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一凡本来是不想说的,等实地查看之后再说。但是,如今听到朱棣追问,看到殿内其他人也都非常想要知道的样子,他想了下,就换了个思路,觉得先说出来也行。

于是,他便看着一脸期待地朱棣说道:“有一种远距离的通讯手段可以用,就是在最高的山顶建立一种信号塔,如果发现敌人之后,信号塔发出信号,这样的话,就能传很远距离,我觉得用这种手段,该是能解决你刚才说到的难题!”

朱棣一听这话,不由得无语,一脸失望之下,对张一凡说道:“一凡啊,你这……这不就是烽火台么!这东西早就有了,你还不知道么?”

徐达等人听了,也是失望。还以为是有什么好办法,结果没想到,竟然是烽火台的办法,这个谁不知道?

大驸马到底还是柳家村出来的,其他方面可能有天份,但是没有阅历,以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结果却是早已在用的东西。

徐达想着这些,便也开口,给张一凡解释道:“烽火台确实能传讯,能让我们知道敌人进关了。但是,烽火台无法让我们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动向如何,就只能知道大概多少敌人进关而已。就是敌人数量的多少,可以通过燃烧几堆烽火来传讯,再多,就没法子了!”

听着他在那详细解释,张一凡便微微一笑道:“我知道烽火台,不过我说得是信号塔,和烽火台不同,信号塔能传达更多的消息,甚至可以和人一样对话,能详细说明敌情的。”

“什么?”朱棣一听,很是意外,当即一喜,立刻追问道,“说,快说,你这个信号塔是什么样子的,竟然能详细说明敌情?”

徐达等人听了,也是意外,不过他们的脸上表情,大都是怀疑的表情。

打仗这么多年来,或者说,自古以来,可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信号塔,不但有烽火台的便捷,还能补上烽火台的短板?

不可能吧?

相对他们来说,更为了解张一凡的朱棣,却已是喜出望外了。他知道,张一凡说有,那就是真得有了!

张一凡听了,胸有成竹地解释道:“这个信号塔,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的模样,可以通过手脚的不同表达方式来表示不同的字,有关这个怎么表达来表示不同的字,回头我有办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就是想知道北方这边是不是有合适的山头来修建这个信号塔,方便消息的传递!”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认真地补充说道:“借助望远镜,能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楚。当然,这种信号塔的方式也有一个缺点,如果是下雨下雪天,还有大雾天的时候,视线会受阻,可能就没法传递消息。”

徐达一听,顿时大喜,作为领兵打仗了一辈子的名将,最是清楚消息的重要性了,就见他第一个追问道:“大驸马,你这种消息传递,大概能说清楚到何种程度?”

至于天气的缺陷,并不重要。毕竟烽火台也同样受天气影响。并且这种极端天气,终归也还是少数。真得能传递清楚消息的话,这对战事的影响,绝对是难以预估的。

张一凡听到问话,转头看向一脸惊喜和期待的徐达,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理论上可以和人说话一样详细,但是这样传递消息的时间会很久,因此,会比较言简意赅,但是一样能说清楚详细情况。”

说到这里,他又强调道:“所以,信号塔的选址很重要,另外,也要挑选一批脑子灵活的将士来做这个事情。我在搞出编码之后就训练他们,教会他们如何传递消息。”

朱棣和徐达等人听不懂编码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听张一凡的说话,却能感受到张一凡的信心,知道他确实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关键点,就是怎么样用动作表达出想说得话。

至少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还是无法想象。不过聪明的事情,交给聪明人便是。

他们不知道,张一凡介绍的这种信号塔,或者说这种思路,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发明出来的,并且是修改了好多个版本之后的结果,被当时法国人赞誉,列入人类的四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远距离传讯符号语言”。

张一凡要做的,是历史上最优的信号塔,也就是用最少的组合表达,来传达信息,关键点当然也是编码。

随后几天,张一凡在燕王府安顿下来之后,立刻开始着手信号塔的制定。

编码的方式,他还是决定以常用字编成一本小本子,然后通过横纵坐标来标识其中一个字。这样的好处是,任何一个字,都只需要横竖两个坐标就能决定。

至于信号塔,只要能有0到9一共十个不同的表示方法就可以,这样操作就能简单,结构也不会复杂。

张一凡在纸上画出信号塔的构造,朱棣这边,立刻让人去打造信号塔。为了能看清楚,这个信号塔要尽可能地大一些。

在他们忙这个时候,李善长是一刻都没停,悄悄就南下回京师了。甚至都没告诉其他人,只是留了一封信,说不打扰他们,实际上怕被挽留。

回头遥望即将看不见的北平城时,李善长那是一脸奸计得逞的笑容:终于把大驸马忽悠到了前线,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有结果。如果一个搞不好,出点意外的话,那就更好了。

他作为跟随朱元璋打下天下的第一功臣,来北平都有两三个月了,自然非常明白北平这边的局势。那就是压根没有形成对蒙元军队的优势。如果只是守在长城内,那倒还没什么。可如果有谁按耐不住想要进攻的话,双方力量必然会发生变化,那可是很危险的。

而燕王,呵呵,就想着立下大功。要不是徐达看着,估计早已出关。如今自己回去,而大驸马过来,指不定就会坚定燕王的出战决心。

好戏,就快开锣了!到时候,自己在南京“静候佳音”!

想着这些,李善长便不再回头望,径直南下了!

