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林枫的粗浅办法
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一辈子都很难走出他们的出生地,因此绝大多数流民其实根本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逃难。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听说有个地方叫京城,那里住着皇帝和大官,这些人或许会把一些残羹冷炙扔掉,而他们可以捡回来用以饱腹,免得一家老少在这样一个城破家亡的时候死在荒野。
京城在什么方向,大多数百姓也没有概念,他们只能跟着人群走,顺着官道走,总之这个时候从众才是绝大多数人的唯一选择。
幸运的是广宁城破后王化贞率领两万军队直接撤向了山海关,而大多数溃兵可不敢在这个时候跟王化贞走同一条路,自古逃兵都没有好下场,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所以当袁崇焕排除的骑兵找到难民队伍的时候,只是一句宁远有饭吃,就足以让所有人转向去了宁远。
观摩团的成员已经成了林枫临时的帮手,一来那些能来观摩团的人都是有讨好唐人的需求,别管他们是否能够记录什么有用的信息传递回自己的国家,最起码在所有人的认知里,暂时还是要讨好唐人,不要招惹唐人才行。
何况林枫借了很多钱,锦州、宁远、松山、塔山甚至远在山海关的许多士绅、商贾都闻风给林枫送来了钱粮物资。
不是这些人真的觉得林枫的信用有多好,也不是这些人真的觉得唐人不会赖账,而是他们已经没得选了。
故土难离可不是简单的四个字,还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网和家族基业。西平堡一战尽管有些虎头蛇尾,但广宁城的陷落却已经是事实了。
所以为了保住锦州至山海关一线,也为了保护各自在这里的土地和利益,士绅们不得不咬着牙来拿自家的钱粮投注到唐人身上,至少在唐人真的做出‘背叛’他们的行为之前,他们肯定会更愿意相信唐人而不是大明。
货币不是林枫急需的东西,所以他也顾不上大量货币投入市场可能引起的物价上涨,一方面高价收购应急物资,另一方面林枫还通过袁崇焕对整个宁远城周边实施了军事管制,强令所有人员的食物消耗需要统一规划。
十数万流民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些人的安置、食物、医疗、卫生等多方面问题都不是几个人能够解决的。
所以林枫只能安排人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青壮劳力全部编入劳工队,一方面承接宁远城的城墙建设,一方面从四周采集木材石料给流民建设城外营地。
妇女、儿童、老人也不能闲着,他们需要负责组织人手清洗营地,监督营地卫生,做饭甚至做一些粗浅的手工活。
林枫考虑问题的时候已经不是从盈利角度出发了,他需要给这些人找事做,确保每一个人都不会空闲下来,因为一旦有人清闲就意味着不公平的歪风会在人群中流传。
不患寡而患不均就会让整个营地成为一盘散沙,甚至导致暴动。
袁崇焕的宁远卫和林枫带来的卫兵已经组成了纠察队,这些部队随时随地都要做好应对暴乱的准备,并且时刻给予这些难民压力,确保没人敢越雷池半步。
所有读过书的人被聚集在了一起,分批分片给未成年且没有劳动能力的孩子教书,临时组建的营地也不可能指望着每一个读书人都有统一的教材,所以只能每天早上由林枫给这些人提供小学的一些识字基础,然后让这些读书人抄写下来去教授给孩童们简化字和粗浅的加减法。
12岁以上具备一般劳动力的孩子被临时编组成了数个儿童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警戒、传递信息以及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女孩子们更倾向于集中在一起学习一些手工艺技术,比如纺织、编制之类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林枫的要求标准很简单,这些人做出的纺织品和编织品都会用在流民身上,原材料多是周边商人提供,由林枫安排人手记录每个人的工作成果,用记工分的方式来替代货币的不足。
没错,尽管很多士绅和商人都给了林枫借款,但由于基础货币铜钱不足以同时满足数十万人的需求,林枫也没那个闲情雅致去给他们专门将银子换成铜钱,所以只能临时使用记分的方式来替代货币。
这可以增加这些流民的工作积极性,也能间接安抚流民不安的情绪,同时林枫也是为了把钱能花出去,花到流民的身上,而不是让这些一无所有的流民在经历救助后依旧一无所有,让那些士绅商人再把他们借出去的钱全部赚回去。
所以工分是和银钱挂钩的,初步标准是林枫随口定制的,但随着产能和工作效率逐渐改变,为了确保流民的积极性不被打消,林枫只能用笨办法,也就是缓慢抬升工分价值来保证气氛不会出现问题。
乔羽跟林枫讨论过工分的问题,初步估算中,一个劳动力一天工作的工分在10分左右,其中难民保障工分为3分,占比三成是为了确保老弱病残都能得到这个分,而3个工分是等值一天口粮的价格,也就是说一日两碗米粥加一小块咸菜。
