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敬淮认真的说:“建造书楼是好事,但不应将商贾这么高调的拉扯进来,商人资助举子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官商勾结,你想想,如果未来朝庭寒门出身的官员都和大商贾有关,对朝庭会有什么影响。”

陈琬琰被他问的怔住,她的初衷是让官府承办书楼的,官府整日哭穷,赵锦锋又干预户部的决策,基金会的申请也批不下来,最后没办法,才找到商人资助一部分书籍,更长远的问题她还没想过。

赵敬淮取了桌案上的毛笔,写了个潦草的税字。

“官员帮助商贾避税掏空国库,商贾资助他们越走越高,最后朝廷就是他们说的算,士农工商,商为什么排在最后?”

陈琬琰面色有些发白,国家的经济如果握在这群人手中,那么对皇权便是极大的威胁。

而她忽然想到了一个更怕的事,“土地挂靠……”

赵敬淮见她还算有脑子,便继续说:“考中功名后,可以拥有免税的土地,以江东为例,若商贾都将土地挂靠在资助的秀才举子名下,你认为江东的田税还能收到多少?”

“所剩无几……”陈琬琰咽了下口水,土地大半都在有钱人的手中,如果直接失去了田税,国库的损失无法预估。

度田基本是不可能的,皇亲国戚、世家大族才是最大的地主。

家族培养出的秀才举子先不提,只要是有了官身,名下就能拥有与品级相对应的免税田,动了他们的蛋糕,将会引起巨大的动荡,赵国目前的状况经不起折腾。

赵敬淮接着问:“如果那些举子都做了肱骨之臣,你觉得江东的商税又能收到多少?”

“皮毛。”陈琬琰咬唇。

“你这书楼要么就朝廷来办,要么就由你那基金会捐书,商人直接承捐的事别做了。”赵敬淮道。

官商勾结无法杜绝,但也不能这么主动给他们牵线。

他不是恐吓她,而是江东已经隐隐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他们永嘉王府一直在尽力保证国库的税收,对挂靠的事查的很严,但别的地区呢?

如果有富商模仿她建书楼,养着大量的学子,不出十年,她就会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

将他们的美名传播太广,对朝廷来说并非好事。

赵瑾瑜默默的听完,也觉得他说的十分有道理,“确实有隐患,世子说的不错。”

秀才可享一百亩的免赋税田,举人二百亩,一个地主养上十个秀才,千亩田地的税收就没了,更别提还和勋贵勾搭到一起。

“该死的!本郡主还恪守本分的纳粮税呢!”陈琬琰气的拍案。

“你那粮税不都是佃户承担的吗?”赵瑾瑜笑着调侃。

陈琬琰:“……”她收的租子低啊!

赵敬淮也抿唇微笑,他们都是宗室子弟,名下有不少免税的田地,还吃着朝廷的奉养,自然要为朝廷考虑,可其他人并不是啊!

“那怎么办呀,别人如果跟着办书楼,可能会为将来埋下隐患。”陈琬琰有些急了。

赵瑾瑜柔声安慰她,“不慌,既然想到了弊端,就能想到应对之策。”

赵敬淮轻松的说:“用一个人前,提前查证其在中秀才和举人后,名下是否突然多了大量田地呗。”

他在江东就是这么解决的,但凡是有这种问题的秀才举人,基本是没有再往上走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为了蝇头小利,就放弃自己的气节,那入了官场,就会迷失在更大的诱惑里,资质优秀,眼界宽的,不会为这点小利迷失自己。

“哦,你们有对策了呀?”陈琬琰舒了一口气,“吓死我了。”

赵瑾瑜和赵敬淮相视一笑,赵瑾瑜考虑过风险,不许万岁山他们在捐赠书籍的扉页印捐赠人名讳,就是不想让学子翻开就看到他们的名字。

露脸机会太高,主动去向他们求助的学子也会增多。

而让他们给某间书屋命名,刻其名讳与经历,看到的学子有限不说,去书屋看书的学子,也不会过多关注他们的生平事迹。

而赵敬淮懂赵瑾瑜。

陈琬琰挠了挠头,“我怎么感觉被你俩骗了?”

赵敬淮抿了口茶水,他一开始问赵瑾瑜的就是对田地挂靠的想法,他的思路很清晰,与他想法高度一致,还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案。

他因为熟知天朝的历史,对土地赋税造成起义,覆灭朝庭的事做过整理。

最典型的就是明朝中后期,内忧外患,又遇灾年,国库缺钱少粮发不出军饷,裁减官僚缩减开支,重赋税都转嫁给了中小农民,农民承担不了高赋税,揭竿而起,造成明朝倾覆的严重后果。

明末高官很多出自江南,他们人在京城一手遮天,家中族亲聚敛土地。

士绅就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世族门阀、富商、地主以及还乡的官员和其亲属,因为有功名可以拥有额定的免税田,他们就大肆培养学子,利用土地兼并避田税。

培养出的官员与富商勾结避商税,导致钱粮都在这些官员和士绅地主手里,江南赋税的重担都落在中小农身上,农民不得不依靠他们来避粮税,最后爆发士绅抗税,拖欠朝廷税款致使国库空虚。

“哎,你们两个眉目传情也顾及着我好不好,你们刚才到底聊了什么?”

