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卡宾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到前世各国皇室被清算的下场,恩斯特心里还是有些恐惧的,毕竟自己现在这样也是吊路灯的成份,所以在王宫上低调一点至少可以图个安慰。

不过恩斯特的这种忧虑,大可不必,因为恩斯特在一开始就绝了这条路,这一点从东非移民组成就可以看出来。

不要说普通人,就是东非政府里都一堆口吐芬芳的粗汉,什么贵族礼仪那是不存在的,东非贵族也就挂着“贵族”的荣誉称呼。

上层社会尚且如此,东非普通人就更别说了,根本没有那么多复杂心思,而且东非的义务教育是全面倒向理工类的,这样又少了一大批社会评论家。

19世纪的键盘侠门槛可是非常高的,那都是文学功底深厚,且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人才有资格充任,而且他们的圈子也只流行于上层社会。

当然,随着工人规模的扩大,且文化层次的提高,在欧洲已经开始诞生了一批敢于亮剑的公党活动家。

不过也仅限于欧洲,世界其他地区反而不太流行,包括工业较为发达的美国也是如此,毕竟美国国力一直处于上升期,社会矛盾容易被消化。

而正是欧洲工业发达,且社会混乱,国家林立,反而容易引发各种思想的产生和传播。

而这在东非和美国,亦或者远东帝国这种国家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情况,也就是现在远东帝国的国家机器濒临瘫痪,要不然文化管制只会比东非还要严格。

这一点从东非文学产业的“凋零”境遇就可以看出来,截止到目前为止,恩斯特都没有听说过什么本土“文学家”,所在在一两代人的时间里,东非根本不可能有太大的社会变动。

目前为止,东非的政策都是自上而下推行,也就是说基本上东非的社会进步都是恩斯特这个最顶层设计者推动的,要不然东非就会和巴西一样,社会一片混乱。

当然了,这些都不会阻止恩斯特在个人享受上的高标准,高要求,表面上东非皇宫在规模和装饰上比较低调,实际上内有乾坤,按照恩斯特的要求,那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等东非皇宫建设完成后,这将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宫殿之一。

安全性也是恩斯特要考虑的重点,所以莱茵宫未来还会配套上地堡以及联通莱茵市地铁的专用隧道,同时预留一条通往伦塞姆富瓦河的专用通道。

伦塞姆富瓦河大坝建成后,将会形成一处巨大的人工湖泊,设计师将会根据湖泊周边地形来设计一条专用的码头,方便皇室能从水路出逃。

虽说东非王室统治十分稳固,但是“保命”的配套设施那是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这也不算小题大做,东非自己都在研究飞机项目。

其他国家自然也是如此,所以未来轰炸机出现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说轰炸机就是核武器也就四五十年后的事。

所以莱茵宫在安全性上的考虑,完全按照后世标准来,而且对这方面恩斯特颇有心得,毕竟自己前世也是工地搬砖人,在非洲干过不少工程,所以在莱茵宫设计上并非完全不懂得小白。

这样一来,莱茵宫设计上更加偏向实用性和生活便利性,而不是当前欧洲追求的艺术性,或者美国那种天马行空的方案。

……

1895年开始,从北方的杰济拉市到南方的阿平顿市,从东方的达累斯萨拉姆市到西方的卡宾达,东非全国各地兴起了一波建设热潮。

整个世界其实也都是如此,就算是最贫穷且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也会因为殖民者的到来,而被建设上大量的种植园,千年来没有变化的土着也会被套上枷锁,强制劳动。

“啪”,一道横空挥鞭声成为十九世纪的特色,再加上一句:“懒货,赶快起来干活!”,这就是殖民时代的特色。

对于这种工作,东非的监工们也非常熟稔,卡宾达市在东非手中不到五年时间已经彻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果河的出海口虽然仅有五公里,但是河流下切深度非常深,加上河流的湍急,所以在这里建设桥梁是不现实的,现在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轮渡来实现和罗安达的对接,至于铁路只能通过上游地区迂回的方案来实现。”

卡宾达市已经成为了东非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口岸之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外贸的繁荣,人流和货运量加大,原本的落后交通状况也急于改变。

实际上西部几个四个港口城市发展速度都不算慢,也就和贝拉港相比稍微差一点。

毕竟是大西洋贸易的的桥头堡,而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国家,在经济实力上是丝毫不弱于亚欧贸易的,当然,这里的亚欧贸易也包括印度洋段,在海运时代,亚欧贸易绕不开印度洋。

大西洋沿岸中,南美和西非是东非定位的原材料产地,而欧美则是市场,两者齐备的情况下,加上德国投资和东非内陆经济对接,使得西部沿海城市增速远高于安哥拉内陆。

当然,这种情况和东非的地理情况有重要干系,不管安哥拉和西南非洲怎么发展,其享受的国家政策资源是确定的。

但是,算上安哥拉和西南非洲,目前为止也仅有四个可供商业贸易运营的港口,从北到南分别是卡宾达,罗安达,本格拉和鲸湾港,除此外还有两个海军的军港,也就是亚历山大港和斯瓦科普蒙德港,这些港口之外的奥兰治蒙德等地只能算小型移民据点。

而卡宾达的位置就和东非东部的蒙巴萨一样,是西海岸最接近国际贸易主航线的港口。

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铁路同内陆连接,而卡宾达旁边的刚果河下游又因为上游瀑布群的原因,没有航运价值,在水陆交通双双的缺失的情况下。

1895年罗安达人口突破七万人,主要靠的就是区位优势,从而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以及加工制造业。

因为国内交通不通畅,所以罗安达从西非和南美进口原材料,然后再通过加工,将成品或者半成品输出到西非和南美地区,部分商品甚至能出口到欧美国家。

当然,在石油资源尚未开发的情况下,卡宾达的重要性远不及罗安达,罗安达目前是东非西海岸最发达的城市。

尤其是德国的投资也集中在罗安达和本格拉两地,至于卡宾达完全依赖东非政府的投入。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铁路等交通的缺失,所以卡宾达市对铁路的迫切需求比东非任何一个城市都要高。

而在1895年,即罗安达和本格拉铁路之后,东非政府终于要着手改变这种情况,而卡宾达铁路的最终方案则是和上游的金沙萨同时进行。

“刚果河金沙萨市段,河流状况最好,适合铁路桥梁建设,不过这可能也是东非建国以来最大的桥梁建设项目。”

“等到桥梁建设完成后,可以供应铁路公路同时通过,同时解决金沙萨和卡宾达的铁路问题,该铁路从罗安达铁路分出一条支线,然后北上抵达金沙萨,再通过刚果河特大桥,沿刚果河北岸最终抵达卡宾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