按照林枫的初步计划,1分一碗米粥,1分一份咸菜,其中咸菜可以用其他带有粗盐的食物代替,当然不会是什么好东西,但大概率是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一天盐分的基础保障水平。
这3分是每一个难民都有的,但不是白给的,而是林枫以东港总督名义暂时借给大家的,需要大家在前往东港之后,一年内本金偿还即可。
成年劳动力的实际工筹是7分左右,一开始的目的也是为了按照这个标准可以让重体力活的劳动力获得足够的营养,甚至省吃俭用的情况下还可以供养家人,确保家中有三个孩子的情况下依旧能维持饿不死的状态。
当然这一条主要是为了压低工分发放量,在手中货物资源不够充足的情况下,林枫担心难民们赚了工分后就立刻换走粮食,所以不敢给太多工分。
女性劳动力的手工工分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主要原因还是难民们暂时身无长物,草席、箩筐、布匹之类的东西需求量很高。
此外孩童一天可获得的工分大概在3分到4分之间,对比差不多是成年人的一半,主要原因还是孩童的实际工作力要比成年人差,也不会承担较重要的工作,林枫终究是心软,不肯放任孩童去做重体力活,同时也是为了让成年人有个心理平衡。
此外就是那些去学习的孩童,这部分主要是12岁以下,4岁以上的孩童,他们去读书也是会给工分的。
3分的基础保障分之外,每天读书会有2分的学习补助,主要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经历苦难的孩童更知道食物的珍贵,给他们学习补助可以让他们更珍惜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像后世那些吃饱饭只想着玩的孩子一样,散发他们的童真和天性。
没办法,时代就是这样,环境就是如此,对于现代人林枫和乔羽来说,这么做或许很残忍,也是在剥夺孩子的童真,可他们也只能这么做来屈服现实。
当然孩子们好好学习也会有额外的奖励,每一个被临时拉过来凑数的教师都在自己的班里有着固定权利。
那便是每天对学习最认真的孩子,对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以及对教师最欣赏的孩子分别可以奖励1个工分,前提是这三个工分对应的三个标准不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孩子的身上,也就是说,一个孩子每天最多只能拿到一个额外工分。
这样大概预设下来,一个孩子每年去读书学习可以得到3加2也就是5个工分,表现好的孩子可以拿到6个工分,基本上就能和一个成年人的一天劳动所匹配。
虽然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但在林枫这套临时难民管制记分规则的推动之下,难民们还是很快稳定了下来。
这其中难民的私产并不会被收缴,家资颇丰的难民也可以自己花钱去宁远城里租住房屋,但前提是他们的孩童依旧要接受这份救济,依旧要遵守这份记分规则。
目前来说,1个工分等于一碗米粥,按照宁远城如今的实际情况,大概算下来差不多就价值1个铜板左右。
毕竟大量难民涌入,物价已经出现了变化,加上林枫让袁崇焕临时实施了军管,宁远城又没有太多居民,几乎都是军户士兵,所以价格调控方面还能保持相对稳定。
这个价格自然也有林枫一厢情愿的部分,毕竟这种情况下,真的拿出一个铜板未必能够买走一碗米粥,粮食金贵,周边因为战争早就开始疯狂涨价的粮食价格也让很多原本不需要逃难的百姓跟着来到了宁远。
能够维持这个体系的另外一个原因其实还是山海关至锦州一线早有物资储备,这其中官府的粮仓,军队的仓库以及士绅商贾提前在这里储备,为了战后发财的物资让这一地区暂时不会因为物资短缺而出现问题。
区别在于这个涨价的空间被林枫用唐人信誉给压了下来,在无数次向士绅商贾以及地方实力派承诺可以给他们提供唐人商品,并且是按照一定溢价的价格给货,或是给这些人的后代前往台南读书的机会等方式,林枫最终只是用了个战前物价一倍的价格就稳定住了市场。
商贾和士绅们也没有因为奇货可居就真的敢在这个时候囤积居奇,倒不是他们发了善心,而是一旦价格超过林枫给出的范畴,林枫就会通过袁崇焕给对方传话,摆明了告诉对方,如今他这位东港总督正是需要支持的时候,不指望谁雪中送炭,但也不希望有人借机给他制造麻烦。
雪中送炭的人林枫会给相应的补偿,落井下石的人,林枫保证大唐的军队一定会让这些人的九族团聚,不管你的背后站着的是谁。
这种威胁很有效果,至少大家族在如今的情况下并不想得罪唐人,尤其是辽东局势败坏,他们急需后路的情况下,唐人或许是个比大明更好的选择也说不准。
而那些在朝中有着深厚背景的家族也不愿意得罪林枫,一来没必要,人家已经给了一倍的价格,无非就是这次囤积居奇少赚了一些而已,可谈不上亏本,事情做的太绝,他们还真就不敢保证唐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越是在朝中背景身后的家族对唐人的了解程度越深,他们很清楚林枫本人就是唐人内阁和五大院之下的第一人,还有个未婚妻是唐人司法院的院长,那可是比拟大明内阁的存在,甚至某种程度来说,大明内阁也不见得有人家的权柄更高,得罪这种人完全没有必要。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林枫给的补偿确实让这些人非常心动,唐人的很多商品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可以说谁能先拿到货,谁就能赚到更多的钱财。