赵瑾瑜清了下嗓子,问她:“将土地挂靠在皇亲国戚名下避粮税的问题,你怎么看?”

“我不懂这个啊……”陈琬琰郁闷的说。

这有关朝政的问题她哪里懂!

“你随便说说自己的想法。”赵瑾瑜道。

“我们的免税田不是都有大小限制的吗,怎么给人挂靠避粮税啊?”陈琬琰想不明白。

赵敬淮抿唇,“皇室小宗的姻亲做了官,荫及家人,一日做了国戚就是官身,其家中子弟也都有受益,你还觉得免税田有限制吗?”

皇亲国戚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相比之下,商贾的情况还在可控的范围内,明末的问题也不会在这里发生。

“哦,难怪那些世家大族这么团结,原来都是利益共同体。”这么一说陈琬琰就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罚他们不行吗,偷税漏税处以双倍罚款,收爵罢官,再犯抄家?”

赵瑾瑜挑了挑眉,“你都知道的事情,为何父皇不做?”

“啊?”陈琬琰被他问傻眼。

“不是不做,是做不了。”赵敬淮看着她那傻呆呆的样子,心就柔软成了一片,“团结就是力量。”

“噗!”陈琬琰听到这六个字,没忍住就笑了出来。

不过说的确实有道理,皇亲国戚、王公贵胄抱团取暖,互相保护便是皇帝也无可奈何,要不然陛下想惩治后宫高位嫔妃,何须以身犯险。

“一人做了官,鸡犬都升天,不是人人都像你们陈家一样,孤的彻彻底底。”赵敬淮喟叹,陈家不贪拿朝廷一分一毫的气节确实高尚。

提到自己家,陈琬琰就想起张家,“那张家卖官,是否也在官吏名下挂靠了田产?”

赵瑾瑜反问:“你认为呢?”

“哦!搞他!”陈琬琰兴奋的搓搓手。

赵瑾瑜握住她的手,淡淡的‘嗯’了一声。

张家的想法和那些商贾也没什么不同,不过就是敛财和扶持自己人,以此强大自身,等他家成了金窟,就拿他们填充国库。

“走走,吃早膳去~”陈琬琰心情大好。

赵瑾瑜和赵敬淮从浅谈书楼,到深议朝政,相谈甚欢,也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

“经过刚才,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皇亲国戚、王公勋贵,妻妾成群可是大患。”陈琬琰边下阶梯,边见缝插针的给赵瑾瑜洗脑。

赵瑾瑜失笑,故意说:“嗯,所以他们纳媵的数量都是按照品级高低,有明确规定的。”

陈琬琰:“……”大意了!

赵敬淮闷笑,“若得知心人,一生一人足矣。”

陈琬琰赞同的猛点头,“对对对!”

赵瑾瑜用力握了握她的手,总是不信任他!

陈琬琰冲他无害一笑,“媵之下不是还有普通的妾室通房嘛。”

规矩是死,人是活。

皇亲勋爵规定内的媵妾都是官身命妇,从五品县男可纳三名媵妾,那些媵妾还是从八品的官身呢。

这还只是编制内的媵妾,谁家还没几个编外妾呢。

非勋爵人家没有媵妾,但纳妾室通房数量无拘束。

“就你想的多。”赵瑾瑜无奈,她说的的确是事实,无法反驳。

用过早膳,众人又陪景睿帝去善医堂,太医署在当地的医官正在传教医理,当地的郎中也响应号召,每月三到四次来此处义诊教学。

张仲廉陪笑介绍,“善医堂归当地医署,善医堂的学员先学辩药,而后采药制药,习得医理后,可以去当地的县为百姓提供医疗救助。”

朝廷在各州县均设有药田,当地医署更多的是种药和制药,炮制精品药材上贡给朝廷,其余药物用于当地医疗或军营,医署的医官还须在天灾发生时控制灾情,为军营培养随军医官。

陈琬琰看不上他这副抢功的嘴脸,轻哼了一声,“是殿下想着既然京都太医署医疗教育不分家,医署的医学生为民诊病可以累积医学经验,边学习边实践,不但可以提升医术,还可以减轻百姓看病压力,固定开展公开教学,也能为朝廷招揽更多人才。”

“这个想法很好。”景睿帝微笑,他早就有这个想法,就是这些年朝廷事情太多,腾不开手,没想到让他的九郎君先在益州实施了,不但没有增加朝廷的开支,还有了收入。

张仲谦被她这一通抢白气的冷了脸,恼恨自己没她说的好!