李善长恐怕想不到的是,压根就没有人在意他的离开。所有将领,都在盯着大驸马所提及的那个信号塔。

集中力量办事,就有一个好处,很容易就做出想要做的事情。

张一凡的信号塔图纸一出来,朱棣第二天就叫张一凡过去演示实物了。

竖在平地上的信号塔,有点类似人的手臂,关节可活动,通过对两个手臂的摆动组成10种不同的方式来代表0到9的十个数字,做起来也简单。

张一凡一边指挥着让他们做出对应的手势,一边拿出他赶工出来的密码本,给站他身边的朱棣和徐达解释。说穿了,这种信号塔的传递方式,其实很容易理解。

就是先根据密码本,把想要说得话翻译成数字,再通过信号塔用不同的手势组合把消息传递出去。只要看到,那就能传递到。而有了望远镜的情况下,就能在更远的地方看到。

虽然说,之前张一凡所说,这种信号塔的传递消息,就像和人说话一样,还是有点夸张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相对烽火台那种,就真得是能说话的。

而汉字更是能做到言简意赅,相对西方的字母传递来说,就会更有效率。

徐达明白整个信号塔的运作方式之后,顿时大喜,当即决定,亲自出去挑选山头,看在什么地方部署信号塔,以此覆盖尽可能多的地区。

这个任务,确实需要有经验的将领来做这个事情,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辛苦的差事。但是,徐达不在意,只要做好了这个事情,蒙古鞑子要么别进关,如果进关的话,天气又不错的话,朝廷官军这边就能对他们了如指掌。

如果到了这种程度,还不能给入侵的敌人以沉重打击,那就真不如回去种田得了。

朱棣这边,则立刻在全军范围内挑选头脑灵活的将士,由张一凡这边进行培训怎么操作信号塔。

军中将士,绝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挑选出来的结果,发现大部分都是武备堂内进修的那些。

好在一个信号塔,就只需要一个识字的就成,其他守备和操作信号塔的,都不识字也无所谓。甚至一些只是中转用的信号塔,一个都不识字也没关系,只需要记录信号塔表达的内容重新做一遍就可以。

一个月之后,张一凡这边培训的差不多的时候,徐达也已经回来,把要部署的山头都在地图上有了标记。

大致上来说,主要是沿着长城一条横线,然后从山西边界那到山海关这边一共有三条纵线,以比较大的网格,基本辐射了整个北平以北地区。

接下来,自然是徐达选中的山头,修建信号塔以及部署操作和守备信号塔的士兵,军中所有的望远镜,也先都收集起来分配给这些信号塔士兵用。要等南京那边新一批望远镜运到之后,才会重新给军中将领配备。

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初的时候,这些部署基本完成,然后便是练习阶段。

北平这边传消息到指定信号塔,或者由边关那边的信号塔传递消息到北平。一开始的时候,不熟练,也会出错。天气不好的时候,有些信号塔距离过远,借助望远镜也难以看清楚。

对于这些情况,张一凡和徐达等人,便想着法子改进,或者用补救措施,来优化这种信号塔通讯方式。

不可否认,不管这信号塔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却是有无以伦比的速度优势。

只要半天时间,北平这边就能知道任何一地发生的情况。这在以前,根本就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有了这个信号塔为辅助,经验丰富的徐达,立刻对兵力部署重新进行了调整。至于怎么部署,张一凡是不了解。根据朱棣的解释,好像是有故意露出破绽的,还有兵力能迅速投放的什么,总之,徐达根据信号塔这种新的通讯方式,对北方一线,特别是山西和北平这边的兵力都有了调整。

张一凡最近一段时间,就老是听到朱棣的唠叨了:这都到了冬季了,蒙古鞑子也该来了吧?

以前的时候,就怕鞑子来骚扰,可如今,朱棣却是盼着鞑子来!

根据张一凡的印象,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有一段记载:洪武十四年正月,元将朵儿不花等犯永平。徐达奉命与汤和、傅友德率军讨之。

但是,如今张一凡的蝴蝶翅膀,已经引发了很大的变动。因此,他也不敢保证,明年正月的时候,那个关外的朵儿不花还会不会来进攻?

既然不能确定,他就索性不说了。

冬天的北平,又比南京那边更冷。寒风呼啸的时候,更是冰冷刺骨。

因此,大部分的时间,张一凡都缩在府里不敢出去。好在北方这边都有火炕,房子里是绝对暖和的。

蜂窝煤这种方便易用的取暖物,已经被朱棣带过来,并且在北平这边传开了。

徐达甚至都已经下令,在山西那边也开始推广。按照张一凡听到的消息,反正北方人都在说,今年的冬天不冷!这让张一凡差点就信了,出去了两天就又逃回了房子里!

外面开始下大雪,燕王府里,张一凡和朱棣一家子便在刷火锅。

张一凡是吃得带劲,刷火锅的肉,可是正宗羔羊肉,但是朱棣,却没多少食欲,只是对张一凡说道:“我说一凡,如今我们已经兵强马壮,也没什么可以再练的,我看是可以了吧?要不,明年春暖花开,出去打一仗如何?”

张一凡听了,头也不抬,继续刷着羔羊肉,同时说道:“屁,我看就还不行,就军中那突火枪,看着就碍眼。信号塔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回头我就把这个突火枪给换了!”

突火枪就是最原始的火枪,还不如火绳枪,不管是威力还是射击距离,又或者是装填速度,都是全范围碾压的。作为穿越人氏,自然是瞧不起突火枪的。

朱棣一听,顿时大喜,敢情妹夫又有好点子了。他正想追问时,却听外面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