从这个角度来说,林枫给出的一倍价格其实还是给高了,因为唐人的商品溢价更高,只要能给他们货,这些人稍微一转手,南京城一个地方就能把价格涨到十倍甚至百倍的地步,可以说林枫只要肯给货,这些粮食物资白送给林枫,这些人也不会亏,甚至依旧会赚。
300万元招募10万流民是台南给出的标准,林枫所作的无非就是调拨一下资金比例,用更少的钱财救助更多的难民,然后用标准内多出的钱财在台南订货,利用加价的方式更早拿到货来补偿给那些士绅商贾。
算来算去林枫和乔羽并没有在这次救助辽民的行动中赚到太多的私利,但事情显然会办的更好,能够归心的辽民会更多,甚至可以通过这次的行为给大明百姓传递更多的信息,通过民间流传的方式让更多大明身处水深火热的百姓知道绝望中还有唐人的地盘给了他们一丝希望。
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引起大明的不满,但是从大局角度出发,孙承宗又不得不顶着无数御史言官的弹劾来给林枫开后门。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孙承宗是真的不忍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又得不到大明的帮助。大明可没有足够的钱财来救助这些百姓,而且就算有钱,款子批复下来也未必能用在百姓身上。
二来在孙承宗给天启皇帝的密信中,孙承宗还提及了不使辽民投建奴,大明许对唐人忍让的观点。
在孙承宗看来,大唐才是大明真正的对手和敌人,但在建奴危机解除之前,大明反倒是没有余力再去招惹唐人。
忍一时或许可以先易后难,万一操作不当,那可是有可能导致大唐和建奴联手来瓜分大明的,大明可承受不起灭国的风险。
用孙承宗的话来说,大明现如今需要的是实际放弃辽东,包括百万流民,以此来确保山海关防线可以得到加强,大明势力彻底退出关外,让大唐和建奴心生嫌隙,二虎相争,大明渔利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事情可以这么做,却不能有丝毫的文字和话语流传出去,所以孙承宗希望朝廷能有一个态度,那便是对林枫的行为暂时不予回应,并且安排锦衣卫密探混进难民队伍,等流民被唐人带走之后,逐步渗透到大唐的每一个领地里,将来清算建奴后再启用来对付大唐。
孙承宗的做法和计划算得上是老成谋国,不拘泥于礼法和道德,而是一切出发点都以大明如今的实际情况来做考量。
但问题是天启皇帝信任自己的老师很容易,要让那些内阁重臣和御史言官们也接受同样的计划,这件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天启皇帝很聪明,至少是要比他那个弟弟聪明许多,因此即便天启皇帝年岁不大,这位被史书定义为木匠皇帝的大明天子还是做出了接受孙承宗计划的选择。
于是乎就在御史言官们纷纷弹劾孙承宗,内阁重臣们装聋作哑的时候,天启皇帝居然把那些弹劾孙承宗的奏折全部留中,以‘不通政务’的理由给挡了回去。
而在做了这件事之后,皇帝更是密令魏忠贤从内帑中抽调了20万两白银秘密给孙承宗送去,同时皇帝也下令户部调拨天津卫运河粮仓数万石粮食紧急北运山海关前线。
美其名曰‘加强山海关军备’,实际上反倒是密令孙承宗用这笔钱财和粮食救助辽东难民,以此来和大唐争夺人心。
说白了皇帝知道这个时候不适合与唐人公开撕破脸皮,所以硬着头皮也要把唐人争夺人心的忌讳给暂时性遗忘,而是选择堂堂正正的用救助难民的方式来和唐人对垒。
说不上好与坏,只能说这个时候的天启皇帝还是很有魄力的,他那个死鬼老爹在位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爷爷万历皇帝驾崩之前积攒的内帑还没有被花光,他手里还有余钱可以用来做这些事。
只是天启皇帝终究还是年轻,他暂时还不清楚文官勋贵对于皇宫的关注和皇宫泄密的程度到了如何令人发指的地步。
因而就算是魏忠贤私下安排人手去给孙承宗送钱,内阁还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只是这一次内阁重臣们依旧选择了闭眼不看,不支持也不反对,就这么看着皇帝和他的老师把这件事做了出来。
其实这算是皇帝与大臣们的一种默契,大家其实都很清楚这个做法是对是错,更清楚自家的体系其实已经不那么好用了。
之所以不支持是因为内阁们并不希望皇帝越过他们来做事,这在无形中是在收回他们手中的权柄,只不过这一次内阁换了一种反对的方式而已。
不反对也是一样的道理,内阁重臣们也被广宁之战的结局给吓到了。养寇自重谁都会,但前有李成梁养寇自重失败,建州女真崛起,辽事糜烂,事情已经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所以在内阁重臣看来,这未必不是一次反击建奴的机会,他们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通过一次打压就可以让建奴安稳的留在辽东,不会有机会涉足关内,进而依旧可以让他们继续玩那套养寇自重的把戏,继续把辽饷当成自家的额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