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AI教父 > 第241章 应声虫和问题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为稳妥的方式是频繁赞同和附和其他人的观点,这样既能够频繁地发言,又不会太引人注目。”克拉克如此建议,这是一条两全之策。

“随声附和的话基本上是废话,不会具备太多新的信息,这样也能够尽量避免在内容上出错。加上一般表达观念的人都渴望认同,附和的人不会被过多怀疑。”孟繁岐赞同这个应对风格。

此前内部测试的时候,还是足球话题,有梅西的球迷嘲讽c罗为阿韦罗,结果被Gpt以为是布兰东阿韦罗,导致对话出现了严重的事实性问题,就没聊到一起去。

“另一种方式就是多提问,在你上次展现出来的概念视频中,Gpt可以针对多种问题多种方式给出答案,为人们答疑解惑。许多人可能都会被这件事情误导,以为机器人知道的东西非常多,如果第二种对话方式以多提问为主,应该会比较少受到怀疑。”韩辞的视角是反其道而行之。

“自己主动提问,就可以把话题尽可能地把握在某个范畴之内,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孟繁岐同样赞同这个思路,在聊天当中,话题通常都会有一个发起人。

如果你是话题的发起人,在一个群聊当中,大概率或多或少有人会回复你,这样的话,对话继续进行下去就不会显得奇怪。

而若你去接别人的话题,做了一些路线上的修改和延伸,是有挺大的概率没人回复你的,更多的人会直接回复话题的发起者。

这样一来,如果仍旧自说自话,就显得有些怪异了。

“这次先做一个一两百人左右的狼人杀小游戏试试水,等到后面Gpt技术再成熟一点,就完全可以上线做一个在线社交游戏了。随机聊天两分钟,让用户猜猜看对面是人还是机器人,猜过之后可以将答案告知用户,搞点积分和排名什么的。”

孟繁岐的这个设想,是23年一个以色列AI实验室搞的在线游戏《human or not》,该游戏基于150万用户和超千万次测试结果得出的结论是,23年的语言大模型,游戏平均错误率为百分之70左右。

只有大约不到2成的用户可以比较高概率地分辨对面是人还是机器,而且越老的人,就越分不清。

“我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

“我们这版本还没有联网搜索功能,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聊天室当中,用户已经开始陆续涌入,路易斯突然想到了这件事,有些紧张地问道。

“最主要的几个新闻,我已经稍微微调过一次了。”2014年的下半年,最主要的新闻就是奥观海空袭ISIS,这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干涉中东地区。

其次,就是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主要就是这两件事关注度比较大,如果还要说的话,就是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以及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扩张。

不过这两件事即便普通人不知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不过,看起来大家似乎没有关注那种国际事件啊,上来还是在聊足球。”孟繁岐扫了一眼,聊天室内,对话已经陆续开始。

孟繁岐装模作样地与众人聊了一些AI方面的话题之后,群内的主题渐渐走偏,很快就走到了世界杯上。

这也是孟繁岐此前用足球话题测试的原因之一,梅西14年亚军输给德国,很多人都耿耿于怀。

此次,众人精心给应声虫和问题怪加入了许多人设,在足球这个问题上,两人就是对立的双方。

应声虫的设定是梅西的球迷,问题怪则是c罗的球迷。

只是就c罗14年世界杯上的表现,加上语言模型有点棒读的吹捧方式,的确让人很难绷得住。

问题怪:“对c罗和葡萄牙来说,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经历!”

问题怪:“c罗是一位传奇的选手,让我们期待c罗下次更好的发挥!”

应声虫对梅西的吹捧以附和为主,没有引人注目。

而问题怪的棒读,竟然也没有被众人怀疑,大家只当它是反串黑。

此后,当群内的问题更加偏向生活化的时候,就到了应声虫大放异彩的时候。

不管是谈论学习压力大,某地的天气差,甚至某些宗教哲学内容之时,它都能够插嘴三四句。

杰克:“大家上大学了吗?学习的压力大不大?”

应声虫:“稍微有点吧,但也分人。”

应声虫:“我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不过我室友就还好。”

孟繁岐等人在监控台旁边看着Gpt应声虫版本的发言觉得怪怪的。

“不过这也算不上假话,Gpt学习压力大是真的,文本资料清洗完了还有大几百个G,算上清洗筛查前的得有一个多t的大小。”

一百万字的书籍差不多3m大小,一个G差不多值3亿多字,也就是说Gpt目前已经看了上千亿字。

折算下来差不多是几十万本书,而人这一生撑死了也就看几千本书。

一下子看了几百个辈子的书,学习压力能不大吗?

“...”

罗斯:“其实主要是入学相关的几次考试和面试压力很大,进入大学之后就还好了,时间上都非常自由。”

应声虫:“其实考试压力是很正常的,就像公开演讲会紧张一样。”

应声虫:“这是不可避免的,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学会掌握这种情绪。”

“...这家伙有点人生导师的味道啊,这几句话格外像一个善良的人会说的。”孟繁岐对这个结果其实有点意外,因为虽然他准备的数据很多,可这一次的模型还是比较小的,仅仅只有小几亿的参数。

比起chatGpt完全体的1760亿,仅有两百分之一左右的体量,好在搭配了许多后来的先进训练方式。

“知识性上差了很多,但语言能力还行。”韩辞测过Gpt不少数学物理问题,答得稀烂。

这次群聊进行到半天左右的时间后,应声虫的这种附和的模式就稍微有点词穷了,它说的废话有点太多了。

比如“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很重要,但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很重要”,又或者是在谈及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时会说“我不会,但尝试新事物有时很有趣,就算不成功也可以获得一些体验”。

这种话就属于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除了没有内容,还是没有内容。

“我把它附和的频率稍微降低一些吧,一直持续下去搞不好就暴露了。”此时此刻,群内的消息数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没有了刚开始时的火爆。

大家兴致勃勃地加入进来之后,发觉孟繁岐并没有透露太多有趣的事情,因而消息数量大约减少到了最初的三成左右。

此时稍微调整应声虫的回复频率,也是比较合理的。

此外,孟繁岐还为两个AI机器人设置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发送消息的速度,让它们的规律看上去更加像是人类一些。

而另一个AI,问题怪,在棒读夸奖了一次c罗之后,始终没有特别亮眼的发挥。

它其实严格地按照孟繁岐的设置询问了好几次问题,但话题的选择都有些冷门,和当时群内的主要话题不怎么沾边,因而没有人搭理它。

终于,在第一天的晚上,它有了一次非常神级的发挥。

运气和巧合并存。

问题怪:“新的埃博拉病毒好可怕,我真担心自己会不会受到影响。”

戈登:“埃博拉病毒是什么?”

问题怪:“西非的一种严重病毒,它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已经带走了许多人的生命,你个笨猪。”

戈登:“wtF?!你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友善。”

问题怪:“因为我觉得你是个无法获得最新资讯的机器人,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类。”

“卧槽,它竟然学会打先手了!”晚上闲着无聊,蹲在控制台旁边观察两个AI发言的唐璜直接一口水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