家里最需要搞定的就是小舅子李禾,至于李三和王氏,只要李禾搞定便不是问题。

一进的宅子,李禾虽然不是十分满意,但是这已经是方玉振能提供的最好的了。

毕竟总要留下银子用来以后的生活。

不过李禾不打算让自己的四姐吃亏,他准备给四姐陪嫁一个两进的宅子,这样以后要是养奴蓄婢,这些人也有地方住。

不过看方玉振这个样子,家里可能很快就要办喜事了。

现在山下小院里那十个孩子训练的不错,虽然写的字还是歪歪扭扭,但是字已经认识大半了。

尤其是女童,她们可能知道这个机会得来不易,找尽一切机会学习。

那个老童生不愿意搭理她们,她们就去找李墨。

在李墨眼里,这些都是以后给李禾办事的仆人,可能还会成为自己的手下。

他们学的越多,自己以后就越轻松,因此那些女童去问他问题时他都会尽力作答。

李禾也一月去一次小院,那些孩子给自己取了代号,男童们都是甲一到甲五,女童们则是乙一到乙五。

李禾没说什么,只是告诉他们,考核的第一名可以拥有自己的名字,并且从一到五的顺序按照每次成绩的名次变化。

只有第一名才可以拿到一号。

而这些名次已经换了三次了。

就在一切都上正轨的时候,从靖江县来的一封信打破了李禾宁静的生活。

老陈氏和老李头病重,李禾需要赶紧回去。

得到消息之后李禾第一时间告诉了自己的好友和师叔师公,并第一时间跟书院请了长假。

信是九月末收到的,李禾收到信的第三天就打点好行装准备出发了。

要是情况不妙的话,他可能一年之内都不会回来书院了。

盛兴缘他们虽然知道情况特殊,但心中还是不舍,最后和李禾约定好书信往来才送走了他。

李禾也不确定自己会待多长时间,干脆让李墨带着那些孩子乔装打扮一番一块上了船。

经过半个月的航行,李禾终于回到了南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