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绿色的液体进入人类的身体内部之后,却看见那一对情侣的身体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而且,那个女生与绿色药剂发生变异的速度更加巨快,只见她的身躯逐渐变得粗大起来。
原本的人类皮肤逐渐脱落,转变成为绿色的皮肤,身体上面的毛发也随着人类的皮肤一同掉落,甚至连身体里面的发根就直接被绿色的药剂给杀死。
这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
仅仅只是过去了十分钟,那个女生就变成了一只绿色皮肤的实验体。
而那个男生却是实验体等级里面最低级的实验体,紫色皮肤的实验体。
这一切就在无声无息的发生着。
————————————————————————
于此同时,在安国的13号城市废墟。
这里自从经历过白毛丧尸制造的爆炸之后,就变成了一片庞大的废墟。
不过好在白毛丧尸制造的爆炸并没有产生核辐射那种东西,要不然13号城市未来不知道多少年都别想在住人类。
就如同遭受过两枚核武器打击爆炸之后的泰国。
那里已经成为一大片的废墟,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活物。
反观13号城市则不同,这里并没有类似于核辐射的危害,只需要李氏财团原因交出一点钱财重新修建起来就可以。
不过,那也是一笔无比昂贵的资金,也不知道需要多少年才可以重新修建起来一座城市壁垒。
所以李氏很大概率是不会去修建的。
安国128座城市,如今被实验体毁灭一座司空氏财团也不打算修建,白毛丧尸毁灭一座李氏财团也不打算修建。
就在一年的时间里面,安国的两座城市就被诡异怪物给毁坏,腐败的财团也丝毫不打算重新将其修建起来。
在13号城市的废墟上面,正有许多的施工队以及科研人员正在侦察着一些什么东西。
苍穹之上整整有一支连队的战争无人机以及一整支连队的侦察无人机在苍穹之上来回盘旋、侦察。
“有发现吗?”
一位身穿白大褂的老人,问道自己身边的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摇了摇头,他的手中拿着一块液晶屏幕,液晶屏幕上面连接的正是侦察无人机的摄像头。
原本操控侦察无人机的连接士兵就是能够看见侦察无人机的视线,如今这项技术在李氏的研发之下,已经可以做到将侦察无人机操控士兵的看见的视野传输到液晶屏幕的上面。
不过,这样一来,脑机接口对于侦察无人机操控员的危害就会更加的大。
原本不连接液晶屏幕的话,侦察无人机操控员可以活的五十五岁,一旦连接的话就只能活的四十五岁。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询问,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无线用手柄或者电脑连接操控无人机了。
可是你要明白啊!
如果用电脑、无线操控无人机的话,那么很多地方都不可以去的,甚至也会受到距离的限制。
可是一旦使用脑机接口士兵来操控无人机的话,经过训练的士兵一次性就可以操控三至五架无人机。
甚至一些电脑操控无人机无法去的地方,人类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脑电波来操控无人机前往,
这还只是侦察无人机。
倘若是战争无人机呢?
电脑可以操控无人机进行战争吗?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万一电脑被敌人入侵那又该怎么办?
所以,使用人类的脑机接口是最有利的方法。
这个时候,也就会有人来问了,为什么侦察无人机不可以在电脑操控无法前往的时候,再来让人类操控。
如果真的有人会问出这种问题的话,那么我就只能说你并不是真的了解财团。
财团是什么?财团是会做到利益最大化。
又使用电脑,又使用脑机接口,这种事情可能吗?
一个设备的价格远远会比一个人类的价值更高。
财团完全可以去寻找一个乞丐,然后说我一个月给你多少钱,还给你饭吃,还让你有衣服穿,有家住。
假如你就是这个乞丐,你会选择拒绝吗?
可以说,每一家财团都是一样的,其中也包括庆氏。
虽然庆氏对待自己的人很好,对待城市里面的居民也很好。
可是他们对于城市里面的居民真的好吗?财团还做不做了啊!
他们之所以会觉得庆氏比其他财团都要好,完全就是依靠其他财团的衬托罢了。
俗话说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就好比如,庆氏的西南最低工资是三千块钱,之所以是这个价格完全就是因为其他财团最低工资最高也才两千五百块钱。
做着同样的事情,一个三千块钱一个两千五百块钱你会选择哪一个?
也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年轻人身边穿着白色大褂的老人叹息一声,“看来是无法找到死亡的丧尸,本来还想研究它们身上的基因样本的。”
要知道,西南庆氏的手中就有实验体的基因样本。
西南庆氏貌似也在上面获得重大的研究突破,可是庆氏并没有将研究报告公布出来。这就导致东方李氏的科研人员有些急了。
庆氏的士兵本来就忠诚,并且每个人还有着‘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
万一战争爆发的时候,庆氏玩不起让一批士兵变成实验体怎么办?
到那个时候,其他财团找谁说理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东方李氏想要找到丧尸获得丧尸身体上面的基因样本的原因。
“真的很无语庆氏,干嘛没事研究实验体的基因,还特么被他们研究成功了。”身穿白大褂的老人十分气愤的开口说道。
年轻人就默默的在操控侦察无人机寻找丧尸的踪迹,虽然老人说不用找了,可是他也不能真的停下撒手人寰直接不干呀!
也就在这个时候,年轻人的瞳孔收缩一下,他操控液晶屏幕将画面放大,而后看着液晶屏幕的景象。
“老师,我们好像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