赵瑾瑜抿唇,“郡主说要传授一些简单的医理给百姓,让他们遇到急症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延误病情。”

七皇子忍不住笑着打趣,“九皇弟和郡主感情真好。”

陈青岩都要被他俩羞死了,一个殿下说,一个郡主说,有没有点正经样子了?

陈琬琰难得觉得羞臊,躲在赵瑾瑜背后,红着脸不再多言。

剑南道的百姓生活已经回到正常的状态,战争带的影响已经不复存在,因为丰收到处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气。

景睿帝又去了公廨田(官田)检视收成,稻谷还在空地晾晒未脱壳,常福弯腰拾了一株递给景睿帝,景睿帝用手搓开,看到饱满晶莹的米粒心情瞬时大好。

“这稻谷饱满,没有空壳真是不错,今岁江东和岭南的收成都不好,幸而剑南丰收了。”

两地经历了水灾瘟疫和战乱,想要恢复昔日的丰收盛况,还需要缓个一两年。

这几年战乱频发,去岁江东和岭南几乎绝收,今岁粮食空瘪产量减少,国库和各地的粮仓的储量都很紧张,景睿帝难免会焦虑。

八皇子赶忙道:“今年黔中的收成也很好,父皇尽可放心。”

七皇子也跟着说:“河南道的收成也好,父皇不必为此事太过操劳,您的身体要紧。”

陈琬琰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景睿帝这到处跑,难道各地这波丰收的奏本赵锦锋没送给他知晓,小麦收割后各地都送了丰收的奏报,稻谷丰收肯定也报到了朝廷。

陈青岩侧过头就看到她眼睛滴溜溜的转,伸手拍了她一下,“你还有麦种吗?”

陈琬琰小声炫耀,“有啊爹,我也丰收了,比去岁多收半斗,嘿嘿。”

她那块实验用的地,六月底收割完称重,一亩又多收半斗麦,可给她高兴坏了。

“给爹吧,都给爹!”陈青岩快眼馋死了,陈璃和陈璄都说她给的种子产量高一些,上次他没混上,这回总该轮到他了吧?

陈琬琰眨巴了一下眼睛,问:“爹你会种地吗?”

陈青岩:“……”他会个鬼!

陈琬琰见他噎住嘿嘿笑了一下,“我留几亩地的种子,其他都给爹。”

陈青岩这才满意的眉开眼笑,“这还差不多。”

赵敬淮默不作声的观察陈青岩,野地瓜的事情他没再多问,也不知是不是信了陈琬琰的解释。

“爹啊,等我把那野地瓜研究研究,给你送去哈。”陈琬琰故意吊陈青岩的胃口。

陈青岩实在不知道她一个花都养不活的人,哪里来的底气,没好气的问:“用不用爹找有经验的农户帮你?”

试吃蒸熟野地瓜的人,并没有出现村民说的不良反应,医官这两日也在观察那些人,没有发现中毒的迹象,说明这东西作为食物完全没有问题。

景睿帝听着他们父女俩嘀嘀咕咕,忍不住说:“司农寺懂农耕的官员多,你遇了难就去找他们。”

红薯高产让景睿帝也看到了希望,他是不敢完全指望陈琬琰,毕竟他没听说过陈琬琰亲手种过什么,倒是听说她钻宣平侯家的花园,摘了人家观赏用的小米椒,吃进了肚子。

陈琬琰乖巧的说:“儿臣知晓了。”

赵瑾瑜将右手背到身后,陈琬琰被他露出的半截手指吸引,左右观察见无人关注她,偷偷用小指勾他的小指,没想到却被他牢牢的勾住不放了。

陈琬琰:“……”

赵敬淮看到这一幕,弯了弯嘴角,通过这两日对怀王的了解,发现他这人非常擅长下饵钓鱼,杀伐果决,并不似传言中的优柔寡断,从小细节能看得出来,他对陈琬琰也是真的娇宠。

单一条议政事不避着她,就足以证明他的真心。

景睿帝在益州呆了五日,便启程回京都,七皇子和赵敬淮陪同景睿帝返京后各回各家,八皇子在送走景睿帝后,告辞返回封地,陈青岩则回了凉州。

景睿帝一走,王府冷清了不少,赵瑾瑜心血来潮亲手给她做了只烤鸭。

“还记不记得这个?”赵瑾瑜问。

陈琬琰没忍住笑出了猪叫,“自然记得。”

赵瑾瑜目光温柔的望着她,“这三年多,我从未多看过旁的女人一眼,这三年之前亦然,往后也会如此。”

陈琬琰内心触动,凑过去亲了亲他,“我亦然。”

今日是她的生日,过了这个生日,她的灵魂就三十岁,肉体还十八。

她不知道赵瑾瑜是不是发现了她的秘密,特意选在今日替她做了这只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